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这样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公平的,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说是公平的。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中考后根据学生成绩和所填报志愿,进入省重点、市重点高中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各市都严格按照分数进行录取,这本身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具体体现。 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把学生分成实验班、普通班有利于学生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成绩优秀的学生分在实验班,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等都更有针对性,内容更深、题目更难、容量更大。这样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喝得足"。 成绩一般的学生分在普通班,老师会根据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容量相对较小、内容相对浅一点,但是完全可以让普通班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中分实验班和普通班,其目的就是为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试想想,如果高中不分实验班、普通班,教学过深,成绩不好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成绩更差,这样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公平;如果教学进度慢一点,成绩不好的学生听懂了,但优等生吃不饱,这样对优等生不公平。 我可以直接告诉题主,我们学校的高中"特快班"即使是本校教师子女、学校领导子女都不能走关系,这样保证了"特快班"的公平公正,才能使我校质量多年来在全市名列前茅。 其实,我校的普通班学生慢慢跟着老师的节奏,每个班都有一半以上的人考上本科,每个班也有考上一本大学的。 成绩好的从来不会纠结这个问题,反之,纠结这个问题的人一般也只有两类人: 第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 第二类是这些成绩差的学生们的父母。 我这么是不是觉得我太绝对了? 好吧,我再补充一类: 第三类是连高中(普高)都没上过的人! 基本我说的这三类人可以把绝大多数反对高中分班的人给涵盖在内了,不接受反驳!好吧,我也觉得我这话挺气人的,好像故意在嘲讽似的…… 其实……算了,说正题吧: 成绩一般的都能上普高,你考虑过成绩差的上不了普高的学生心理吗? 凭什么你就可以上普高,这些学生就活该去职校、技校? 你会怎么跟他们说? 其实不用说,因为你的"成绩"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谁让你没考上的不是吗?当初如果你也能够好好学习,那么你也有机会上普高不是吗?而且如果你足够的努力,那么重点高中大门也同样为你打开啊! 好吧, 现在问题来了:你这成绩一般的对着成绩好的学生说:"凭什么你就能进重点班,我就不能,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因为现在"成绩好"的同学不在线,所以我就代为转达吧:你也不看看你靠的分数,高中有没有重点班你是上了高中才知道的吗?你早干嘛去了? 初如果你也能够好好学习,那么你也有机会进普高的重点班不是吗?而且如果你足够的努力,那么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大门也同样为你打开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让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去高中读书,那么他们是几乎不可能跟得上高中课程的——事实上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提高文凭,就算是考上了高中的那些孩子也一样有一大批人是考不上好大学的! 举个例子:山东省算得上是高考大省了,也不过就是每100位考生中只有48个能够上本科!而且这还涵盖了包括艺考等各种方式考上的情况。 所以你看,同样都是考上高中的学生,注定还是大多数是没有办法最终考上本科的。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只能上职业学校的学生跟不上你的速度,那么你又拿什么来跟得上那些成绩好的人的速度呢? 千万别说你会拿"勤奋"、"努力"之类的! 因为那些同学会比你更加努力的。 你能赢其实只有两个机会: 1、那些优秀学生自我放弃; 2、你的运气逆天。 好吧,我自己觉得我今天说的这些话也确实有点绝对了,这不符合我一贯的风格——因为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无谓的争吵,我都会尽量把所有可能性都照顾到,但是在这些这件事情上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非常简单——这不是一个你想随便努力一下就会很容易提高的事情!如果真的有用,你又为何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呢? 分班的目的很简单: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们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教学进度、教学计划,这叫因材施教。而让这些学生都"平行分班"的话,必然就会出现老师(学校)只能照顾中间一部分的学生而无法兼顾两头学生的情况。 但是你要知道,一所高中到底好与坏,其实更多的评判标准恰恰就是优秀的那一部分学生会有多优秀,而不是平均成绩也不是差生有多少…… 这也就是你为什么会来这所学校上学的原因不是吗? 如果有的选,你会怎么选? 在学习上,承认差距是不丢人的,但是无视差距硬着头皮硬上,那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而为了"你"就让那些优秀的学生给你"陪跑"你就觉得合理了吗? 真有本事就好好学习,争取早点考进去! 