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至2023年4月9日,杰夫·奥本海默于中国举办的首个个展——"逆向度的人"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本次展览通过雕塑作品与其互文环境展现了人们对当代艺术与现代社会经济中符号、形象和原型的愈发关注,审视了图像和人物如何成为符号象征的过程,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如何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在解释这种联系的同时,鼓励观众重新思考自身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除作品展出外,现场还将有作家创作主题对话、哑剧表演和现场成品改造雕塑工坊等活动,借此丰富观众与作品展开知性对话的途径。 杰夫·奥本海默1973年出生于华盛顿特区,在马里兰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是芝加哥大学视觉艺术部门的副教授,现生活工作于芝加哥。 杰夫·奥本海默的创作媒介多样,涉及雕塑、大型装置和摄影等,其创作往往聚焦于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讨论,图像和物体对政治和社会构架的吸收及反馈,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创造体系。奥本海默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机构展出,其中包括PS1现代艺术博物馆、巴尔的摩现代美术馆、芝加哥现代艺术中心等。关于其作品的评论文章见于各大媒体平台,包括《Art in America》《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和《纽约客》。 本次展览重点展出杰夫·奥本海默的三件雕塑《观察者》《商人》和《旗手》。观察者的手拿着一个放大镜立在一个石板面前,似乎指向科学调研。商人这件雕塑是两双鞋子构成的,一只被截断的腿穿着牛筋皮鞋,另一只像是小丑鞋,可能指向在后工业时代里一些人比较空洞、破碎的形象。旗手这个雕塑是一个正在飘扬的旗帜,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民族主义政治内涵。杰夫采用非常典型的原型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三个雕塑形象,也可以有其他更多的解释方式。这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具有脱离语境的特殊能指,这样的矛盾让它们的存在变得晦涩。 整个展览空间的元素都有具有非常直接的指示性含义,集中的探讨了关于社会、艺术学科之内的符号体系的形成,以及对人的思维的形成等社会价值较为宏大的议题。展览中,《王后的形象,国王的轮廓》这个小的动画作品呈现了历史中曾经流行的男女士发型,艺术家试图通过头发这个元素为观众呈现社会性别规范带给人的规训。此外杰夫·奥本海默海擅长设置矛盾让观众思考,手工制作的紫色织物与工业品的对比,墙角缝隙的光线与外部光线的对比,商人雕塑右腿空洞的水泥等。 在发布会上杰夫·奥本海默说:"好的艺术蕴含着真正的人性。那是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的东西。不受我们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进入这个世纪第二个十年,人们逐渐看到世界历史的转向,社会大的环境之下各种人为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人对社会规训的敏感度也在增强。杰夫·奥本海默试图通过展览让观众摆脱当下语境,为观众提供更多反思的空间。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朱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