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葛范彭的姓氏起源和名人故事
37.苏
苏姓起源
以封地名为姓说:昆吾氏的后人中有人获得封地苏邑,这一支的后人便以封邑名为姓,改姓为"苏"。
苏姓名人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
西汉大臣苏武
唐代大将苏定方
北宋文学家苏轼
名人故事
眉山"三苏"
眉山"三苏"指的是苏轼、苏辙两兄弟以及他们的父亲苏洵。他们父子三人同时在文坛上大放光彩,共同入选"唐宋八大家",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苏轼、苏辙的成功来源于苏洵的教育。苏洵非常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苏洵对苏轼、苏辙的要求非常严格。
苏轼有一次晚上做梦,梦见小时候,自己正在玩的时候,忽然想到父亲给自己定的学习任务是将《春秋》读完,但自己连三分之一都还没看完。想到这里,苏轼猛地从梦中醒了过来,头上都渗出了一层汗珠。
除了对学业严格要求外,苏洵也非常关注对两个儿子人生观的培养。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两个儿子,自己为他们取名时所考虑到的、所寄托的希望——做一个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人。
正是在苏洵的严格教育下,苏轼、苏辙才能够在文学上取得不凡的成绩。38.葛
姓氏起源①以国名为姓说:黄帝后代有一支获得封地葛邑并建立葛国,葛国灭亡后这一支黄帝后人便以国名为姓,改姓为"葛"。
②以部落名为姓说:由远古部落葛天氏传承而来。
③汉化改姓说:鲜卑族、蒙古族、满族由于地域迁移,汉化改姓"葛"。
姓氏名人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
名人故事
葛洪与《肘后备急方》
东晋时期,有一位医生叫葛洪。葛洪在行医时发现,当时的应急药方虽然有效,但其中的一些药物昂贵,是寻常百姓负担不起的。而且,还有一些药方写得过于深奥,所用语言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理解、明白的。
因此,葛洪越来越重视对寻常药物的使用。在他的药方中,即便是需要购买的药材,也大多是那些便宜且在生活中常见的。不仅如此,葛洪还在编写药方时,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便让更多人能够读懂、使用。
后来,葛洪根据多年的治病经验,写了一本《肘后备急方》。
在那个时代,每当有人患了"急病",周围的人便认为,病人是遭到了上天的惩罚,是无法被治愈的。
葛洪并没有这样认为,他觉得,"急病"也应当是一种疾病,与鬼神无关,所以一定能够像其他疾病一样通过药物得到治疗。他的这种观点帮助很多病人稳定了情绪,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明显。39.范
范姓起源①以国名为姓说:帝尧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姓。
②以居住地为姓说:楚国有范地,当地居民以居住地为姓。
范姓名人
春秋后期越国的军事家范蠡
项羽的重臣范增
北宋范仲淹
名人故事
功成身退的范蠡
春秋时期的范蠡曾跟随勾践夫妇在吴国呆了两年,期满回越国后,范蠡又竭尽才能辅佐勾践整治越国。
一次,吴王去参加诸侯会盟,国都只剩下吴国太子和一些残兵弱将。范蠡抓住这个机会,建议勾践袭击吴国国都。这一战,越国不仅攻破了吴国国都,还杀了吴国太子。
之后,吴王率军回救,范蠡和另一名谋臣文种顽强抵抗,终于成功吞并吴国。
然而,就在勾践想要重赏范蠡时,范蠡却离开了。原来,范蠡深知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他意识到自己面临了新的危险。他还劝说文种也离开勾践。但文种没听,结果很快被勾践赐死。
离开后的范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经商上,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不久以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40.彭
彭姓起源①以国名为姓说:颛顼帝有玄孙陆终,陆终第三子受封于彭地,建立大彭国,称为彭祖。其后,大彭国子孙以国名为姓。
②以先祖名字为姓说:熊彭,为春秋时期楚军中的一名悍将,在熊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彭"氏。
彭姓名人
秦末名将彭越
清代"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
名人故事
寿星彭祖
彭祖是颛顼帝的后代,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年。
殷王向他请教长寿秘诀,彭祖说"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要使身心受到伤害:要适应冬寒夏热的四季气候变化,使身体舒服;休闲娱乐要适可而止,不要有贪欲,这样你的内心就可以安然洁净;对于做官时的车马仪仗,都知足而不贪求,这就能使你志趣专一。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身养性,运气炼身,那么万神都会来到他的心中。"说完就转身离去,不知所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有错误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