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东牛洞坪,体验红色文化之魂!
悬崖梯田村·土寨牛洞坪
一个古老而诗意的世外桃源
令人向往
它不仅是乡村休闲旅游的最佳选择
更是感受红色文化的绝佳去处
红色文化,"躬耕笃行"的耕牛精神
可以说是牛洞坪的魂
在上世纪30年代,牛洞坪就建立了红色政权,是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县委书记张华甫在这里亲自发动群众,巩固政权。由于牛洞坪地理位置特殊,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在这里多次交战。牛洞坪的人民群众,或踊跃参加红军,或全力支持前线,做出了巨大贡献。村子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历史文物。如向家大院里的巴归兴县苏维埃政府、苏维埃牛洞区委旧址,对坡革命旧址,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等。黄大鹏、张华甫等一批英雄烈士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向家大院
牛洞坪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早在1927年,党领导下的"神兵"就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参加了"杀官夺印"的武装斗争,随后在反击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歼灭敌独立五师一部。1929年初,建立牛洞区委,成为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中共巴东县牛洞区委员会、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就位于牛洞坪村11组的向家大院,系一栋土木结构瓦房,3大间,坐西朝东,屋后有一棵约3米粗的大樟树。解放后,这里是土地改革指挥部。此地人户密集,以向姓为主,最多的时候曾有上百人居住,可谓烟火鼎盛。
中共巴东县牛洞区委员会 |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很有灵气。屋前有一古堰塘,自古至今,常年不干,滋养着这个大院。屋后的那棵古樟树,有着上千年历史,树高30余米,需三人合抱,传说是北宋寇准任巴东县令在此劝农稼穑时所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葱茏劲翠,人们把它当作神树,经常在这里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老人们说:曾经,在解放战争的剿匪战斗中,硝烟弥漫,解放军战士们一连打了几天几夜,没有工事的抵挡,很难跟土匪们正面作战,伤亡惨重。幸亏牛洞坪的那些老古树,不知挡了多少子弹的古树成为了解放军战士们最好的"工事掩体"。更让老辈们记住的是,在一次战斗中老古树因到土匪们故意放火烧山而引起熊熊大火,大部分老古树被烧毁,最后还是解放军战士们和乡亲们一起合力扑救,向家大院这颗才得以幸存。
千余年来,在这里,古屋、古树、古塘互相依偎,相惜相伴,一起见证历史风雨变幻。
黄大鹏广场
牛洞坪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殷红沃土。
革命志士,前仆后继。那时,牛洞坪人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深受"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生活在铁蹄蹂躏之下,水深火热中,家无隔夜粮,冷无御寒衣,时常还受地主、土匪、恶霸的欺诈。对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大多数贫苦人家来说,革命的烈火早已开始在心中熊熊燃烧,就盼着红军早日到来。
同时,牛洞坪与巴东县城,相距不远,加之途经之地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外加盛产大米等缘故,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就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三军部分部队转战牛洞坪,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相关资料记载,巴东、秭归、兴山县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就在牛洞坪十四组对坡召开,红三军教二师司令部就设在十六组水池岭,黄大鹏时任红三军教导第二师师长。
黄大鹏,号万仙,巴东人,生于1908年,1926年在湖北省第三师范学校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参加领导鄂西巴东地区农民起义,组织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巴归兴革命根据地,并积极宣传发动武装群众与日伪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1931年4月,贺龙率红三军转战巴东时,留下十几名军事干部及部分枪支,还有200多名伤病员。他对黄大鹏说:"要把巴归兴苏区建设好,可以牵制宜昌的敌人,对洪湖和湘鄂边苏区是一个很好的支持。"
时隔不久,驻防川东地区的"剿匪"总指挥刘湘,派王陵基率部追击红三军主力,进入巴归兴地区。1931年12月上旬,在首攻二淌垭战斗中,营长罗玉卿不幸中弹牺牲。黄大鹏报仇心急,12月16日,在二攻二淌垭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牛洞坪战士谭祖甲冒险抢回了黄大鹏遗体,党组织在牛洞坪召开千人隆重追悼大会,将黄大鹏安葬在牛洞坪水池岭这里。
这片由革命英烈用鲜血染过的热土,牛洞坪人倍加珍惜,并追寻着革命英烈崇尚正义、平等、向上的理想,辛勤耕耘,生生不息。
在黄大鹏广场,聆听红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铭记"站起来"的苦难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建设更美好的家乡不懈努力。
对坡革命旧址 巴归兴革命根据地
1931年12月,中共巴归兴县委收到红三军前委的指示信后,在牛洞坪村对坡,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中共巴归兴县委(对坡)扩大会议遗址,原建筑物为两合天井屋,现已拆毁。1993年6月,被明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此立碑以作纪念。
对坡革命旧址 | 巴归兴革命根据地
资料显示,本次会议由县委书记胡荣本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高云锦,教二师代师长宋文明、师政委胡荣本等。会上学习了《红三军前委给县委信》、《鄂豫边特委郧属分特委给县委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文件,总结了万仙洞、二淌垭受挫的教训,作出政治、组织、宣传、工运、农运、军事、经济、政府工作等八个决议案,这次会议指明了巴归兴根据地发展的方向。并就"坚决执行土地革命,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
这是一次运筹帷幄、意义深远的重要会议,对巩固巴归兴根据地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后,部分地区开展土地分配,根据土地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
牛洞坪红色革命老区的三大意义:一是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壮大革命队伍;二是建立地方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组织,开创巴归兴革命根据地;三是组织地方武装,支持红三军东下。
以张华甫、廖景坤、黄大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为巴东的革命斗争和解放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在这里了解一些牛洞坪革命历史,目的在于与大家一道,追寻先烈足迹,铭记历史;弘扬红色精神,珍爱和平;传承红色基因,开创美好未来。
如今
漫步在牛洞坪的阡陌田园
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烽烟气息
似乎还能聆听到战斗的声音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有过不寻常的记忆
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
都有过动人心弦的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长江巴东网)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