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真的欢迎学生去问问题吗?
不是高三老师。
很反感某些学生:
1.不认真听,课上讲了几遍,再三强调;
2.极其浅显的问题,没话找话。
老师是真的喜欢学生问问题,关键是学生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学生问的真的是经过认真思考有点难度的问题,老师会非常高兴地为学生认真细致的作答。
如果是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仅十分高兴作答还会感觉特别欣慰欣喜。
但是,如果学生平日不注意 听讲,不努力消化学习,问的问题都是早应该掌握的知识,老师会感觉很失望,不高兴,甚至会批评几句,但一般还是会耐心讲解。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单纯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老师会很厌烦。学生问的问题是不是经过了思考,老师很容易就能判断清楚。
老师是真的欢迎学生去问问题吗?还是真的烦?
作为一个老师,我坦诚的告诉你。一般情况下,老师,很欢迎学生问问题。而且鼓励学生来问题,只要来问,再简单的问题,都会耐心的给你讲,都愿意讲。但是有时候真的很烦,那些上课不听讲,老师怎么提醒都不改的学生来问,老师真的很烦,不想给他讲。
有极个别的学生,一上课就打瞌睡,看课外书,玩手机,走神。老师提醒了多次都不改,靠老师逼着听课都不想听。
等下课啦,又做出一副很想学习的样子,来问老师。要求把课堂上的知识重新给他讲一遍,把老师当成她的家庭教师。这样的学生来问,老师是真的很烦,不想给他讲。
如果你是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希望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不懂的就想把它问懂。
而且来问题的时候,对老师又有礼貌,听得又专心。这样的学生,老师非常喜欢学生来问题。巴不得给他全部讲清楚,让他没有一点疑惑。
这样的学生,就算是理解能力有些弱,反应有些慢,老师都会很耐心的一遍一遍给他讲,还会很心疼他。一直鼓励他,给他加油。
我就遇到过一个学生,一上课就睡觉,你提醒他,站起来,他都要站着睡。让他去洗把脸来听课,他还不愿意。给他讲道理没有用,喊来站起也没有用。
上课一点都不听,下课了就要要求我给他全讲一遍。刚开始我还有耐心给他讲,后来我直接告诉他,你如果上课不听讲,我又不是你的家庭教师,我不会重新给你讲。如果你上课听讲,随便你哪时候来,我都来心给你讲。
时间相处长一点后,课余时间经常主动跟他交流,找些他喜欢的话题附合他吹牛。在思想上引导他,后来上课能逼着他听课了。最后他数学成绩还挺好。所以,你首先上课要态度端正,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有不懂的去问,老师就很喜欢你,愿意耐心的给你讲。
您好,欢注@璞玉丸石 一个说真话,做人事,坚守初心的人。欢迎关注,一起交流。谢谢你的支持!
你得看问什么,有的学生不做作业,上课不听干别的,下了课再把上课内容问一遍,你喜欢?
学习乃学学问问
在学习过程中
主动提问题
善于交流
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不可或缺
老师特别欣赏能提问题的孩子
说明已点燃了孩子学习的火焰
孩子在思考在探究
主动深入学习
老师打心底里支持
会满腔热情的回答
让孩子学习之火
越烧越旺
故,有疑问
问老师
太棒了
凌远长著
学生大致分几类吧:
第一,学习非常好,成绩顶级,不用问,问也是想和老师沟通感情,故作姿态。
第二,学习很好,成绩一流,也不用问,偶尔问也在点上,一点就会,老师欢迎。
第三,学习不错,成绩二流,得多问些,只要态度端正,老师也欢迎,但成就感差些。
第四,学习可以,成绩三流,问的时候往往不在点上,或领悟差些,但只要态度端正,老师出于责任感还是愿意讲解的。
第五,下列情况老师应该不想讲:一是态度不好(看着来气);二是天赋不大适合考试(人各有所长);三是基础太差(听不大懂,费劲)。
从提升成绩角度,更支持学生间讨论(但未必有讨论的人),更加支持通过深化学习解决问题(包括看教材甚至反推答案),可能慢些难些,但容易提高。就像走路,别人带你走,你以为记住了,其实未必;你自己走,可能开始比较蒙,甚至走错,但走过一两遍,就好了。
我非常喜欢学生问问题,既使不会,我也不觉得难堪,赶紧问同事、查资料。
1、学生问问题,说明孩子在思考,应该鼓励、表扬他们。
2、遇到问题,又难以解决,寻求他人帮助是一种生存能力、衣际能力。
3、老师帮助、指导孩子学习,学生会感激你的。
自己也会有提高,增强师生互动,为什么不鼓励呢?
