人生低谷,朝任何方向努力都是向上
史铁生曾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在《她的眼睛会发光》的故事里,主人公昕瞳面对生活的苦难,用自己不屈精神,战胜了苦难,谱写出人生华丽的篇章。同时也激励着我,勇敢面对生活挫折。
昕瞳的义眼发出蓝光
因一场车祸,昕瞳的右眼被摘除,手术后医生为她安装了义眼。
这对一个从8岁就开始学舞的女孩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由于空间感的缺失,身体很多动作都做不了,摔伤也是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右眼的摘除给她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喝水时会把水倒在水杯外面,上下楼梯会踩空,打羽毛球会接不住球……
开始的时候昕瞳也和所有的人一样,不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为什么老天对我这样不公,为什么要让我失去一只眼睛?
无论自己的内心有多么的不甘,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毕竟他人再温暖的关怀,也不如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在车祸发生的六个月后,昕瞳鼓起勇气回到了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也经常因为义眼的掉出,让她尴尬不已。
但比起让自己出糗的尴尬,她更愿意记住让她感动的瞬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是发生在她教孩子们跳舞的时候,那些天真无邪小朋友问道∶"老师的眼睛为什么不能眨呢?"
她回答说∶"因为受伤了呀,你们可不可以不要问我的眼睛,总是问起的话老师会伤心的。"
令她感动的是从那以后,孩子们都不再问她眼睛的事,就算有新来的同学问起,孩子们也会对新同学解释,并让新同学不要再问,不然老师会伤心的。
忘记尴尬,记住感动,才能走出人生至暗时刻。
后来她知道,其实像她这样戴义眼的人还有很多,但都和她一样被义眼的不合适,心理上的自卑困扰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决定转行进入义眼行业,但隔行如隔山,家人怕她吃苦,都不同意她转行。
最终她再三思考,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入义眼行业。
学做义眼的过程充满着艰辛,不仅要了解亚洲人眼睛的特点,还要从头学习美术的相关知识。
每个步骤她都重复上千次的练习,把自己当做实验对象,不断改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昕瞳在为顾客制作义眼
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室的顾客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于她的义眼看起来非常自然,许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
现在的昕瞳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不断的帮助更多的人恢复自信。
昕瞳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哪怕只剩一只眼睛,向前看吧,人生总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