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普通人一辈子要是能混个一官半职(旧称入仕),是一个十分不易,但又异常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十分困难,需要有诸多资格、条件和机遇。我们今天就看一看,如果现在的你能穿越到古代,又能有什么资格和机遇能混个一官半职呢。 凭借好的出身、血缘和门第可以轻松搞定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开玩笑说"投胎是技术活,无论古今"。先秦时代,实行世禄世卿制。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公卿大夫,他们的爵位、封邑和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治理国家的统治者都是贵族。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的男丁,只要能活下去就不必担心做不上官。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贵贱来兼任政府各级职务,世代为官。 秦汉以后,这种情况虽有所改变,但是,政府官职多集中授予现有的世家大族和官僚家中。世袭痕迹明显,以致出现"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戴"的现象。也就是典型的、民间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爸卖葱娃卖蒜"。 凭借雄厚的家产可以捐个一官半职 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统治者相信"有恒产者有恒心"。他们对于官员有一定的财产资格要求。从汉武帝开始卖官纳赀,打破汉初"商贾不得为官"的限制。从此以后,开启了古代官场得官途径之一——捐官,即花钱买官。 捐官又称捐纳、捐输、捐前程等。这本是古代社会朝廷为更好筹集资金,用来赈灾、备边、兴办工程等,是对于捐资者的一种褒奖。但后来发展成为官场上普遍的卖官鬻爵现象。这种现象下,没官的可以捐官,官小的可以捐大,也可以捐考试资格(如清代捐监生,类似花钱买学历)等。正常的捐官,因为是为国家要筹资,固然就价格不菲。但是,再要经各级贪官污吏层层盘剥,中饱私囊,价格往往高的离谱,绝非一般人能接受得了啦。 凭借超强的人气和社会影响力入仕 图片来自网络 汉代创立察举制。就是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主管官员负责把民间出众人才向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汉武帝曾下诏,令郡国"岁举两人,孝廉各一"(一般是人口达20万以上的郡和诸侯国)。 虽然;察举本意以才干和品德为原则,不以血统为基础,也的的确确出了不少名臣良将。如贾谊,班彪等。但是,所谓的才干、品德并无固定的考核标准,也无实际的内容,加之名额限制,以致,社会上一些人士为了得到荐举,不惜一切手段沽名钓誉,弄虚作假。"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假戏真唱,真戏假演,已达到超高的人气、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吏治清明时,尚不足察举到真正人才,更别论吏治腐败时,察举大权完全被少数人把持,成为营私舞弊,收纳贿赂的金钥匙。任人唯亲、唯钱、唯势,所举非人现象比比皆是。当然,即使是察举制下也规定:"市井子孙不得察举为官"。 凭借能赏识你的贵人或者伯乐帮你上位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真有济世之才,治国之能,又碰到伯乐或者你生命中的贵人同样也可以飞黄腾达。伊尹、姜子牙分别遇见了商汤和周文王;管仲碰到了鲍叔牙和齐桓公。这样的事情在先秦时期虽然不绝于书,但这种"伯乐相马式"的选官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运气在这中间占很大比重。 秦汉时期创立的征召、辟除制度能给你提供稍微靠谱一点的机会。如果你是特殊人才,名声上达朝廷,皇帝则可以直接征召你为官,此为征召。辟除则是指:汉朝到隋朝以前,地方行政长官是由中央任命,但是长官的部下、属僚基本是由长官根据需要自行聘任。这中间,虽多为长官亲信,但也不乏长官需要的有才之人。凭借这样的制度,你遇见伯乐或者生命中的贵人赏识或者举荐,也不是没有机会进入官场。 凭借科举考试实现金榜题名成功逆袭 图片来自网络 隋唐创立起来的科举考试制度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科举制同察举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的制度;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中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的制度。 唐朝规定,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两种人: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当然,倡优、隶皂、刑徒、僧尼、商人等不得报考。考生经过一级又一级的考试,都考中后方取得任官资格,再经吏部铨选后才有可能任职。历经重重煎熬,一旦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不难理解。科举考试下,别说舞弊现象严重,普通人机会渺茫,就连每年往返参加考试的花销对于贫苦子弟就是一个不堪忍受的经济负担。寒门士人有机会能通过科举考试又能做上官的往往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途径可以为官,古代还有一些非正常途径入仕。如你为国家以及你的上级征战,立下军功;靠师生、同乡、袍泽提携;靠姻亲裙带关系作用;这些完全也有可能让你和后代子孙获取官衣官帽。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途径可以做官,只是风险系数太高,成功率极低,那就是造反。汉初的满布朝堂的"布衣将相"就是刘邦带着一帮人造反成功的结果,这为数不多的特例。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想想看,穿越到古代的你会有哪些资格和机会做官,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