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激情燃烧的工业记忆
玉门油田炼油化工总厂 受访者供图
中国船政文化城内的机修车间 受访者供图
图为孙淼二○一五年一月摄于嘉兴冶金机械厂 受访者供图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就业之工业遗产】
一根早已冷却的烟囱,曾是工业化历程中骄傲的象征;一块锈迹斑斑的铁板,藏有几代人汗与火的记忆。
时光流转,产业更迭,许多"老房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业已沉寂。但那里的车间机床、一物一件,仍记录着波澜壮阔的时代故事,是珍贵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的是人类从古代手工业、近代机器大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介绍,从物质层面来说,园区、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实物展示着当时的人文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状态、企业科研水平和产品生产情况;从非物质层面来说,工业遗产承载着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国奉献、勇攀高峰的见证。也因此,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纷纷关注工业遗产,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建筑师、设计师等投身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事业,致力于挖掘工业故事,传承工业文明,弘扬工业精神。
那些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迸发创新创业火光的地方,如今正汇入一股股青春之力,故事续写,朝气重焕……
寻根:留住工业进程中的精神丰碑
"在艰苦岁月里,石油沟油矿的采油工人、机关干部、木工等组成了群众修井队,在这里进行修井作业。"今年8月,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的常菁铉带领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开展工业文化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在"人背钢丝绳修井"旧址——石油沟石10井前,他给学生们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量人员和设备外调的情况下,玉门油田石油沟油矿群众自发进行人背钢丝绳修井作业的故事。
在玉门油田石油工业文化遗址群,还有许多和石油沟石10井一样,见证历史,且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工业遗产被保护起来。老君庙油矿遗址、乾油泉遗址、王进喜钻井队首创钻机整体搬家遗址……每一个遗迹的背后,都有无数中国石油人敬业奉献、开拓进取的故事。"这些工业遗存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再也没用了。"常菁铉说,作为一名石油人,他把保护这些石油工业遗产当成自己的责任,希望它们所代表的石油精神永远流传。
常菁铉是土生土长的玉门人,祖辈和父辈都在玉门油田工作。2012年,常菁铉大学毕业,他选择回到油田,成为采油队的一名工程师。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采油队的一位前辈就带着他参与了一项闸门刺漏的抢险任务。看着前辈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执行任务,累得筋疲力尽的他不由得肃然起敬。
老石油人这种奉献精神时常感染着他。"以前我只是笼统地了解石油文化和精神,在和前辈们共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这种精神对人有极大的驱动力。"深感精神力量强大,常菁铉意识到了传承石油精神的重要性。
常菁铉把目光投向了玉门油田的工业遗存。2021年,常菁铉调入分公司培训中心,开始着手工业遗产保护和石油精神传承的相关工作。结合多年采油一线的工作经历,他和团队整合梳理了保护区各项遗址资源,设计了多门劳动教育课程。在设计老君庙一号井等现场观摩教育内容时,他和团队在课程中增加了603标杆岗位跟学"巡井"的项目,把对石油精神的传承落实在劳动实践中,让学员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任务中体会石油精神。
"这些工业遗产就是老石油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追求石油精神的脚步不能停止。"目前,玉门油田的发展模式正在从单一的石油能源开采转向更多新的领域。常菁铉认为,虽然发展模式正在转型,但这些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石油精神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传衍:讲述充满传奇的工业故事
周满琴的一天,从浪漫又奇幻的"穿越"开始。
作为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文化资产运营管理部主管,周满琴的办公室位于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内,"这里,曾走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高鲁、民族英雄邓世昌、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她介绍。
156年前,马江之畔屹立起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肩负"富国强兵"重任,是中国近代船政工业之光。今天,在"修旧如旧,留住历史"的保护建设原则下,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山林,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排绿树掩映着一幢始建于1867年的欧式红砖建筑——轮机车间,厚重的红漆大门上点点斑驳,这是船政遗存中最早的工业车间,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工业建筑之一。
"一个厂房,怎么会设计这么美的落地窗?"在轮机车间,周满琴笑着回答人们的提问:"仔细瞧,这个落地窗与墙体形成的夹角可让室内采光更充足,满足工人们的生产需求。"这种融合美学的船政建筑是近代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独有产物。"去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工信部在这里举办了‘世界遗产视角下的中国工业遗产’工业文化展览。"她说。
在船厂片区,高大透亮的玻璃房内,百余年历史的钢铁构架清晰可见。"这是铁胁厂,1878年,这里制造出铁胁军舰超武号,也是在这里,中国人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周满琴忍不住边走边比画着,"如果把这里打造成创意空间,供游客参观、休闲,是不是别有一番‘历史味儿’?"