否则你面对现实,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加油吧!用成绩说话!而不要总是拿"公平"说事儿,曾经,你们都拥有一样的机会过,而未来你还会面对更多的所谓"不公平",而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去做出改变,是改还是不改,没人逼你,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 重点班、实验班、平行班,很多高中都是这么分的,有些甚至有清北班、火箭班一类的说法!重点班、实验班这么分,对学生到底有利还是有害? 说说朋友家的例子吧,一个朋友家孩子高一被分到了实验班,因为中考成绩还不错,但是显然不是最好的那一梯队。他们学校一共20个班,有2个创新班,8个实验班,其他是平行班。 创新班配的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最负责的班主任,据往年的数据看,创新班平均分在630分,说实话,看到这样老师队伍配置,以及历年的成果,哪个家长都会心动的! 这就意味着,送孩子到创新班,孩子的高考成绩可能就是630上下,多么有诱惑力的事。 最开始这个朋友也很不爽,"我孩子成绩那么优秀,怎么还读不了创新班?" 尽管有意见,但是也没办法。 高一时,朋友向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班主任的一句话又燃起了朋友的希望: 创新班是根据每次大考成绩来调节的,可进可退,其他非创新班的,只要成绩好,可以进创新班,反之,创新班里面,成绩差的也要被刷出来! 朋友听到这话,顿时打了鸡血,回家继续鸡娃。 偏偏这孩子还真挺厉害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班级第二,年级前100名,实际上90多名。按照规则,这个孩子可以选择加入创新班,也可以选择留在原来的班级。 对家长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孩子当时学习也很起劲,于是,第二学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创新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对朋友家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适用了。 孩子进入创新班后,发现创新班的孩子果然不一样:课堂上,老师只讲思路,而且难度比以前在实验班更大;课间,创新班的孩子都在默默做题,即使偶尔有声音,一定是在讨论题,除了上厕所外,其他很少有人走动;晚自习,只听到钢笔在作业本或者试卷上的沙沙声…… 朋友家孩子一开始就非常佩服这些同学,想尽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中,他坚持了一周多,越是刻意坚持,越是觉得难受,因为:他根本做不到啊! 回家跟父母沟通这个情况,本想说转回原来的班级,但父母总是劝他:能与这样的学生做同学,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在父母高度赞扬学习氛围的声音中,这个小伙子最终也没能说出口。 这一坚持就是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结果他成了这个创新班的倒数第一,而且年级总排名比以前还下滑了50多名…… 到这个时候,父母也没引起重视,只是觉得孩子还没适应"创新班"这种学习氛围! 又过了半学期,转眼就到期末考试了,孩子非常焦虑,担心又是倒数第一,担心在创新班待不下去了…… 在焦虑的心态下,期末考试,他又一次勇夺"倒数第一",而且年级排名下滑到200多名了…… 到下学期,经过与老师和孩子商量,果断转回了实验班! 在这里孩子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在逐步提升!因材施教,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点 类似的例子还不少,实际上进入高中后,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是大家都鼓励的,就像前面说的例子,一个根本不适合重点创新班的孩子,非要把他弄进去,其实效果可能使得其反。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信,整天在压抑和焦虑中度过,恐怕不但不能提升成绩,反而还会带来心理上的问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各位爸爸妈妈,千万不可为了所谓的重点班、清北班,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对此,您怎么看呢?身边是否有类似的例子呢? 我想说高中分班教学恰巧是公平的体现,对尖子生和普通学生都有利。 现在很多高中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没有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显得很不公平。其实,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高中会进一步拉开很大的差距,到了高二实验班/重点班会重新分一次,从而保证实验班/重点班极高的名牌大学录取率。 要知道高中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的,面对极其重要的高考,可以说是没有顶。怎么样高效率的教学与学习是极为关键的。如果大家一视同仁,必然对一部分学生很不利。如果教学内容、方法适合一般学生对尖子生来说就吃不饱了。 所以,分班教学,因材施教才最大有利于整体学生高考成绩的提高。 不同层次的学生就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这样才能针对性学习,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这方面补习机构就做得很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不然大家一起学习会出现有的学生早就明白了,而有些学生还没听懂,等大家都懂了必然造成宝贵时间的浪费,效果不佳。只有针对性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高效学习,才能提高整体成绩和竞争力。 分班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分三五九等,而是让不同学生都能更好的学习,提高整体成绩。