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这么想抽你呢!一岁的孩子,不舒服就是哭,饿了就是哭,想你了就是哭。他有什么智商和情商呀,都是本能的反应。可你呢?是个大人该做的事儿吗? 一岁的孩子,都舍得重重扔下,就因为自己气了。 我敢说,这样的妈妈以后生气了还是会做同样的事,而事后仅仅是自责。 越自责,内疚,就越不会反思,不会改 。就好像经常说都是我的错那种人,希望这样来掩盖自己真的错了的事实。 这样的妈妈情绪不稳定,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对孩子做的,或许不是因为孩子惹到她了,而是把自己的情绪迁怒于孩子。 这样的妈妈是可怕的,就像有暴力倾向的男人,每次打完老婆孩子后,又下跪、痛哭、忏悔,给自己找一堆理由,保证下次不再这样了。 事实是,下次该怎样就怎样,相信男人下次不会暴力的弱势一方,有时候还帮打自己的人找理由,这不是有受虐倾向吗? 而题目中的这样的妈妈,如果每次情绪上来了,还是对孩子用暴力,然后又自责,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他导致的。 以后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不好的,他学会了把所有错误给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而这些东西只要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可怕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现在也不喜欢听到一些所谓的妈妈是爱你的,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天下无不是父母。这些都给家长虐待孩子找了很好的借口。 要是真的爱,一是舍不得这样对待孩子;二是知错能改;三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对孩子发火。 这位妈妈,为了孩子好,请先学会控制自己,然后再去跟孩子交流。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孩子弱势,就这样对孩子。 凡事换位思考,家里的爱是可以传承的,同样,恨也是可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不是一个坏妈妈,有可能你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所以当宝宝的行为不合你意的时候,你的情绪一下子的就上来了,这个情绪掌管了你。因为情绪是走高速路的,理智走的乡村小道。 比较好的办法是 首先,了解一岁宝宝的心理特点。三岁之前的宝宝是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世界的规则还不了解,也不大能明白大人的指令,他们需要被温柔的呵护。这样他们才能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父母的打骂和坏情绪会让宝宝安全感不足,这不只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其次,提升管理情绪的能力。建议你去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因为我猜你有可能压抑了很多情绪,被压抑的情绪需要去清理出来,就像吹的太大的气球承受的压力太大,需要先把气放一些,让这个气球承受的压力在可控范围内。否则很容易爆炸,伤害到亲子关系,也会伤害到其他关系,也会伤害到你自己。比如当你打了一岁的宝宝之后,你自责内疚,你在你愤怒的情绪之后,你又产生了大量的自责和内疚的情绪。这让你更加容易爆发。 所有的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你也是。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可以感觉到你的后悔之意,但是你的行为确实不符合好妈妈的标准 1.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一岁多的孩子是非常需要妈妈的爱和陪伴,他们需要极度的安全感,妈妈这样做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疑惑和恐惧,他本以为最亲的人却如此对待他一定也是非常的难过的,而且一岁的孩子他的很多价值观,个人的自我以及语言表达都还没有形成,他还是通过情绪表达来告诉家长自己的需求,所以家长必须要懂的孩子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不要随意去对一个孩子做出粗鲁的行为 2.父母必须修炼自己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失控很容易坏事,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和大人不一样的是成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孩子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而且他们吸收了负面情绪多了,他们的成长路上也就有了更多的羁绊,他们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方式而感到焦虑痛苦,反而可能从父母身上学会了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方式导致他未来也是如此焦躁 3.做好准备工作,不要事后后悔 世上没有后悔药,既然孩子来到身边,成为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包容,理解和爱护,帮助和陪伴他们成长,因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一次庆幸还是在枕头上,如果不能因此反省,可能未来这个动作会造成危险的事情发生,不要随意去尝试,世间没有后悔药,这一次既然发生了,那我们就吸取教训,不要再这样做了!#育儿# #陪宝宝那些事# 话说看到题目吓一跳,前一阵还有个骇人听闻的新闻,网上一个视频,夫妻两吵架,亲生父亲把两岁孩子重重扔沙发上,孩子进了icu,后来好像走了。