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阵地最好认,哪座山头、哪块高地光秃秃的,哪里就是我们的阵地。" 杨得志将军曾在回忆志愿军阵地防御战时如是说道。由于敌军一直在对志愿军施加强大的火力压制,这就导致志愿军一直难以脱离伤亡巨大 的状况。 在无数次血战之后,中国将士终于找到了对抗"联合国军"空地优势火力 的有效办法——"坑道战"。 而在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坑道防御体系,更是在之后扬名世界, 成为各国军界争相学习的对象。 志愿军正在开凿坑道 然而在最开始,范佛里特可不认为"坑道"是抵御火力的绝佳选择,他甚至将中国志愿军的坑道体系和二战时日军在硫磺岛上挖得坑道放在了同一技术层面。上甘岭坑道战 上甘岭上美军的火力强于我军数百倍, 看着每天汇报上来的伤亡数据,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兼19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非常着急,他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办法,可以减轻前线将士们的伤亡。 杨得志将军旧照 通过对前线部队的视察,杨得志注意到有些战士在阵地的背面挖了防炮洞,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敌军火力。这一下子让杨得志想到了1947年的石家庄战役,以及抗战时期流行于冀中地区的地道战。 于是在杨得志的建议下,前线战士们开始挖地道。 敌人的炮火越猛,战士们就将地道挖得越深,挖着挖着,相邻的地道被串联起来,又形成了马蹄形状的坑道。 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模型 这种马蹄形坑道同样具备出色的防御力,并且还能多容纳几名战士。不过这还不够,当年美军密切监视着我军阵地,基本上战士一露头就会遭遇敌人的打击。 于是战士们在防御坑道的基础上,又往深挖了一些,还添加上大量机枪射孔和瞭望孔,以达到掩护同时毙伤敌人的作战效果。 志愿军在坑道中坚持作战 不得不说这种坑道战术非常管用,64军的某连 凭借之在一天 时间内,抗住了美军3万发炮弹和数百枚炸弹 的轰炸,期间击退敌人步兵高达21次的进攻, 美韩军前后有700多人 倒在了战场上,而己方伤亡仅为21人。 这一成功案例让将士们士气大振,秋季攻势结束后,几十万志愿军开始挥动镐头,兴奋地向上甘岭上的石壁和土地开战。《决战朝鲜》一书中有披露: "后来统计,中国军队挖的坑道长达1250公里,等于挖了一条从中国海岸城市连云港直抵西部名城西安的一条石质大隧道。" 志愿军在挖掘的坑道中做战前准备 而随着志愿军坑道工事的基本完成,上甘岭地区防御阵地日益稳固,美军使用炮弹的杀伤效率,从夏秋防御作战时期的40-60发 杀伤一人,变为1952年1月的660发 炮弹杀伤一人。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爆发。 在范佛里特的计划中,只需要付出200人 的伤亡,就能够顺利夺取上甘岭,却不曾想仅14-16日三天 时间内,就有五六千 美韩军倒下,而阵地仍然牢牢把握在志愿军手里。 美军在上甘岭战役期间使用了大量炮弹和炸弹 愤怒的范佛里特开始出动大规模炮兵,俨然一副要将上甘岭夷为平地的架势。为了顶住敌人攻势,在一线作战的部队不论是勤杂人员,还是机关干部,纷纷投入战斗。 10月20日, 双方你争我夺十几个来回以后,损耗巨大的志愿军不得不转入地下坑道防守。 而这个消息传到范弗利特耳朵里后,这名固执的美国老将扬起笑脸道: "把硫磺岛经验搬来,我们就赢定了。" 范佛里特老照片硫磺岛算什么 1945年, 日军仍然在两线战场上顽抗。身处硫磺岛的栗林忠道决定将硫磺岛建成非常坚固的要塞,他通过勘察,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开始修建防御工事。 而这些防御工事,以地下坑道阵地 为主,折钵山当时几乎被掏空,修筑成的坑道工事多达9层。 只不过美军来袭的速度太快,而日军的动作也没有那么迅速,硫磺岛坑道防御体系并未完成,美军来袭时该体系只完成了70%。 硫磺岛日军坑道出入口 不光如此,日军硫磺岛坑坑道阵地也没有真正实现完全串联, 这就给美军提供了切断围攻阵地的机会。美军通过勘察,确定过日军的坑道出入口后,将其用水泥全部封死,这就导致很多日军因为缺氧而死在了坑道中。 等这种封闭法起效后,美军动用大量的火炮,将日军坑道阵地一一炸塌,尚且幸存的日军直接被活埋。 美军攻打硫磺岛日军时也动用了大量火炮 除此以外,美军还动用了火焰喷射器等,专门对付凿穿出入口水泥封层准备外逃的日军。通过这一系列手段,硫磺岛上的日军伤亡惨重, 而美军也最终取得了硫磺岛战役的胜利。 这次胜利给多年后的范佛里特提供了参考,但是论起坑道,中国将士那可是鼻祖式的人物,志愿军出品的坑道与硫磺岛日军的坑道,更是正品和9块9包邮的区别。 坑道中战士们正在吃饭真正的坑道阵地 相比于硫磺岛日军挖出来的坑道阵地,中国志愿军在上甘岭构筑的坑道阵地范围广大, 遍布有大量的透气孔,美军想要像硫磺岛那样,用封闭坑道出入口的办法杀伤志愿军显得非常不现实。 早在"冷枪冷炮运动"时期,志愿军就已经摸清楚了上甘岭阵地的每一寸土地,美军只要赶来,迎接他们的只有子弹和手榴弹,美军根本没有机会堵住志愿军坑道的所有出入口。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 无奈之下,美军又倾泻大量的炮弹,寄希望于炸塌志愿军坑道阵地,但是志愿军的坑道坚固程度超乎想象。 在志愿军的坑道体系中,甚至还有一种"花岗岩坑道", 其挖的最深时,足足有8层楼的高度那么深,美军最大口径的火炮丝毫没有办法撼动之。 最重要的是中国志愿军的坑道四通八达, 美军在这个方向发动进攻,战士们可以通过坑道从地下绕到美军的攻击死角,对美军实施反击。 志愿军在上甘岭坑道内 后来打急眼了,美军甚至接连出动火焰喷射器、毒气弹等,就是希望让坑道成为志愿军的葬身之地,但"中国制造"的质量实在太高,美军的各种手段都难以破坏 那上甘岭地下的近百条坑道。 打到11月中旬,范佛里特傻眼了,他没有想到志愿军这么难啃,上百万发的炮弹,数千颗炸弹,近万名士兵的生命,仍然无法夺取上甘岭。 11月25日, 敌人无比丧气,而参与指挥的王近山将军红着眼眶,冲上山头大笑: "范佛里特啊范佛里特,老子把你打尿了吧?哈哈哈!" 王近山将军 在王近山将军的笑声中,上甘岭战役的余波也平息了下来。前线战事告一段落,但国际频道上志愿军在上甘岭的传奇经历仍然在流传。 西方舆论界称上甘岭是"朝鲜战场上的凡尔登", 美军则打心眼里认可中国军人的强悍和英武,他们称我们是"最强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