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某知名音乐人评价明朝是一个 "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将明朝贬的是一文不值,那明朝真的是一个如他所说的三无朝代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明君。 在高某人的口中,明朝的皇帝个个奇葩,无一可称为明君。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明朝十六帝当中,确实有很多奇葩的存在,什么木匠皇帝、道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等等。但与之相对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自五代十国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收复燕云的汉人皇帝,是史书明载的最勤政的皇帝,是恢复中华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皇帝,并且在其当政期间老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无论是从文治还是武功而言,朱元璋都可称得上是明君了吧? 朱元璋剧照 接着就是永乐大帝朱棣,北伐蒙古、郑和下西洋、收复安南、编撰《永乐大典》……这其中任何一样都没办法说他不是明君吧? 朱棣剧照 然后就是明仁宗、明孝宗这二位,无论是个人品德还是治国之道虽然称不上皇帝中的顶尖存在,但比之绝大部分皇帝而言也都是压倒性的存在吧。有着几位存在,明朝怎么可能称得上无明君?其次,再聊一聊名将问题。 说明朝无明将,这就真的挺搞笑的。先说一说明朝的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这些都可以称的上名将了吧?毕竟元末乱世中,这些人要对抗的不仅有蒙古人,还有众多的义军,从尸山血海上走出来的将领,谁能没有两把刷子?没点本事又怎么可能活得下来称为开国功臣? 徐达剧照 到了明中期的时候,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无论是在东南沿海还是北方九边,无论面对的敌人是倭寇还是蒙古骑兵,都曾取得不俗战绩,而且戚继光所编纂的《纪效新书》可以说是五代以后,兵家第一兵书了,这样的将领不能称之为名将? 戚继光剧照 即便到了明朝末年,创建天雄军的卢象升、纵横西南的李定国、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还有孙传庭、袁崇焕等等,即便最终未能保住大明国祚,但也不能说他们不能称之为名将吧?最后,就来说一说名士的问题。 说到无名士这个问题,那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了,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三个半圣人中,明朝可是独占王阳明这一位的,若是王阳明都不能称为名士的话,那估计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资格称有名士了吧? 圣人王阳明 除此之外,被誉为明朝三大才子的杨慎、解缙、徐渭不能不说是名士吧?包含唐伯虎在内的吴中四才子能不能称为名士?前七子、后七子也都是一时俊彦,称一声没有错吧?再加上明末思想家王夫之 、 顾炎武 、 黄宗羲这三位,称不上名士? 唐伯虎剧照 如果这些人都称不上名士的话,那估计翻遍史书也没有几人可以称得上名士了吧? 综上所述,所以高某人所说的明朝是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这个说法,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甚至是带有严重个人偏见的胡扯。至于为何大明在如此不受高某人待见,或许与出身有关吧。 换个说法,应该把"三无"换成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的"四不"朝代还是比较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