要知道尖子班的学习竞争更加激烈,自律性更强,谁也不认为自己差。虽说成绩都很好,但其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不是一般学生能够适应的。而普通班的学习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大,竞争没有那么剧烈,提高名次比较容易,学习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厚,确实适合普通一点的学生。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看到普通班也是能够考进全校前十名的,非常了不起。 总之,我认为分班教学、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是有利的,这样针对性更强,学习更高效。很多补习机构就是这样做的,家长也是很喜欢这样的。 高中进行分层教育,是非常公平的!而且也是国际国内贯例!只要是事先公布的方案,就是合理的!高中分班,是按成绩分的,你想读奥赛班(重点班,最高档),分数是就是最高档,你有这么多分,就可以进;成绩只够进实验班,就读实验班;成绩只够普通班,就读普通班,不知哪里不公。你想读个高档次,就努力吧!为什么许多人反对小学初中分层教育,却支持高中大学分层教育呢?这有许多原因的!首先,这是由学生年龄的阶段性原因导致的。小学初中,尤其是小学,年龄还小,心智还不成熟,如果分层,分不准;且也让暂时落后的孩子带来不便。其次,是由内容决定的。小学初中,内容简单,大多不需要费太多的脑筋。即使智力稍差,如果学习认真,赶上的可能性大。最次,孩子年龄太少,可能从缓体会优胜劣汰。高中则不同,内容难度加大。分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完全跟不上学习节奏,让程度相近的同学一起学习,增强学习信心!不让其无法仰其项背,完全失去学习信心。分层便于老师因材施教,内容取舍,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受益,同时也好向大学分层教学过度。大学分层是近人皆知的道理!分层教育的着眼点在下层。成绩好的,不分班,也能学到东西,只是少学点;成绩差的,不分班,基本上学不到东西,坐聋子班房!回答供参考。 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对成绩一般的孩子公平吗?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我县公办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外县及市区已知的高中全部分了重点班和普通班。重点班还分各类班次:有中考自主招生班,中考后统招生按成绩划分出来的文理实验班,一学期后按成绩排序分出的重点班,再冠以火箭班、冲锋班等各类名号,感觉很是高大上。 除了自主招生班人员相对固定外,其他重点班的学生实行轮换制,有一定名额拿出来优胜劣汰。每次月考或段考后都有几个人从重点班落寞离开,而普通班也有几个人欣喜升级。一般这种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方式会持续到高三第一学期末,之后便保持不变了,因为临近高考,不宜再增加孩子们的压力。 从各高中校这样分层教学的实践来看,对于成绩优秀、踏实勤奋的孩子,给予最好的教育资源,是很合适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干得好的理应得到更多更好的优待,否则,大家为什么那么卖力呢?都一样还怎么激励人呢?比如说,全国的大学不分层次,没什么清北华五人,不搞985、211、双一流,不分重点和普通,不分本科与专科,全部一视同仁,那么怎么区分优秀与一般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成绩好的学生自有好的理由,成绩差也有差的原因。但不能以公平之名,把他们全都放在同一个台阶上,这同样是对一部分人公平,对另一部分人不公平。 成绩差不要怨天尤人,多从自身找原因。只有更刻苦,才能有更多机会,等靠要都没有用,指望别人同情怜悯施舍更不靠谱。 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这很公平。 教了多年高中,有些自己的体会,有人说:高中不属义务教育范围,所以高中分班很正常。如果高中也纳入义务教育,难道就不能或不应,按成绩分班了? 教育有条重要原则:因才施教,因人施教。 反对按成绩分班的学生或家长,理由是:教育的公平性。似乎重点班的师资一定更好,重点班的生源好,学风也好,这两条因分重点班,学习一般的学生,在教育上就吃亏了。似乎有些道理,其实不然! 我有过这样的工作经验,也有体会,分班后,由于能落实因才施教,因人施教,非重点班学生不吃亏,反而进步更快。 我带过一个所谓的"垃圾班",全年级成绩差的集中,但校长答应两条政策:1、派负责,有耐心的老师任教。2、可利用周末补课,补课费学校出。通过两年的努力,高考中,这个班的成绩有大提高,起码我教的学科,高考成绩超过其他"重点班",究其原因:按照学生水平,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学会,又积极,后来居上有何不可? 反之跟在优等生后面,听不懂老师的上课,学习会好吗?当然如果学校、老师把"垃圾班"的学生当垃圾,不管不顾,这样的分班就是极不负责任的! 高中实行分班制,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体现。 每位同学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老师如果为了照顾基础一般的学生而减慢讲课速度和内容深度,这显然是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不公平,会大大降低他们的高考竞争力;相对的,如果老师仅为了名校录取率,而忽视中等生及差生的学习,这无疑也是教育的悲哀! 所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公平,最好实行分班制,对于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实行快节奏、深层次的学习方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紧张感和挑战性,充分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老师就可以放缓速度、慢慢引导,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与乐趣,提升学习动力,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放入慢班之后,就会与重点大学无缘!