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母鸡量化教学场来自日本的云图策略IchimokuSystem策略
目前全世界交易者都在看的"K线图",就是起源于日本的。
相传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米市商人用它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不过当时是叫"罫线图",由于"罫"的日本音读kei,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美国人引入和满世界传播时,被翻译成了"K线图"。由于"K线"形状很像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不同颜色之分,因而也叫"蜡烛图"和"阴阳线图"。
那么日本除了发明了"K线图",他们也有自己研发的量化策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IchimokuSystem策略。
IchimokuSystem策略,俗称"日本云图交易系统",简称"日本云图",原名"一目均衡表",相传由日本记者一目山人(Ichimoku Sanjin,真名:细田悟一)发明。IchimokuSystem策略在二战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但直到1969年才向公众公布,在近几十年无论是在股市、债市、期市、汇市等领域均得到了国际业界认同。
日本云图主要由5条线和一个云带(KUMO)构成,通过几者间关系的解读,可了解市场的强弱,并可得出买卖信号。
现在详细讲讲这5条线和云带的计算方式,假设短中长三个时间周期参数为x、y、z,计算方式如下:
短轴快线,Tenkan-Sen(转换线)=(x期间最高高点 + x期间最低低点) / 2;
中轴慢线,Kijun-Sen(基准线)=(y期间最高高点 + y期间最低低点) / 2;
迟行线,Chinkou Span(迟行线)=今天的收盘价格,画在过去 y 期处;
先行指标A,Senkou Span A(先行带A)=(转换线 + 基准线) / 2,画在未来y期处;
先行指标B,Senkou Span B(先行带B)=(最高高点 + 最低低点) / 2,取过去z期间,画在未来y期处;
云带,Kumo = Senkou Span A和Senkou Span B之间的区域。
x、y、z在原来一般默认为9、26、52,因为在1930年代,日本是每周工作6天,传统的系统以半星期(短)、一个月(中)及二个月(长)为准,现今社会已经由6个工作日改为5个(虽然现在有改回来的趋势),根据日本云图的精髓,也可以改为7,22,44。
日本云图的用法很多,但比较通用的规则如下:
一、看多信号:
价在云之上;
价上穿基准线;
转换线上穿基准线;
云从红翻绿(Senkou Span A领先Senkou Span B为绿云,反之为红云)。
二、看空信号:
价在云之下;
价下穿基准线;
转换线下穿基准线;
云从绿翻红(Senkou Span A领先Senkou Span B为绿云,反之为红云)。
后来有一量化大神把日本云图的策略精髓移植到了国内期货和股票上,策略的大体思路就是:
1.价格出现"V型"走势做多,出现"倒V型"走势则做空;
2.价格在云带上方,只做多不做空;价格在云带下方,只做空不做多。
其实,日本云图实际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图表本身,解读市场的信号;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预测市场的方向和位置。特别是第二部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解读了周期理论、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很强的适用性,有待各位大神们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