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活过来了!腾讯百度领衔,互联网巨头上演股价大反弹
自从硅谷银行上周末突然暴雷以来,舆论关注焦点一直落在银行股身上,美国地区性银行更是一路暴跌不止。好在有美联储和财政部出手兜底,市场没有彻底失控。3月14日,FRC、WAL、PACW等银行股相继大涨,带动大盘止跌反弹。
不过在大起大落的银行股之外,股市其实还有一个被忽略的赢家——科技股,尤其是中概互联板块。
行情显示,自从去年10月触底以来,追踪在美上市中概股走势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累计反弹50%。同一时期,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涨幅分别只有6.56%、2.02%和10.36%。港股这边,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实现止跌回升。
跑赢大盘,中概股似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巨头们逆袭成功,或许也会给市场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图片来自UNsplash) 反弹延续数月,中概股又活过来了
中概股这一趟过山车,不知不觉已经坐了整整一年。10月19日,肯定是这趟旅程中最黑暗的日子:这一天美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低开低走收跌逾7%,创近7个月新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百度等科技股大幅下挫,中概股总市值跌破7000亿美元,单日缩水近500亿。
美股节节败退,隔壁港股的状况当然好不到哪去。恒生科技指数在去年10月也大幅下挫,全年跌幅为27.27%。如果以2021年2月触及阶段性高点为分界线,港股科技股本轮下跌行情延续超过20个月。
还好,在资本世界里物极必反,有跌就会有涨。 去年10月这一轮暴跌,成为了科技股触底反弹的转折点。
一方面,大盘迅速回暖,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纷纷实现"V型反弹"。
数据显示,截止3月14日收盘时,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较去年10月的低点上涨超50%,期间最高涨幅达90%,今年1月更创下历史最佳开局表现。
港股这边表现更加强势。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恒生科技指数录得近年最高阶段涨幅,累计涨超6000点,领涨全球主要股指。后续虽有回落,但3月1日该指数又刷新了年内最高单日涨幅,并上破4100点关口。
另一方面,在美、港两地上市的中概股重拾上涨动能。 巨头率先发力,稳住大盘的复苏势头并带动中腰部个股齐齐飘红,形成了良性循环。
美股这边,截至3月14日收盘时,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均较去年10月的低点反弹超70%,腾讯音乐集团涨超150%,最夸张的B站涨幅接近200%。
就算把时间范围收窄到2023年内,中概互联板块的涨幅也相当不俗:名创优品涨77%领跑一众个股,网易有道年内涨51.86%、爱奇艺涨35.66%、瑞幸涨27.2%、贝壳涨26.07%、荔枝涨22.67%涨幅居前;百度、网易、拼多多、新东方、唯品会、携程等个股的涨幅也在双位数。
港股这边不遑多让,只不过和美股相比头部个股表现没有那么抢眼。腾讯、美团股价在去年四季度大举反弹,进入2023年后收窄涨幅。反倒是中腰部个股和去年跌幅极高的造车新势力们,保持了不错的上涨势能。
截止发稿时,金山云年内涨近30%领跑港股中概互联板块,理想汽车、商汤科技、阅文集团涨幅也超过双位数。此外,贝壳、百度等在两地上市的大热个股美、港通杀,股价双线飘红。
反弹值得高兴,投资者们还得保持冷静。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互联网巨头的行情和巅峰期还有很大差距。和2021年1月的9490亿美元巅峰市值相比,腾讯当前市值只有4210亿美元,缩水一半都不止。阿里巴巴、百度、美团当前市值也分别只有巅峰期的25%、42%和26%左右。
但互联网行业最艰难的日子,无疑是过去了。回首这段黑暗日子,既有唏嘘、后怕,也有值得欣慰的收获。反弹背后少不了多方支持,那些经验和教训互联网巨头们可不能轻易忘记。
逆袭背后:经济复苏、政策松绑、大手笔回购缺一不可
中概股逆袭背后有很多原因。 当中最重要的一条,肯定是经济复苏——大盘能持续反弹,主要就得益于经济状况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在本周发布的最新研报中,列出了一系列经济复苏的证据:高频消费升温、市场需求好转,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客观事件的影响也在消退。
以和互联网行业高度相关的服务业指数为例。统计显示,今年2月服务业PMI录得55.6,回升1.6,物流、商务租赁、住宿等8个行业的活动指数均处于60点以上高景气区间。由此可见,消费潜力正在释放,广告、电商、大文娱等赛道首先尝到红利。
其次,政策风向的改变,也给互联网巨头留出喘息空间。
