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邱处机后,成吉思汗问出了内心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1222年春,成吉思汗派八剌等人率2万蒙古士兵,进入印度追寻札兰丁,无功而返。成吉思汗返回大雪山避暑,也正是在这里,他见到了奔波万里赶来的邱处机。
1222年5月17日,成吉思汗派大臣喝剌播得前来迎接。在安排好住处后,邱处机即进入御帐觐见成吉思汗。这是邱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见面,也许是双方都期盼已久的一刻,但一切却都显得那么仓促。
△成吉思汗与邱处机(图/网络)
成吉思汗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位声名远扬的传奇人物,他清瘦而硬朗,脸上虽带有旅途的疲倦,但神色沉静而淡然,他的道骨仙风、儒雅之气,甚至使习惯于征伐杀戮的成吉思汗也从心里感觉到一种祥和宁静。
邱处机也看着传说中威震四海的成吉思汗,这个使自己在垂暮之年还不得不万里远行的人,他方面大耳,前额饱满,目光锐利有神,头发微白,留有稀疏的白色胡须,脸上带有帝王特有的威严。
邱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见面,是短暂而冷淡的。
成吉思汗先是客套了一下,说:"金、宋两国都曾征召聘请您,您都不去。现在您不远万里来见我,这使我特别高兴。"邱处机回答:"我尊奉您的命令而来,这是天意!"
△成吉思汗与邱处机(图/网络)
成吉思汗问:"真人远道而来,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送给我吗?"他竟然完全不理会"天",关心的只是"药"。成吉思汗盼望着邱处机的到来,就是希望得到长生不老之药,服下后即可长生,他对此外的一切都不关心。邱处机答:"我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
与其虚与委蛇,不如直接实话实说,先打破了成吉思汗对长生药的幻想,然后他才有可能听邱处机论道。
听到邱处机的回答,成吉思汗所有的希望顿时落空,不无惆怅,不无落寞,但反过来想一想,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接下来,他对着翻译感叹邱处机的坦率真诚,命人在御帐的东面搭了两顶帐篷,供邱处机和他的随行弟子居住。
只有这么两番问答,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的第一次会面就结束了。
但很快,成吉思汗就派翻译来问邱处机:"人们都称呼您为‘腾吃利蒙古孔’,这是您的自称呢,还是别人对您的称呼呢?"在蒙古人的语言中,"腾吃利"意思是天,"蒙古"意思是长寿,"孔"的意思是人,"腾吃利蒙古孔",译成汉语就是长生的仙人。显然,成吉思汗相信邱处机是真诚的,他说没有长生之药自然是可信的,但在送走邱处机之后,成吉思汗才想到,人们都称呼邱处机为长生的仙人,这一定是有原因的吧,他也一定想到了刘仲禄曾经对他说邱处机已经有300多岁了。那么,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这个邱处机虽然没有长生之药,但是否会有其他的长寿秘方呢?
邱处机告诉翻译说:"不是自称,是别人这样称呼我。"
过了一会儿,翻译又来问邱处机:"人们过去是怎么称呼您的呢?"邱处机回答:"我们四个人跟随真人王重阳学道,三人已经仙逝了,只有我还活着,人们称我为先生。"
邱处机也明白成吉思汗仍旧是纠结于长生之事,所以干脆明白地告诉他,我们修道之人也是要死的,和我一起修道的都已经不在了。
成吉思汗也明白邱处机的意思,他问随邱处机一路西行的田镇海:"应该给邱处机一个什么样的称号呢?"田镇海答道:"有人尊称他为师父,有人称他为真人,还有人称呼他为神仙。"成吉思汗说:"从今以后,我们要称邱处机为神仙。"
△邱处机(图/网络)
显然这就是成吉思汗心中对邱处机的定位,他能听邱处机谈道,而且听得很认真,这种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开讲##历史故事##历史##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