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中国领导人正式访俄,坚定了中俄合作的决心。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俄总统普京几天前向中国发出邀请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乘专机前往远东。 他探访了一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状况。他心里很清楚,这条管道将决定中俄合作的命运。 在一场会议上,普京表态:"东方联盟"天然气管线必将要落实。今年完成设计,明年就必须完成铺设! 向东看,必须向东看。以往俄罗斯人不太乐意输送的油气,如今便抢着相送,预计一年供气量就有500亿立方米。 在俄乌冲突中伤痕累累的北国巨熊,开始有点扛不住了。 在俄乌冲突刚开启时,人们直呼"俄罗斯越打越富"。因为当时全球恐慌情绪导致油价爆涨,莫斯科含泪血赚。 但很快美国与欧盟就反应了过来,一边通过美元加息打压油价,一边喊出"要自由不要石油",生生将俄罗斯油气挤兑到破产。 再加上北溪管道的神秘爆炸,头疼不已的普京终于想起了要去抱某东方大国的大腿。 东方有句古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并焊死了窗户,就一定会留下能出气的管道"。 这个抱中国大腿的项目名叫"东方联盟",由中俄、蒙古三国统等;而要建的管道则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延伸。 有2必有1,西伯利亚力量1号年输气能力仅在150亿立方米上下,对于单是东北京津就能花掉508.46亿立方米的中国而言,明显远远不足。 但别嫌1号输气能力弱,这条管道中俄一掰扯就是20年,直到普京上台才有所好转。 时殊事异,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谈判就不再有1号谈判的跌宕起伏,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在2022年敲定合作事宜。 据悉这条管道将连接西伯利亚气田和中国西部的新疆,天然气途经蒙古,直抵上海。 在俄罗斯油气土豪眼里,中国就是欧洲市场的等价替换,西伯利亚力量2号用的油田正是本来要卖向欧洲的那一个。 而对于中国而言,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自然是重大利好。 当初国际能源署(IEA)为了阻挠中俄建立东方联盟,便公然造谣:中国要跟美国与中东企业签新的液化天然气(LNG)订单啦,根本不在乎你俄罗斯的管道云云。(前半句倒是真的) 当然,这种西方人的小心思,中俄两国一眼就能看来。 什么LNG?俄罗斯管道气不香吗? 中国每年为了LNG都要建造液化码头,在长距离运输后成本与损耗俱增,连带着售价也比管道气高了30%。 而俄罗斯天然气不仅储量大,37.4万亿立米傲视全球;而且就在中国隔壁,当场送货上门。走陆地管道输送,比起马六甲海峡可安全多了。 但中俄想要真正的实现这场双赢,也并非只是合同一签、管道一接、阀门一拧,一手交钱一手交气的皆大欢喜,其中还有多个问题需要掰扯。 其中第一个问题,其实来自于初俄罗斯人的小心思,现在自己坑了自己。 "东方联盟"不只有中俄,中间还夹着一个外蒙古,管道也要经过此处。 中国人信不过蒙古人,当初曾向普京建议只要中俄两国直通管道就行了,杜绝中间商赚差价。 但普京心里却泛起了制衡中国的嘀咕,执意让蒙古收取过路费,防止蒙古倒向南方。 但是最近蒙古却如当初中国所预计的,开始了"背刺"中俄。 保持相对中立的蒙古突然站队美国,蒙前总统声称,俄军对乌克兰"犯下了罪行",所以蒙古 应该像西方国家一样支持乌克兰,为乌军提供武器。 眼见蒙古就要与美日欧印等域外势力打成一片,普京心心所念的管道恐怕还得拖一拖,好事多磨。 而修建管道要处理的第二个问题,其实还是来自俄罗斯自己。 东方联盟的带着"东方"二字,便意味着不仅是管道,整个远东都要随之开放与建设。 与中国在远东彻底合作?俄罗斯人长期游疑不定。 但随着西方的强势压迫,已经不是要中国站队俄罗斯,而是俄罗斯该站队中国的时候了。 2014年签约的中俄黑龙江大桥,中国这边早早修好,俄罗斯却一直拖延工期,如今倒也不敢再拖,紧急抢修。 而资源丰富的外贝加尔地区,普京宣布对中国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超前发展区,吸引中资注入。 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就曾分析过,要谨防中俄的靠近,这对美国来说是很坏的事。 这件对于美国很坏的事,如今正在实现。 而对于中俄而言,这会是一场盛大的利益交换。 中国人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份承诺,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愿意做一个一言九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