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敏夫)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两国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过去几天,"沙伊和解""中国斡旋"等关键词在中东各大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刷屏,甚至有媒体用"原子弹一般"来形容这一爆炸性新闻的突然性和重要性。面对沙伊和解的突然性,地区媒体纷纷表示"意料之外";但在谈及和解是在中国的协调和斡旋下取得成功时,中东媒体则普遍认为这是"情理之中"。 "中国有基础、有优势" 阿拉比亚电视台援引沙特媒体人阿卜杜·拉赫曼·拉希德的话说,从协议达成的"突然性"来看,让人有些惊讶和怀疑,但考虑到斡旋协调人是中国,这让一切与从前不同。 文章认为中国和沙特、伊朗两国的紧密友好关系让它在扮演协调人这一角色中占据较大优势。中国同沙特和伊朗均拥有庞大的贸易体量,在能源领域也保有紧密联系,毋庸置疑,沙特和伊朗很难找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可以共同信任的朋友。 多家地区媒体犀利地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解决冲突的协调者,不偏袒矛盾中的任何一方,促成了这项连美国都未斡旋成的协议。半岛电视台更是直言这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要外交成就,此次和谈证明中国有能力在一个长期困扰美国的问题上取得进展,而中国能与矛盾双方分别保持良好关系,是美国不具备的优势。 "中国希望在两国之间扮演桥梁的角色,因为中国人不喜欢朋友之间关系紧张",黎巴嫩媒体人拉吉达·德尔甘在观点文章中这样写道。 一些媒体还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在中东问题中以事实为依据,伸张公平正义,推动互利合作的"成绩单"。"从去年举行的中阿、中沙、中海三环峰会,到今年伊朗总统莱希赴华访问;从中国敦促美国尊重叙利亚主权、人权,到中方持续积极协调推进巴以和平进程,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为中国能够在中东事务中劝和促谈打下了基础。"埃及祖国回声网如是写道。 还有媒体认为,此次和解凸显了两国对一个积极维护人民利益的大国的信任,同时也是中国以"一带一路"等发展倡议破解"中东之问"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否决网刊文指出,沙特和伊朗同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这为拉近两国距离,消除观点分歧创造了良好条件。 "劝和促谈彰显中国智慧" 新局面带来新理念,中东媒体纷纷抓住中国"劝谈促和"破解中东难题的外交理念展开阐述。蒙塔卡洛国际新闻网引用分析人士阿布·迪亚卜的话说,世界正在经历以俄乌冲突为核心的动荡、对抗时期,这一发展(沙伊对话和解)逆势而上,证明了和谈与对话可以在解决长期而又复杂的争端中取得成功。 多家媒体敏锐地发现,三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也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印记——声明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对此,地区媒体纷纷表示,这与美国在解决地区问题时采用的包含安全承诺、军事存在、民主人权等条件的解决方案有所不同。而沙特接受中国调解,也反映了其不受美国干涉的独立性和寻求合作伙伴多样化的努力。 埃及《金字塔报》认为,这项协议的达成预示着基于和平与理解的中国方案的诞生,中国致力于求同存异,维护超越国界的共同利益。与美国使用的挑起问题与战争从而从中谋利的手段相比,显然中国方案更加公平,更适用于处理国际和地区问题。 半岛电视台也认为,此次中国外交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方前期为解决热点争端、破解安全难题提出的几项外交倡议是可靠、可信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有意愿、有能力积极维护中东稳定。 中国的政策是务实的,中方善于在分歧中求同存异,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这样评价中国。同时指出,沙特和伊朗在中方协调下达成和解,为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建立更为广泛的伙伴关系开辟了道路,也为解决也门、叙利亚等地区问题提供了借鉴。 更有分析人士感叹,基于胁迫和威胁的政策显然不及寻求互惠互利的方案有效。在美伊关系持续紧张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的积极斡旋是大国可以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例证,当一个大国不卷入地区争端,而是采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是多么有效! "过度解读大可不必" 中国是中东国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始终如一地呼吁通过和平对话与外交途径解决热点问题,且从未参与任何一起地区争端,这一观点已成为大多数中东媒体的共识,黎巴嫩迈亚丁电视台则善意地提示,虽然中国在中东地区不寻求与美国竞争,但沙特与伊朗之间的成功和解或将中国推向中东政治的聚光灯下。 为中国"操心"的不止这一家媒体。发掘网刊文指出,这些天,可能会看到美国有关方面对中国促成和解的"过度反应",但当中国的外交努力取得积极成果时,美国应该表示欢迎。 该网站同时指出,中国促使沙伊两国达成和解不应被视为对美国在该地区利益的挑战或威胁。美国和中国都将受益于一个更加稳定的中东,因此,美国相关决策者应避免采取进一步破坏地区稳定的措施。 美国的海湾政策总是认为,一旦出现所谓"真空"就会有人去填补,而中国在劝谈促和中取得的进展并不意味着它正试图取代美国在中东的角色。相反,中国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黎巴嫩迈亚丁电视台一语道破实情。 诸多媒体将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解描述为中国外交的胜利,我们想说,这种胜利并不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这种胜利对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来说都是好消息。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所言,中方将继续为实现中东和平安宁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建议,发挥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也希望更多国家同中方一道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者系本报驻开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