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日本游客涌入中国,目的竟然不是旅游,而是看上了我们的白酒
最近不少浙江的网友在网络上发帖,表示这段时间去他们那里的外国游客明显增多,其中日本游客更是占了大多数。不过这群外国游客不是去西湖、普陀山这样的著名景区欣赏风景,而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酒馆或夜场酒吧间,难道他们是来体验不同的人文风情吗?
后来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并不是这样,这群游客中虽然有一部分是来旅游的,但是也有不少人是为了我们的白酒。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自己没有白酒吗?
虽说日本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关于酒的文化也算比较完善,像我们熟知的清酒就是日本的国酒,而且当地人日常饮酒也是以清酒为主。(PS:日本清酒起源于中国黄酒)只不过清酒属于发酵酒,而我们常说的白酒是蒸馏酒,所以也可以说他们的白酒发展并不像我们国内这样发达。
难道他们这么热爱白酒吗?为何一定要千里迢迢跑到我们这里找酒?
其实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清酒"本身说起。
首先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与我们的传统黄酒大相径庭,主要原料还是米、酵母和水,因为酿造原料和工艺的原因,这种酒口感偏甜,度数也比较低,但同时这也是它的缺点。
之所以说是缺点,也要和日本社会现象连接到一起。关注过日本时事的朋友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就业压力非常大的国家,不仅员工退休时间非常晚,而且在他们的并没有子女给老人赡养的传统观念。
因此在当地很多人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都会通过喝点小酒解压,但度数低、不醉人的清酒难免喝起来没劲。于是越来越多人的开始喜欢烈性酒,而中国白酒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烈性酒。
其次是疫情的问题,尽管我们国内的疫情问题已经得到了稳定,但这个问题在日本依然很严重。之前就有相关数据指出,日本一周感染人数超过138万,于是相关部门为了提升大家的抵抗力,降低感染几率,多次颁布禁酒令。
禁酒令的颁布不仅限制了酒企发展,爱喝酒的朋友也一并受到牵连,于是不少人不得不把目光放到国外。而我们作为日本的邻国,无疑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之一。
一方面是日本清酒本来就起源于中国黄酒,而浙江绍兴又是中国黄酒的发源地,日本游客来这里喝酒能很好的适应;另一方面是浙江作为重要经济发展地之一,这里物流发达、产品多样性,想要尝试高度白酒也有非常多不样的选择。
不过也有网友好奇,日本游客除了黄酒外,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白酒呢?我觉得大概率是酱香酒,而这也得益于茅台的。
因为茅台早已经不只是中国名酒,还是世界名酒。自1915年茅台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它也逐渐做到了"飘香世界"。也正因如此,每当外国友人说起中国白酒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会联想到茅台。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茅台酒名气大、品质好,但是它的售价却让很多酒友爱而不得。即便是出国"找酒喝"的日本游客,我觉得能把它当口粮酒喝的也还是少数。
而老百姓平时喝的酒,还是以价格实在为主,只要保证是纯粮酿造,那当平时的口粮酒就够了。就比如下面这2款酒,你也可以看看如果把它们推荐给日本游客,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吗?
第一款:风云酱父 封藏
这是一款53°大曲坤沙酒,由李兴发(茅台终身荣誉厂长)之子李长寿酿造。
其实在60年前,茅台酒厂也出现过酒质不稳定而影响酒厂整体产量的问题。李兴发通过品评记录,发现了酱香酒中三种典型体,这不仅找出来茅台酒酿造工艺中的缺陷,还为改良工艺提供了明确建议。工艺改良后,茅台酒不仅酒质得到了稳定,酒厂产量也是迎来了新高。
子承父业的李长寿用父亲当年酿造茅台酒的方法,他严选品质红樱子高粱,引赤水河水作为酿酒原料,并遵循传统的"12987"工艺酿制。除此之外为了酒体能更为醇和,他会要求把新娘出来的基酒先封坛窖藏5年,并加入12年老酒。
开瓶瞬间香气四溢,喝下一杯不辣口也不呛喉,粮食的焦香味和花果香层出不穷,落口回味悠长,喝着十分过瘾。
第二款:云门陈酿
说起酱香酒很多人只能联想到贵州,其实在山东有一款叫云门陈酿的酱香酒,一样很不错。
云门陈酿属于北派酱香酒,虽然在酿酒工艺上借鉴了贵州茅台,但是酒体呈现出来的风格则与贵州讲究完全不同。
采用高温制曲、高温酿酒的这款酒,不仅口感十分纯正,而且在酒体风格上也融合了当地的特点,所以呈现出来更为浓烈。
一杯入口除了饱满的酱香味外,粮香、窖香、糟香味的层次感也更为明显,酒液含在嘴里顺滑利口,饮后不上头。
如果是你,你会推荐给日本游客什么中国白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