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峡晚报】 本报讯(记者喻植桃)3月9日,宜昌十多名网络红人、网络大咖走进宜都,感受春天里的美丽乡村。 本次网信行业县市行宜都站活动以"绽放巾帼芳华,共创典范城市"为主题,由宜昌市委网信办、宜昌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宜都市委网信办共同举办。 当车行进至宜都枝城洋津畈村樱花大道时,仿佛船行至两岸开满鲜花的河流。樱花树下、油菜花旁,劳作的人们入了画。撒肥、育种、耕田,春花里孕育着秋实。 这里是七彩花田景区,村党支部书记李书荣介绍,村里引进旅游企业,开发了七彩花田景区。樱花大道长3公里,种有樱花树5000株。七彩花田景区共1500亩。四季鲜花不断,有粉黛乱子草、菊花、桃花、李花。还将开发水稻公园。在建设景区的同时,还种植辣椒,发展农业产业。正在田里劳作的村民王德云告诉记者:"景区开发,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们务工都有收入。" 离开洋津畈村,大家来到枝城镇白水港村。白水港村是一个古老的渔村。为支持长江大保护,2018年,渔民们响应禁渔号召,在政府的帮助上,渔船上岸,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一江清水,从村旁流过。 才出古渔村,又进青林寺。中国谜语村青林谜镇,美食、茶楼、白墙黛瓦,让人流连忘返。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宜都高坝洲镇陈家岗村,村民们都成了建筑艺术家。他们用本地的土设计师、土材料、土工匠美化庭院。连柴房都成了艺术品。陈家岗村成为美丽乡村的范本。村党支部书记杜泉锋介绍,为了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政府目前已投入800万,村民们积极配合:无偿把桔园腾出来硬化道路,他们拆除钢架棚,把视线范围内的散坟进行整治,清除私搭乱建的工棚、小作坊、小厂房、农配房、废旧牲畜圈舍、拆除残垣断壁,及时平整场地,做好建筑垃圾清理。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产业兴旺。7年前,为还河流以清澈,清江、渔洋河网箱养殖鲟鱼被拆除,鲟鱼上岸,进入宜都高坝洲的中国清江(宜都)鲟谷。如今,这些鲟鱼畅游在鲟谷。这些鱼龄20多岁的鲟鱼,条条都是宝,一条鲟鱼的价值相当于一辆劳斯莱斯。目前,鲟谷有珍贵鲟鱼120万条,价值达10亿。鱼子酱等鲟鱼产品供不应求。 本次网信行业县市行宜都站活动结束后,网络达人们通过自媒体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广泛宣传,三峡晚报官方微信、宜昌发布等平台进行了新闻报道。 本文来自【三峡晚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