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浆糊学电商之达人的前世今生

  "大人?"
  "达人!"
  "谁呀?"
  "达人呀。"
  "咋地啦?"
  "带货啊。"
  "谁呀?"
  "达人呀!"
  "咋地啦?"
  "……"
  哪位达人指教一下浆糊什么是"达人"?
  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浆糊转行进了一家电商公司,进入的这个部门负责的主要业务就是对接"达人",找到合适的"达人"之后谈合作----简单粗暴的带货。
  至于货,公司有专人选品,就选质量过得去,高毛利(40%以上),品类不限。
  为啥不限?
  因为现在的达人分类都快超过商品分类了。
  能算是分类的达人,在业内称之为"垂类",也就是专注于一个行业的;
  还有另一种"泛类",说白了就是大拿,甭管什么货,您就来吧~
  "别问我多大脚,你多大鞋我多大脚……"
  当然,很多头部达人选品还是比较严格的,因为粉丝买的不是货,而是对他们的信任,其他脖子以下不可描述的主播就不好说了~
  话说回来,到底什么人才能算是"达人"
  对于浆糊来说,刚听说"达人"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到底啥意思。
  迷迷糊糊中只是觉得是很高大上的存在。
  虽然浆糊来自传统行业,还不至于孤陋寡闻到没听说过这个词,比如旅行达人、美食达人之类的还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听过归听过,全然没想到"达人"们竟然能折腾的风生水起,成为厂商们竞相追逐的宠儿。
  既然要从事这个行业,对接这些达人,那知己知彼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于是,浆糊各种搜索,各种询问,各种拜读,试图还原一下"达人"的剪影。
  听浆糊简略介绍一下达人的前世今生,保证每天在视频或直播前追逐达人的你能够大开眼界。
  好,先从能够颠覆你认知的"达人"的来历说起。
  谁能想到,中国古代最早的"达人",原指孔子!!!!!
  "达人"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後必有达人。"
  浆糊用白话文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
  鲁昭公七年,楚灵王造章华台落成,想请各国诸侯参加典礼。(古人特爱大宴宾客~)
  鲁昭公就去了,同时带了大夫孟僖子负责外交礼仪。可尴尬的是偏偏孟僖子不懂礼仪。(大王身边缺浆糊这样的人才啊~)
  途经郑国,郑简公在国都城门慰劳鲁昭公时,孟僖子竟不知如何答礼。(OMG……)
  到了楚国后,楚灵王在城郊举行郊劳礼欢迎鲁昭公时,孟僖子又不知如何应对,甚至遭到对方戏弄。(让一国之君情何以堪~)
  鲁国的始封君是周公,周公是周礼的制订者。鲁昭公、孟僖子这一趟外交之旅,大大地丢了祖先的脸面。(嫡传的礼仪之邦却不懂礼仪,尴尬无比啊。大王仁义啊,竟然都没斩了孟僖子……)
  孟僖子回国以后,下决心研究礼仪,向懂礼的人学习。谁懂礼,他就向谁学习,其中就包括孔子。(亡羊补牢的精神值得浆糊学习~)
  临终之际,他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孔丘的祖先"弗父何"有谦让的美德,祖先"正考父"有恭谨的美德,因此孔丘也必将是一位"达人"。他让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仪。
  原话是: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而使"达人"一词,广为流传,当源于《滕王阁序》中的"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其中的"达人"则与现行的达人之意,已经极为一致,即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不凡的成就,通达顺畅无阻之人。
  综上所诉,在中国古代,"达人",一指显贵的人,二指通达事理的人,三指豁达豪放的人。
  而现代的"达人",
  意思是指经过长年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得到某个领域真谛的人,水平高于"高手",表示专业的人士,有一技之长的人。
  例:"音乐达人"就是在音乐方面非常杰出的人;
  "灌水达人"就是指在BBS里长期大量发无意义帖子或回帖,非常熟练的人。
  以及"母婴达人"、"恋爱达人"、"美丽达人"、"健康达人"、"运动达人"、"音乐达人"、"内裤达人"、"博客达人"、"拍拖达人"、"医疗达人"以及你能想到的所有词似乎都可以在后面加个"达人"。
  综上所述,"达人"也就是和"专家"差不多,只是换了个听起来比较时髦的称呼罢了(实际上已经是几千年前的古董)。
  而近几年火了的带货达人,在浆糊看来,商业模式和销售模式也没啥创新。
  每次不小心刷进直播间,浆糊看着他们卖力吆喝,都会不由得想起从九十年代兴起并曾经一统江湖的电视购物。
  以及曾经叱咤风云,称得上现在所有带货达人们的"祖师爷"的侯总。
  一句"998,八心八箭带回家。"直接改变了钻石行业的评判标准:"钻石必须要认准八心八箭,少一箭都不够纯正。"
  谁知,所谓的"奥地利水晶钻"的成分是立体氧化锆,也就是锆石,2克拉的成本大概在4-6块钱。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侯总携巨款隐居深山,只留下了一段人间佳话。
  (有机会的话,浆糊写一篇关于这位江湖人称:"广告界的奥斯卡影帝""电视直播带货元老""概念混淆王者级玩家"的候总专题,那可是中年人的快乐回忆。)
  江湖没有侯哥,却依然有侯哥的传说。
  虽然电视购物的模式已经消失殆尽,但现在部分带货达人已经比当年侯总还火的时候,浆糊发现,电视购物从来没有消失,只不过是换了种媒介留在我们身边。
  彼时深夜看侯总直播冲动型消费的用户今天就可能守在某位达人的直播间,被"种草"再被"收割"。
  这种直击人心的消费方式仍然被大众所喜爱。
  但是谁又知道,若干年后,达人直播带货会不会和电视购物的结果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