中概股过去一年的动荡,和政策打压脱不开干系。去年3月23日,美国SEC公布首批预摘牌公司名单,随后多次更新。最严重的一次出现在5月4日,SEC一口气列出了88家预摘牌企业,其中包括大量科技股。
SEC这一系列操作,直接导致中概股多次暴跌。光是3月份,京东、拼多多、B站、爱奇艺、网易、蔚来等就录得双位数跌幅。来到四季度,SEC好不容易消停了点,美联储加息潮又给了股市当头一棒。
面对SEC的打压,国内有关部门适时给互联网巨头提供了支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金融科技、出行、游戏等行业都迎来"松绑迹象": 游戏版号恢复常态化发放,腾讯、网易两家大厂先后有所斩获;滴滴重新上架,网约车市场掀起新一轮竞赛;蚂蚁集团整改结束,再次传出IPO传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帮扶。互联网行业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反垄断也不会停止。但适度的支持,无疑能为行业提供活力,并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
最后,企业自身付出的努力也不可忽视:尤其是通过大手笔的回购稳定投资者信心。
腾讯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就不断加大回购力度。截止三季度末,185家港股上市企业回购总金额超过540亿港元,同比暴涨140%,创下近20年新高。其中,腾讯前三个季度回购近160亿港股股票,8月19日至9月16日创下连续20个交易日回购的纪录。
在腾讯之外,阿里、小米、百度等头部企业这两年的回购力度、频率都显著提升。尤其是小米,截止去年三季度末,上市以来共完成过百次回购,去年9月更是连续多日执行过亿元回购计划。
大手笔回购,说明高层认为股价已出现"超跌"现象:即实际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 回购既是向市场表明决心,也展现了企业的资金实力,能极大程度鼓舞投资者情绪。如今的行情反弹也说明,腾讯、小米们判断完全正确。
反弹过后,便是企稳。巨头复苏,也必然会造就新的市场秩序。
展望2023:更多IPO正在路上?
互联网巨头股价反弹,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值得期待的是刺激IPO市场复苏。
回顾2022年,美、港两大股市都缺少振奋人心的互联网企业IPO,整体投融资数据更是惨淡。
港股这边,全年IPO企业仅有80家,同比减少16家;融资总额为1034亿港元,同比暴跌68%。去年港股最成功的中概股IPO来自中国中免,募资金额达到183.9亿港元,几乎占据了港股全年募资总额的20%。
但再往下数,就只有同样融资63亿港元的万物云和零跑汽车可以为科技/互联网行业撑撑场面了,其他优质IPO几乎全为传统企业。
美股的表现更加糟糕,2022年全年融资总额仅有481.2亿美元,同比暴跌近九成。虽然科技股云集的纳斯达克全面共迎来290家企业敲钟,远多于纽交所的46家,但和港股一样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大型IPO。全年下来,美股募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IPO项目只有4个,同样是近年来最差表现。
大环境不好、已上市中概股表现糟糕、政策前景不明朗,是大多数企业放缓IPO计划的主要原因。如今大盘回暖、中概股复苏,独角兽们的IPO热情会回来吗?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独角兽至少可以降低对政策和大环境的担忧。 进入2023年以来,港股、美股都有意放宽上市门槛,就连A股也在推动全面注册制落地,为中概股回流做好准备。
港交所早前宣布,将在3月修改主板上市规则,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还在发布特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案时强调,将于今年一季度实施先进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扩宽发行人上市渠道。
此外,从市场流动性的角度看,独角兽上市前景也比此前有所改善。
同样以港股为例,巨头股价复苏带动大鳄下场,场内资金被进一步盘活。包括富达国际等大型基金,就在去年年底开始大幅加仓科技股。去年选择回港双重主要上市的知乎、涂鸦智能、哔哩哔哩等企业走势良好,也表明港股有足够流动性应对新股上市的资金虹吸效应。
翻看待上市的独角兽名单,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今年值得期待的IPO真不少。 福布斯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全球独角兽数量达到1210家,同比增长260家,其中包括大量中国企业。
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中国独角兽中,字节跳动、蚂蚁集团两个巨无霸的上市传闻从不断绝,可惜一直遭到辟谣。不过在此之外,估值640亿美元的SHEIN、估值近50亿美元的文远知行近日都先后被爆即将IPO;蕉下、蜜雪冰城等新消费企业则已经递交招股书正在等候聆讯。
