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酿酒不能喝了?为啥以前大家都爱喝,现在却避之不及
大家有喝过农村"自酿酒"吗?
在笔者的记忆里,小时候爷爷每次下地,都会带上二两散酒回家,奶奶给炒两个小菜,爷爷一边喝,一边说:"有家,有酒,真幸福啊!"
那个时候,农村"自酿酒"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酒,这种酒不仅价格便宜,而且都是纯粮酿制,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但随着我国酿酒业的不断发展和瓶装酒的兴起,大家对农村"自酿酒"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
人们对它逐渐敬而远之,不仅喝的人在逐渐减少,而且争议声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这是真正的纯粮酒,可以放心喝;还有人认为,这种酒并不清楚酿制过程和原料,可能都达不到售卖的标准,不能喝。
为什么大家对农村"自酿酒"的评价差别会如此之大呢?农村"自酿酒"不能喝了?为啥以前大家都爱喝,现在却避之不及。笔者对这些问题也十分好奇,就去贵州咨询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听完他的讲解,真是涨知识了。
第一:为啥大家对农村"自酿酒"的前后差别如此之大呢?
1."自酿酒"的酿造环境和工艺较为粗糙
"自酿酒"在上世纪受欢迎,最主要还是因为酿酒业发展速度较慢,人们的经济水平不高,因此大家对酒也并不挑剔,不管"自酿酒"的酿造环境和工艺如何,酿出来的酒酒质如何,都会买来喝。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反观"自酿酒"不仅酿造环境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杀,就连酿造师的酿造工艺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全凭经验,酿出来的酒酒质和口感都没有保证,因此喝的人就变少了。
2.酒精勾兑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白酒市场广阔,白酒品牌众多,但是假酒和勾兑酒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同样的问题在"自酿酒"上也有展现。
现在市场中粮食的价格较高,普遍在3-5元一斤,因此酿酒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为了提高利润,一些不良商家,会使用一半勾兑,一半酿制的方式,这样不仅在口感上可以瞒天过海,利润也会翻上几番,一举两得。
但消费者不是"傻子",上当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不会再买了,喝"自酿酒"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3."自酿酒"口感没有保证
我们目前所喝的大部分纯粮的"瓶装酒"在出厂之前都经过老酒勾兑和陈放,还有一系列的降度处理,因此口感醇厚,喝起来不易上头。但是农村的"自酿酒"酿制成功以后很少进行降度处理,因此酒的度数较高,而且口感辛辣刺激,给人的饮品感受并不好。
但是现在的人们都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对酒的口感和酒质的要求都较高,这样的"自酿酒"自然逐渐被消费者淘汰,喝的人越来越少。
第二:农村"自酿酒"不能喝了?
上文所提到的不仅是目前大家对农村"自酿酒"差别较大的原因,也是"自酿酒"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农村"自酿酒"真的不能喝了吗?
其实不是的,"自酿酒"还是能喝的,只不过在选择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在当地较有名气,口碑较好,有正规营业场所和营业执照的专卖店进行购买,这样喝起来比较放心,而且就算有问题也方便进行调换。
其实,我们日常饮酒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目前市场中的"瓶装酒"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多选择一些有实力的酒厂所酿制的,酒质上乘,口感醇厚的口粮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就像下面这2款,100%的纯粮佳酿,物美价廉,看你喝过吗?
汉台祝公酒
贵州的酱酒在酒圈中一向是独领风骚的存在,高端有茅台远销海内外,而中端的"口粮酱酒"在全国也非常的受欢迎,这款汉台祝公酒便是产自贵州的一款"口粮酱酒",虽然价格实惠,但是用料和酒质却一点也不马虎。
此酒的酒厂是坐落在茅台酒厂旁边的汉台酒业,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清朝顺治时期,便已经开始酿酒,还曾凭借所酿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而这款含汉台祝公酒是酒厂的得意之作,由酒厂的"王牌"酿酒师王正贤先生,他不仅是国家酿酒大师,还深得"王茅"的真传,对传统大曲酱香"12987"工艺掌握十分娴熟。
再加上此酒所用的原材料是跟茅台酒一样的红缨子高粱(淀粉含量超高),因此酿出来的酒"茅香"十足,口感和茅台十分相似。酱酒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勾调和陈放,此酒采用6+10的模式,即6年窖藏+10年老酒勾调。
因此酿出来的酒,呈香物质丰富,酱香浓郁,酒体圆润饱满,老熟粘稠,入口犹如有琼浆滑过,舌尖微微犯酸,诸味协调,醇厚甘润,粮香,陈香十分的和谐突出,落口干净爽利,无杂味,饮用过程中不干口,不辣嗓,喝完以后不上头,让人浑身舒爽。
老白汾10年
山西的名酒代表——汾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款老白汾10年,是汾酒旗下的一款中端产品。
此酒主要选用豌豆,大麦等粮食,通过连续两次清蒸清烧工艺之后,才能取酒,在经过老酒勾调,酒香协调,诸味和谐,清香蜜雅,绵柔甘甜,辣感不是很强,回味甘甜,可口爽利,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