4、学生有疑问,说明这类问题掌握不好,或者被老师忽略,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对全班学生指导。
5、有些同学有问题也不敢问,怎么进步?
其实与老师交流,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与领导交流一样。
这样做会被领导重视,这样的孩子会有前途。
6、当然不排除有些同学通过问题试试老师是否有知识;
还有学生想看老师不会做题时的笑话,但这都是少数。
7、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回答学生的问题是咱的本份。
有一年学校里施行推门听课制度(不给老师打招呼,领导直接就听课),我去教室早了一会,没看见教室后面晚进来的领导。
结果上来一群学生问问题,也挡住了我的视线,一一解答完,又给全班讲,下课了才看见听课人。
这节课被评了个最高分,领导说这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也融洽。
我喜欢学生问问题,也鼓励学勇敢问问题。
我家孩子现高三,从小学开始各科老师都很欢迎学生问问题,从未听说过老师不耐烦的,唯一一次是高中化学老师放学急着接她上幼儿园的孩子,给我家孩子道了歉走的,这还是在学生问问题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很久了的情况下,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找到我家孩子解答问题,他们数学老师连周日都会全天来学校呆办公室等孩子去找她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怕没给孩子讲明白,还会确定孩子听懂了才放心!我们都感动得很。当然我们是省内排名前十的高中!所以别用自己的小心眼揣度老师的胸怀,大部分老师都是喜欢爱学习爱问问题的孩子。
老师是真的欢迎学生来问问题,只要学生每天都来问,成绩自然进步。还记得18级一个女生,高一期末才64分,高二分科后,她听了建议,每天都来问,后来养成了问问题的习惯,好几次来到我面前,发现没有问题问,自己都笑了。高考她最后考了138。
"问问题"与"问问题"不是一般的区别,也体现一个学生甚或一个家长的素养,说白了就是说这个人有没有俗称的情商和"发展潜质"。从题主附加说明,可以看出题主纵使有潜质,如果是家长则对于老师有很深的误解,如果是学生则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境界。
我是高中数学教师,近四十年教学经历,感受不可谓不深。
首先,我欢迎学生提问,因为做教师功利来自学生的发展。有成功的学生才是成功的老师。但是,问问题也是有技巧的。
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拿一整张的试卷甚至一整套资料去对老师说,我一个题也不会老师你教我吧(别笑,这样的学生多)。解决这样的问题谁做老师也是办不到。老师答疑,先要学生明白自己哪儿存疑,才能有针对性的解疑。你整张试卷知识点散布几个学期甚至所有阶段的学习,老师几天半月的也讲不全面,谁能有这么多精力为某个人付出。也许你说"辅导学生不是老师的责任"吗?是的,是责任所在。但正如医者救死扶伤,前提是这个人"有可救的希望"一个道理。
二、课堂讲的问题弄不明白要课堂问。数学有时一道题一讲大半节课,有问题课堂不提或压根就没听课,一下课就要求老师再给他讲一次,这情商也太低了。
三、问的频率不宜过快。有些学生几乎每节课间休息都会去问同一学科,看似努力实则给自己为难也给老师为难。做为学生主攻一科放弃多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间接地也证明重视的这科沒进步,进步了自然疑问少了。长期不停歇地问不解决问题说明"问没效果"。老师有授课任务,备课阅卷及其他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全体。
四、要选好时间点。连课的课间不要问,顺带说一句,国家课时计划数学每周3-4节实际开课每周至少6节(所以不收费补课占50%了,但时间还不够用),老师有时连续上四节课是常态。连课老师的体力消耗太大,特别是上年纪的老师,课间要让老师休息会。
五、问的态度要端正。我以前在复读班上课,办公室在教室旁边。有些成绩好的手中资料千奇百怪,有他认为很好的难题要考考老师。他明知答案却偏为难一下老师,甚至选择老师拿讲义要进教室的前2分钟来问。早了我有思考的缓冲时间,迟了我要上课可直接回绝他,所以他是一个有预谋的"突袭"。当然,教学中老师也要演练大量习题不断更新,但是,难题的设计有梯度,特别是设置了中间过程,中间问题就有提示性。将整题提供给老师,相互探讨是友善的。从中摘取部分难老师一下体现不良善。
彼此体谅,家校和谐!学习成功的人永远属于会学习的人,而不是那种期望于补课的人。正常职责范围内的学生提问,每个老师会用心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