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更内向孤僻,环境影响和父母放任不管,及时纠正拥抱阳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催动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人们背井离乡的现象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现象,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报告显示流动人口增长69.73%。其中,0-17周岁的儿童称之为流动儿童,其规模为7109万人,较之2010年增长约1倍,平均每4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我们更要关注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
现如今,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社会处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生活优越的物质环境和教育环境与农村户籍生长起来的各方面限制相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心理状况、人际交往、学业适应、未来规划和生活适应等方面随之呈现出种种问题,茫然无措成为了当下流动儿童生活里的主旋律。而这些茫然无措又指向了最重要的人格培养,在面对差异,该何去何从,又或者只是随波逐流?
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又要如何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那些孩子自卑的心理背后,是被忽略的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人们纷纷进城务工。而这随之而来出现的相应问题,其中一项,便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流动儿童的问题却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尚未能被大众所熟知。其实,这两个问题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所反映出的是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入学难、升学难、上学难。但在这些表象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社会问题于一角上的缩影——
我们要如何在经济保障之外,能保证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培养的孩子能称之为是一个"人"?
2001年前后,在"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推动下,流动儿童在城市求学难、入学难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
然而即使流动儿童可以在城市进入小学读书,却仍然不得已要在初中甚至小学五六年级返乡求学。而且从14年开始,随着特大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上升,政府迫不得已采取了人口疏解政策。
这种政策紧缩的背后是那些多年在城市读书的流动儿童,被迫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再次回到老家或是周边城市读书。
在这些状况的背后,抽丝剥茧,我们更要看到一个孩子是如何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一切的。在大城市时陌生文化方式、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身旁同学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差距,在返乡后如影随形独居的孤独感,在这些时刻忙于生计而无暇关怀孩子的父母……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一切,差距背后是悄然无声生长的歧视知觉。长期的歧视知觉,引发了长久的自卑。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否可以让他们面临生活里巨大的鸿沟时还能知道如何调节情绪?如何超越自卑,让超越自卑成为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这一切,需要我们更加深入下去,关注孩子,也让孩子学会关注自己,调节情绪。二、关注孩子,给予他们开口的可能,也聆听他们说话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他们各有一份生命的悲喜和期待。"作家袁凌在《寂静的孩子》一书序言中如是写道。
但我们往往很难看见流动儿童生命背后的悲喜和期待。流动儿童往往因为家庭变迁或迁移,常常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在过渡期间可能面临分离、焦虑、孤独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流动儿童可能会因为没有稳定的社交圈子而感到孤独不安,而出现沉默寡言、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发展。
沉默寡言与自卑往往相伴相生,当流动儿童处于自卑状态时,不加以情绪调节则会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
学习自我效能感包括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基本能力感更多与自身学习潜能相联系,也就是一个儿童是否能够客观评估自身学习潜力、预测自身学习结果;而控制感则更多与自身所处环境相联系,这是儿童是否能够对自身环境与学习关系的判断和感受,也是其是否能够在环境中真正感到安全感的重要所在。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然而,由于流动儿童经常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可能会受到挑战和限制。
这种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的行为叫做表达抑制,与之相对的表达方式是认知重评。当一个人产生消极情绪体验时,认知重评可以用与表达抑制不同的积极方式来让人理解当下的消极情绪体验。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同样可以提高儿童的基本能力感。但是当一个孩子试图掌控自己的生活时,其主要影响还是来自于认知重评策略。
表达抑制同样是流动儿童调节自我情绪的一种方法,但是当情绪症状出现之后,儿童必须运用自身的意志力来控制、调节、缓解情绪的外在表现,这涉及到儿童认知过程,需要认知持续参与,并且影响其他认知任务的顺利完成。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正处于抑郁状态下,如果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外泄,那么这个孩子必须要调动自己一部分的注意力去放在语气、面部表情的控制上,无法专注在手头的事情。因而,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依赖表达抑制这种方式去缓解情绪上的问题,便会无法遏制地对其他认知活动带来消极影响,例如学习。
而且,表达抑制并没有减弱情绪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只是把情感压抑在心底不让其外泄。但是生理反应仍然会体现出情绪状态,正如中医讲"抑郁伤胃"等诸多理论,而在大脑领域上表现为交感神经激活的增强。
所以,当一个流动儿童试图通过对负面情绪使用宣泄策略时,这种生理唤醒则能够有效降低,也使得自卑对基本能力感的负向影响减弱。三、我们如何帮助这些孩子?