在厚重、激荡的历史中穿行,周满琴把船政的历史讲给大家,也把船政人的自豪讲给大家。
前不久,周满琴和同事们制作的船政书局宣传片在网络发布:高悬的船舶骨架、二层开放的甲板,随处可见的轮船元素,让这艘载有一万五千册藏书的方舟,驶进受众的心里。"什么时候开放,我们都想去看一看!"网友们的留言,预示着这艘百年方舟,即将驶向更青春的海洋。
"这些留存至今的船政建筑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物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中国走向工业化的历史。"周满琴说,"作为一名船政文化的传播者、讲述者,我像一叶小舟那样在历史中遨游,又满载着工业遗产的故事而归,并把这些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共生:让一个"老厂",继续融入一座"新城"
读博士期间参与的"嘉兴-民丰冶金厂片区"更新设计,是80后建筑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孙淼对工业遗存的首次接触。也正是这次接触,为他打开了建筑学之外的视角,触摸到一处"城中厂"的历史与温度。
浙江省嘉兴市甪里街112号,是过去"嘉兴五大厂"之一嘉兴冶金机械厂的旧址。第一次来到历经70年风雨的老厂区,孙淼带着相机和草图本,兴致勃勃地"爬上爬下",甚至冒险攀上最高的水塔,只为记录下老厂老房的美感和细节。那时他看这里,看到的是建筑本身。
而随着项目推进,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与当地规划、住建、城投部门及工厂老职工进行了上百次访谈,又对42栋保护建筑进行了价值评估后,他再看这里,方看到了一座厂与一座城的情感联结。
"最辉煌的时候,城区人口就3万多人,而厂里有4000多名职工,几乎每个家庭都跟冶金厂有关。"孙淼感叹于冶金厂昔日的辉煌,更唏嘘于时过境迁,曾经为城市工业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厂,却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曾经的工业荣光正在失落。
不该如此!"既然过去工厂和城市可以‘一体’,现在我们也要找到一种方式,让它们共生、共存。"就这样,"厂城共生"的理念路径在孙淼心中有了雏形,并在随后的研究中逐渐完善。
在"厂城共生"理念下进行工业遗存改造设计,考验的不是建筑师"挥斥方遒"的想象,而是盘活存量的功力。在孙淼看来,"城中厂"一般面临的不只是空间问题,还有错综复杂的政策、产权、遗留问题等。找到工业遗存与周边社区共存中的系统性问题,用设计的方式解决它,是难点,也是关键。
在对"上海文定路街区"的更新设计中,孙淼和团队进行了大量的问题梳理。"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带学生做了15次现场调研,对每一个路口、每一堵围墙、每一片绿地、每一个停车场都做了细致的标注。我们还和街道政府开了22次会,走访了18家企业及周边居委会,做了100多份居民和游客调研。"
靠着这样细致的调研,他们梳理出区域内冷拉型钢厂、雨衣厂和多层仓库三处工业遗存地与片区内居住区、办公单位、经营单位间存在的多重矛盾,提出了开放边界,对接联通路网,鼓励业主共享通道等设计方案。
"我们采用了空间设计的方法去解决非空间的问题。作为建筑师,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制定政策和机制,却可以‘让设计说话’。"孙淼说。
例如,他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为一个产权复杂的路段设计了一段"共享廊道"。灵活的通行设计,错峰开设的周末集市和跳蚤市场,补充短消费场景的轻餐饮,展示社区工业历史的微展厅……经过设计,廊道仍然能够满足空间内产权单位基本的停车、办公、商业、堆放需求,还能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使用。
"工业遗产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是‘生产型的遗产’,不应只是作为一栋厂房、一个设备放在那里,而应靠着价值发掘,继续融入现代生活,在空间上、经济上、社会文化上与城市共生。"孙淼说,而设计能做的,就是在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土地空间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