做人父母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圆满的过程,孩子是我们人生的副产品,不以好坏为定论。孩子小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一言一行都是天意,发起火来宛如雷公电母,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晃荡的,时常待在这种环境下的孩童很容易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为孩子充分打好原生家庭这块石基,也修行自己的人生。 亲,我也有过类似经历。 一岁多的时候,哭起来没完没了,我特别气恼。扔了孩子在沙发上。 后来觉得自己太暴力,自责多次。 其实吧,那个妈妈没有发过火?大家都是人。 我们不是坏妈妈,只是不完美妈妈。 后来我通过学习和联系,慢慢能控制自己了。相信通过学习,咱们都能越来越好。 我想说我也干过同样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我家孩子从4个月开始患了湿疹,是很痒的并且影响睡眠。每晚因为太痒都要醒7、8次,经常是刚用了半个小时哄睡她就又醒了,天天三更半夜困得眼睛睁不开还要忍着困意给她摸一摸止痒。有一天她醒的次数实在太多,我也忍耐到了极限,也是像你这样抱起来摔到了床上,摔完我就崩溃得大哭一场,发泄完情绪就开始深深地自责,孩子又有什么错呢[大哭]这种熬我坚持了5年,本来一单一双的眼皮熬到两只双眼皮,这算不算对辛酸的回报[泣不成声]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就管理好了孩子的情绪,也就为自己的中老年幸福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也属平时不能管控好自己情绪,但可能是为母天性使然,无论在何处受了什么怨气,见到儿子就全忘了。只记得要保护好孩子的情绪和健康,为了孩子成长,时刻想着教孩子说话,背诗词,说儿歌,讲故事。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看看自己的孩子超出一般孩子,不但不啃老,而且为人处事令我骄傲和自豪,想想多好! 你现在任性伤害孩子,伤天害理,将来会不会受到坏脾气的孩子伤害?多看看网上和新闻报道,被自己亲生孩子伤害的父母真的不少,是不是小的时候无辜受到情绪不好母亲的伤害?一个人往往对外人或敌人的伤害抵御能力极强,而对亲人的抵御能力极差。 记得我十三岁以前,在外面受到欺负我都能忍受。但回到家里,如果受到妈妈施加的不白之冤,就会时常想到自杀!后来看到电视里有些孩子讲想自杀的原因往往是来自最亲的亲人的心里伤害! 管理好自己吧!如果无故伤害孩子,最后伤害的一定是自己! 这不是一个好坏妈妈的问题,看到标题时确实很震惊,妈妈生完孩子会莫名有各种烦躁,甚至产后抑郁,有些情绪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想,在看到一岁那么小的宝宝时,没有一种这是亲生的,这么个小可爱的感觉吗?不论多生气,都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尤其是那么幼小的宝宝。 这样的错误,是无法弥补的,虽然小孩子其实不会记仇的。这也是从我的宝宝身上深有体会,我承认有吼过孩子,如果是我的问题,我会及时和孩子道歉,他那么幼小的心灵不是我们拿来发泄情绪用的,可是每次他都报以我温暖,他会说"妈妈,不管什么我都爱你。"这句话暖到心间,记在脑中。 出现这种情况后,建议宝妈对自己有一个总结和深刻反省,想怎么去养育这个孩子,想让他在什么环境下成长,说句对宝宝不太公平的话,他现在一岁,并不会记得妈妈做的这件事,可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醒的意识,那么以后呢? 母子也好,母女也好,孩子不是附属品,并不会因为我们是爸爸,妈妈就有侵犯他的权利。 既然在这里问了这个问题,相信你也是真的心痛了,那么就不要让问题只停留在心疼而已,亲身经验告诉我,你在哪里播种,就会在哪里有收获,在孩子身上播种爱,收获的也将会是那可以治愈一切的"爱"! 我们都是初为父母,不懂得地方可以多读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下次宝宝在啼哭时你会知道原因,也会有正确的对策,更会知道一岁宝宝的命运就在母亲手中。 新手上路总是会交些学费的,但不能一直违章,不然后患无穷,最后还是要自己来收这个场的。 好好休息一下,和家人多些沟通和交流,既然有了宝宝肯定是爱他和他爸爸的对吧,不要一切情绪都自己承担,扛不住时家人是你强大的后盾,这样宝宝也会更幸福些,我相信愉悦的心情和生活环境对宝宝的发育也是好的。 作为一枚"老母亲",心底最真实的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些许帮助,同为母亲,希望你尽快释怀,想想接下来的事,好妈妈还是坏妈妈不是你自己评价的,是由叫你"妈妈"那个人来定义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加油! 一岁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故意犯错,但一怒之下打一岁宝宝,还把他一把扔枕头上,除了情绪失控以外别无解释。 虽说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犯错。但情绪失控,尤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极容易给孩子带来精神和身体伤害,甚至有时候严重到无法挽回。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将给孩子带来什么? 童年时期,孩子依赖你的照料,面对你的喜怒无常,如果他想活下来,就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 长期夹着尾巴做人,持续紧张担忧焦虑,最终引发心理问题。 长大后的他,要么在羽翼丰满以后,和你一样任意发泄情绪; 要么永远唯唯诺诺,讨好他人,生怕因为自己哪里没做好,让别人生气。 对情绪,始终没有客观的判断,也不懂该如何合理表达。 受了委屈,要么隐忍,要么在某一刻爆发。 如果没有觉醒,情况更糟。 除了一辈子陷在情绪的痛苦里而毫无办法,等将来他有了孩子,也大概率会这样对他。 避免情绪失控的代际相传,最好的办法,是尽快觉醒并改变;最好的时间,是从你这一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