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那块黄石上冒出细密的水珠儿来,黄石流泪了。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死后,柔弱的刘盈继承了皇位,此时吕后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她饮水思源,不忘当年给予他不少帮助的张良。 当年张良建议他去请"商山四皓"出山,从而保住了刘盈太子之位。单凭这一点,吕后就对张良很是感激。 想当年刘邦在戚夫人的鼓动下,要废掉刘盈的太子,另立戚夫人和刘邦所生的小儿子刘如意。吕后无计可施,于是苦苦纠缠在家修道的张良,张良逼的实在没有办法,道出一计:"如若保住太子,能阻止陛下废立太子的事,有四个人可以请!"随后他说出了四个人的名字,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四位先生,这就是所谓的"商山四皓"。在"四皓"智能团的帮助下,吕后在太子保卫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时吕后闲来无事 ,决定去看望一下好久不见的张良。此时的张良已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人很瘦,一阵风都能把他刮倒!据说张良每天都吃的很少,甚至不吃不喝。吕后看了心里很是难过,于是决定强迫张良停止练功,要他进食增加体力,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回宫后吕后想了一个办法,为了监督张良进食 ,招张良进宫赴宴。面对吕后盛情相约,张良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去还是不去。去,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应对能力,去了之后应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他知道,凭他当年对吕后的帮助,吕后是绝不会再把屠刀伸向他的;不去,那是要砍头的。再说吕后的美意他是不能拒绝的,最后他决定去赴宴。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吕后的宴会不是"鸿门宴"而是"感恩宴"。看着骨瘦如柴的张良,吕后心里很不好受。于是他问张良:"留侯啊!你平时都吃些啥啊?怎么瘦成这个样子?"张良淡淡的道:"自我练功后,就不再吃饭了 ,每天只是吃少量的人参和汤水。""人是铁饭是钢 ,不吃饭怎么能行!"吕后关切的道。张良其实比谁都明白,吕后句句说在他的心坎儿上。然而他这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的韬光养晦之策啊!后来证明,他这功没有白练。自从他练功后,当年刘邦把不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每个朝中重臣,唯独对他是一个例外。如今大汉江山已是物是人非,天下的主人由刘邦换成了刘盈,吕后成了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 吕后决定让这个自认为心腹的人,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不再让他练功。 在宴席上,吕后以这样的命令语气对张良说:"今天是我做东请你吃饭,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没辙了。好多年不怎么进食的张良,只得端起了香喷喷的白米饭。 吕后为了让张良彻底恢复体力 ,为了让他每天按时吃饭,居然把张良留在后宫长达十多天。每天亲自陪着他入席,看着张良进食。即便在张良回家后,他仍然不放心!隔三差五,就派人去把张良请到宫中来进食。这样,张良告别了"非人"的修炼生活。可以说吕后对张良的关心和爱护,让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吕后充满人情味儿的一面。然而吕后万万没有想到,原本她想帮张良,最终却害了张良。因为恢复进食的张良,很快就病倒了。 多年来,习惯了粗茶淡饭的肠胃,再也适应不了那些山珍海味了。不久,张良与世长辞! 临终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把家中那块黄石和他埋在一起。其中原因,据说当年那个桥上指点张良的老人声称自己就是一块黄石的化身。那个时候,张良就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找到那块黄石。后来刘邦得了天下,张良专程跑到谷城 ,在老人的说的地方,果然找到了一块大黄石。于是他把黄石带回家供养起来,每天早晚问安,请香跪拜,香火不断!就这样,这块黄石和他融为了一体。 据说张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那块黄石上冒出了细密的水珠来。黄石流泪了。其情亦真、其意亦深!这只是传说,我们不去讨论其真实性如何。但随后的张良葬礼中却出现了这样的奇观!送葬时,竟有两副一模一样的棺材,一副是张良的尸体,一副是那块大黄石。 后来吕后自责自己无意中害死了张良,为了弥补自己的无心之过,赐张良谥号""文成",让张良之子袭留侯封号 ,这也算是对一代忠臣地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