IPO市场能不能彻底活过来还不好说,不过至少一切正在好转。
写在最后
展望未来,市场一直存在变数。
比如美国监管机构的打压,就从未断绝。3月2日,美国商务部又将28家中国大陆企业和研究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浪潮集团、龙芯中科、第四范式等知名企业。
但和去年那几轮暴跌不同,市场变得淡定了许多。在名单出台当天,龙芯中科虽然盘中由涨转跌,但尾盘跌幅迅速收窄至1%以内。科大讯飞则几乎没有受到实际影响,今年内股价累涨46.76%。
经过这一系列风波后,市场泡沫逐渐出清,投资者也学会理性看待各种政策。对于科技/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是市场情绪回归理性的迹象。经历过十多年的股价狂飙,科技股泡沫不断膨胀,早晚有破灭的时候。早一点刺破泡沫、熬过这段灰暗日子,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接下来,企业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抛开对股价、市值、市盈率的执念,做好自己的业务。扎实的业务,比什么都重要。
西铁城光动能手表1220元180天续航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产品是西铁城AW002059EB手表。这款手表采用了不锈钢表带设计,因此非常符合很多用户日常对于机械表的外观要求。手表采用了光动能设计,可以通过日常的人造光自然
生图能打!吉娜爱丽丝出街偶遇照被曝光,黑丝配凉鞋一点也不土点击上方关注小丸子,获取更多有趣有料的时尚资讯和明星穿搭。作为钢琴家郎朗的老婆,吉娜爱丽丝刚开始并不是女明星,但是话题和热度却一直不减。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吉娜的身材,凹凸有致的S
DojaCat在Kenzo的巴黎时装周狂欢派对上演出Kenzo回来了。这个品牌在1970年由创始人高田贤三推出,在去年Nigo接管创意后,经历了一次复兴。而他周五晚上的派对显示了这个品牌有多火。CirquedHiver作为场地,这个
红极一时的维密时装秀,缘何轰然倒塌维密秀时尚表演无论是当年的超级火爆,还是如今跌落神坛后,依旧余热未消。它都是娱乐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网络和自媒体蔚然成风的当下,即使节目停办了,过往的辉煌也不可磨灭,不会被遗忘。
谭松韵现身上海出席活动,穿搭遭到网友吐槽,路人视角被指太普通近日,有网友晒出一段谭松韵出席活动的视频,路人视角曝光后,谭松韵的个子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当天谭松韵穿着深红色短裙,外搭灰色格子马甲,脚踩黑色长靴,梳着高马尾,整个人显得十分漂亮。
睹物思人想起了佳哥本文作者陈汝佳歌迷韩啸这是一张1988年佳哥参加青歌赛时的明信片,那时的佳哥真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星味十足的风范,高耸的飞机头右侧鬓角挑染了一簇银色,左手戴着一
具惠善回应变胖,因为心理压力大所以变胖了,其实感觉她依然很美之前具惠善出席活动时,被拍到身材发福,有新闻报道说她变胖了。图中的具惠善,如果单看脸,确实比之前的她圆润了不少。或许也跟这身穿搭有关,这身千鸟格的套装对现在的她来说有点紧绷了,尤其
人是如何颓废掉的1。害怕改变,没有勇气及时止损。要么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要么屈服于现实的安稳。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短暂多舛,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活出不废的人生啊。2。只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不进行系
非凡十年东坑答卷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徐徐展开过去十年,东坑通过腾笼换鸟走出了农村高质量发展之路,彻底打开了农村发展新思路,让集体资源实现活起来转起来。2012年,东坑生产总值为60亿元,其中村组两级总资产为174146万元,
非凡十年改变在身边丨零接待带来乡村清风(视频制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付筱菁重庆市纪委监委重庆市巴南区纪委监委)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记者付筱菁通讯员李娟9月15日,刚刚结束一上午的公务,重庆市巴南区一品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邹
iPhone14的碰撞检测功能将警察叫到惨烈车祸现场一名乘客的iPhone自动提醒救援人员在内布拉斯加州发生的致命车祸,这被称为该地区一段时间以来最严重的车祸。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当地时间凌晨2点15分左右,一辆本田雅阁汽车发生碰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