除却城市政策对于这些孩子的重视之外,我们也要将对流动儿童的重视落实在每一次与他们交谈时。
要缓解流动儿童的自卑感,首先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个广泛运用的理论,强调需求在动机中间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缓解自卑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满足这五个层次的需求。
自我肯定理论认为,人们的自尊心基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是积极的,那么他们就会有高度的自尊心,相反,如果自我评价是消极的,那么自尊心就会低下。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消极。因此,帮助流动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夸奖流动儿童,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这可以通过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做一些他们擅长的事情,以及提供积极的反馈来实现。
流动儿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适度的夸奖或许也可以让流动儿童学会更加大胆地开口。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倾听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鼓励他们开口倾诉。
当然,在这些之外,政策也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风气更是最重要的部分。让我们都客观地对待这些孩子,也让社会客观地对待他们。
结语
学业成绩重视之外,我们更要知道,一个孩子的人生里不应只有这些冰冷的分数,如何成为人格健全的孩子,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命题。
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优秀的学生,更是要培养一个自信、自立的孩子。这不仅仅是父母所思考,更是我们的社会所思考的问题。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的差异所引起的歧视知觉,会反射出弱势群体成员重要的心理现实,而这种歧视知觉的长期后果会带来留守儿童深藏的自卑。一个自卑的孩子,又要如何去提升自我效能感,去相信自己拥有学习潜力、预料自己的学习结果。我们应当教会他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将自卑转化为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积极促进作用。参考文献
[1]冯菁菁.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3):27-29.
[2]刘嵩晗,刘丽源.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干预策略——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视角[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3):30-32.
[3]谢文澜,罗足佳.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教育支持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2,24(06):15-17+23.
[4]柳谦,严积艳. 回流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J]. 少年儿童研究,2022,(12):56-63+13.
[5]周军,葛新斌. 基于家庭文化资本视角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困境解析与建议[J]. 郑州师范教育,2022,11(05):20-24.
[6]王道阳,魏玮,殷欣.流动儿童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17(01):48-55.
阿什利格雷厄姆外出,一袭豹纹图案盖肩连身裙大方优雅近日,大码模特阿什利格雷厄姆(AshleyGraham)外出,当天,她一袭豹纹图案盖肩连身裙大方优雅。阿什利格雷厄姆(AshleyGraham)是美国的一名大码模特,体重达170斤
为什么穿裤子这么多讲究?不懂专业的选款搭配,越穿越俗气文洛薇Hi,我是洛薇,继续我们的时尚穿搭之旅,变美永远不迷路。秋风微凉秋意正酣,不冷不热的适宜温度,天地一切皆是大赏。这个当口,恰好是衣橱管理的黄金期。换季衣物的整理归纳收拾,最能
靠美貌征服多位男神,56岁的女明星无夫无子你怎么堕落成这样了近日,不老女神周海媚晒出一组工作照片。一身黑色连衣裙,一对吊坠耳饰,配上精致的妆容。一瞬间就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连带某瓣那条留言也被翻出来再次点赞香港演员周海媚有着一双顾盼多情的大眼
新百伦领跑休闲运动鞋,轻便又踏实,值得推荐就像一件小黑裙或一条随意搭配的牛仔裤,每个女人的衣橱里都至少需要一双多功能运动鞋。网上看到这个鞋子对外形非常喜欢,便直接下单了,网站的顾客喜欢这些轻便的4。5星的鞋子,用于日常穿着
都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愿意去学习历史中的智慧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我们应该很早就知道,只不过后来又忘了,慢慢地变成了遗忘,现代人很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处理亲密关系,受各种苦难困扰,其实这些古人都经历过,堪至当时的环境比我们
你终究会明白,很多人的人生,都在50岁那年就结束了01hr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正常的人,理应具有积极的生活追求,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随着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随着焦虑越来越多,现代人反而活得没有以前的人那么洒脱了。多了暮气沉沉,而
离人心上秋,不见君惟余愁你问我,秋天最怕的是什么?那一定是离别。四时离别皆苦,而秋天更甚。秋意萧瑟,本就让人容易触景生情,而离别之人,秋上心头,更成了挥之不去的愁。眼前是秋景,心中是离愁,不是因为秋天而伤
理想信念对人生的作用总有人问理想信念是什么?理想是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是对经过预测而设计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理想立足于现实,又是对现
有家人的关心,有朋友的呵护,何其有幸?头条创作挑战赛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能被人关心惦记着,真好。即使你活得再潇洒,若在这个世上丝毫没有亲情,友情,一个人天马行空,也难免太过孤独。有家人的关心,是件很幸福的事。那天,我出门
原来,在这个年纪,人真的会面临断崖式衰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就在某一瞬间忽然丧失了力气,可能是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可能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就是忽然,觉得自己老去了。可能是某天的广场,看着身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手拉着手一
红尘弥漫(小散文)文雨韬那思念的书页里全印满了你的名字。每当心海飘起柔波时,我就想说依然想你。不曾丈量过彼此的距离,也不懂得真情的含义,当你我走在一起,不期然却碰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我生气地责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