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银行往事
2007年,中国平安入股比利时第一大银行, 投资约238亿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富通集团被比利时、荷兰等政府国有化 , 并以低价出售 。 中国平安因此损失达228亿元 。 此后 , 中国平安先后通过多种渠道维权, 但始终无果。
2007年11月, 中国平安 以18.1亿欧元收购了富通4.18%的股份,成为富通的最大单一股东。平安随后追加投资,将在富通的股份提高到4.99%。两次投资合计约238.74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在海外的最大投资。
富通银行 曾经的比利时第一大银行, 08年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净亏损206亿欧元。 随后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对其展开了救助行动,分别对本国的分支实施了国有化和注资。
整个拆分过程并未征得富通银行全体股东的同意, 导致07年入股的外部股东 中国平安 损失惨重(股价19欧元抄底,跌到0.9欧元)。
2008年10月,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政府决定把面临危机的富通进行拆分。比利时政府以换股的形式将富通在比利时的银行业务转让给法国巴黎银行。由于富通的资产剥离过程并未征得股东大会的同意,富通2100多名小股东联名提出诉讼,要求判定富通向巴黎银行转让资产为非法。12月12日,布鲁塞尔法院以比利时政府在国有化过程中"未履行股东大会程序"为由,暂停了对富通集团的拆分行动。这一裁定引发了富通事件。
根据2008年12月2日富通集团的公报:在拆分后,富通目前仅剩国际保险业务、66%的结构型投资组合权益与汽车融资的资产同负债,且富通将不再涉及任何银行业务。至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仅报于0.93欧元。
2009年4月30日 , 富通分拆案最终通过,平安称将继续维权。
2008年全年, 中国平安 为富通投资共计提减值准备227.9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计提数额已充分。
中国平安 宣布,在历经数年交涉无果后,该公司已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交了仲裁请求书,指控比利时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对富通资产处置不当,因此向比政府索赔。
从2007年起, 中国平安 先后向比利时富通集团投资约238亿元,获得近5%的股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富通集团被比政府国有化,并以低价出售。中国平安因此损失达228亿元。此后,中国平安先后通过多种渠道谋求挽回损失,但始终无果。
不过,比政府却在富通集团国有化中获利不小。公开资料显示,比政府收购富通集团的价格为94亿欧元,而单是富通银行75%股权就售得114亿欧元。
多次追偿无果
实际上,比政府的国有化方案出台后, 中国平安 一直没有放弃解决此事的努力。
在2009年初的富通集团股东大会上, 中国平安 和数千名小股东以微弱多数否决了比政府的资产处置方案。此后,富通2000多名小股东联名提起诉讼,并获得比最高法院的支持。法院裁定,政府在国有化过程中并未履行股东大会程序,违背了公司治理与法理原则,因此该交易非法。
但这些努力于事无补。此后,比政府修改出售条款,在股东的反对声中强制完成了各项交易。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司法途径解决无望的情况下,早在2008年, 中国平安 就寄望于通过外交途径和政府间对话来解决此事。2008年底,中国一相关部委准备向比政府递交一份照会,同时也寻求国内有关部门的支持。
接近 中国平安 的人士亦证实了这一说法。据其透露,在两个相关部委的协助下,中国平安曾与比利时时任首相、副首相、财政部长等多名政府高层进行协商。针对中国平安提出的索偿要求,比利时时任首相表示,愿与中国平安商议补偿方案。比政府也承诺,将落实首相的承诺,同意尽快商议具体补偿方案。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渠道的努力收效甚微。"此前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多种渠道,与比利时政府磋商关于富通投资损失的补偿事宜,但令我们遗憾的是至今未有结果。迫于无奈,公司正在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平安 人士说。
为将损失降至最低, 中国平安 还曾表示,愿与其他股东一道,共同寻找其他可行的方案,使富通集团继续保持经营能力,以确保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亦无结果。
至今未有海外并购大动作
中国平安 网站资料显示,对富通的投资是其迄今最大的单笔投资。而这笔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投资,实际上是其谋求国际化、打造综合金融集团而采取的动作。
富通集团原本以荷兰为主要市场,主营业务为保险。收购比利时通用银行及其他银行后,业务范围横跨保险、银行、投资三大领域。2007年,富通集团收购荷兰银行部分业务后,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富通集团居第14位,在商业及储蓄银行类别中更是位居全球第二。彼时的富通集团,对 中国平安 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并购对象。
在2007年交易完成后, 中国平安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曾公开表示,与富通集团的交易将帮助中国平安提高竞争优势,获得更快的可持续发展速度。由于中国平安和富通集团的业务模式匹配,中国平安可向后者学习交叉销售、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创新等经验,取得极具价值的协同效应。
入股富通集团只是 中国平安 国际化的第一步。为快速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及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平台,2008年4月,中国平安与富通集团达成协议,拟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人民币)收购富通集团旗下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该平台主要运营富通集团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当年10月,这笔交易因富通集团在金融危机中一败涂地而告吹。而中国平安"借船出海"的脚步也放缓,并且至今未在海外并购和国际化方面有明显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