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高中普通班和重点班的老师都是一样的,只是教课方式不一样,对于重点班的同学是以鞭策为主,所以气氛上比较紧张;对于普通班的同学以鼓励为主,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 只是看孩子处于哪个成绩段,适合哪种学习方式!而且大多数高中重点班都是流动的,当孩子基础打牢,成绩考的比较好的话,就会被调到重点班;同样的,如果重点班的学生不能适应快节奏的讲课方式,成绩出现下降情况,也会被掉到普通班! 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是流动的!未来如何,还是看孩子怎么去学习!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你!我是北大博士教数学,关注我获取更多学习资讯哈! 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公平,对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更公平! 第一、为什么很多高中要分重点班、实验班? 因为人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在某些方面差别很大。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量远远大于小学、初中阶段,而且知识的难度、广度是小学、初中阶段无法与其相比的。在这个时候,高中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强弱,具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同学很快就能接受消化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有的同学勉强能接受,一部分同学根本就接受不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这个时候,不同同学就有了进行分级管理的需要,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就可以分到重点班、实验班,让他们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的难度、深度,通过各种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冲击中国一流大学的能力!对其他同学,可以编进普通班,让他们能够完成高中教育,其中不错的学生可以去上大学,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去年职业学院,这样各得其所,都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真的能够对其他同学造成不公平吗? 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如果一个普通生分到重点班、实验班,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能够提高,相反由于他跟不上课堂进度,成绩不仅不能提高,而且越落越远,到最后还不如在普通班上的成绩好!我上高中时,就遇到了分班这个情况!当时我们学校,是在高二下学期,分的重点班,重点班总共29人,通过考试成绩进入重点班的是27人,有2人成绩不符合要求,也到我们重点班,由于他不适应重点班的快节奏的学习方法,成绩一直垫底,最后我们27人都考上了大学,就他们两个人没有考上!如果他在普通班也有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其他普通班的同学,也有一部分考上了大学!从这个方面来说,一个普通班的同学到重点班去,对他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普通班的讲课进度没有那样快,题型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可以考上一个与其相配的大学!重点班,对尖子同学来说特别适合,知识的深度、难度加大,有利于冲击顶级大学! 总之,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是人才分层次培养的需要,有必要存在!高中分重点班、实验班,也就像大学一样,分985、211,分普通大学、重点大学,分清华北大,分蓝翔技校、职业学院一个道理!都是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 如果不分重点班儿和普通班儿,那么你让老师怎么去教育这些学生?怎么样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按照什么进度去讲?如果讲快了,一般的,普通的学生根本跟不上。如果讲慢了,那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还吃不饱。就坐那儿干等,无所事事会让他们产生烦躁的情绪。 把学习不好和学习特别好的学生混在一起,对那些学霸级的人物来说,就是不公平。就是拉低了学霸的学习质量,如果让学习啥也不是的学生和学习特别棒的学生在一起,你让老师怎么安排教学进度?有哪个专家你能说明白这个问题。 公平的真正含义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一样。如果让你们这样的人去理解,理解公平的话,那么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上清华。为什么让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上清华而不让我上清华,这就是不公平。 同样道理,让学习不好的学生和学习好的学生,同样都去重点班儿。或者同样都去普通班儿,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把所有的人无差别的塞进一个班级。你让老师怎么去教?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上清华和北大。不应该区别对待,如果让学习好的学生上清华和北大,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是不公平。 公平不是全一样,公平不是平均平均主义大锅饭,那不是公平。那是拉低了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