改造利用、焕发活力。"如今,越来越多改造、活化工业遗产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创新精神强,探索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博物馆,打造文创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基地,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业态。"孙星表示,随着青春之力汩汩涌入,定有更多工业遗产从沉睡中苏醒,成为城市的名片、市民的休闲地、产业的集聚地。
汉江阻击战,志愿军入朝最艰苦的一战,38军死守22天几乎全军覆没汉江阻击战,入朝作战中志愿军的巅峰一战,本次战役结束之后,让美军不敢,也不愿将其,记载入任何史料之中,甚至连一个字都不愿意提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美军不愿将汉江阻击战,记载进史
只因放走强奸犯,蒋介石竟下令处死四人!这名强奸犯有何特殊之处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这天,原本应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然而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大祸临头的一天。上午10点,南京一所监狱内几名犯人被套上头套,一路由执法队严密保护送往刑场。到达目
香港秘密夜宵香港人对食物如此敬畏,以至于他们创造了只在天黑后吃的鲜为人知的第四餐。即使太阳在维多利亚港落山,香港的街道依然拥挤不堪。午夜过后,游客们还能看到木船在月光下的水面上航行,错综复杂的
丹枫碧袖大龙湾五色峰峦增暖色,一湾秋水韵华容。深秋后的大龙湾一改往日那种虬龙霹雳凌云去,此地空留一碧殊的豪迈,变得淑情俊俏却又春心荡漾弄影婵娟般的深闺情怀。那博大的环形悬崖拥抱着一顷幽碧,烟波浩
游攀枝花仁和岩神山要知岩神容,须入岩神山。在攀枝花工作几十年,还没有深入过岩神山一睹真容。10月26日,已是深秋时节,早晨天气阴沉,似要下雨,看天气预报有小雨,吾与弟还是决定按先前的计划一游岩神山。
神山冈仁波齐冈仁波齐藏区最重要的神山,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被誉为世界中心。也是四个古老宗教苯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共同的神山。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米,位于中国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其南面是圣
冷门旅游为何受追捧近年来,以螺蛳粉闻名的柳州宇宙的尽头铁岭石油小城克拉玛依等非热门旅游目的地,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新选择。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冷门旅游城市酒店预订间夜量比202
这座山水之城,每个画面都美到可以当屏保!肇庆是座山水之城城在山水中,人在画卷里而这里的青山秀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为动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得令人惊叹的肇庆01追寻秋日火焰霞天空是一封彩色的情书湛蓝金橘粉紫梦幻的模样充
秋色染层林内蒙古莫力达瓦美景如画央广网呼伦贝尔10月27日消息(记者王秋蕾)五彩斑斓的山林薄雾缭绕金色的田野牧歌悠扬。金秋十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秋天的画卷在大地上铺展,入眼都是醉人的景色
蒙古国的迷失之路,盲目西化,如何从草原变成了贫民窟?如果提到蒙古你会想到什么,是套马的汉子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还是在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原上点缀着静静的湖水。不管是怎样的印象都没有错,不过想要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是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
关注特斯拉9月国内新增40座超级充电站,建成161个超级充电桩文懂车帝原创李帅飞懂车帝原创行业日前,特斯拉中国发布数据称,9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大陆新增了40座充电站,建成161个超级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在全国28个城市(县)上线。截至目前,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