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成就了多少神医?流传竟也惊心动魄!
内经成就了多少神医?流传竟也惊心动魄!
雷公等在传授岐黄之术的过程中成就了《内经》,而在流传的过程中却呈现了绚丽多姿的状态,只是流传过程却也让人大感惊心动魄。
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明于《左史》。
内经成书之后,历代都把它视为珍宝,没有失传,实为幸事。
苍周之兴,说的是东周兴起,因为苍是青色的意思,代表了东方,因此东周也称为苍周。这是文化常识,大家要了解一下。
东周时,秦国有一位名医和,中医史上多称为医和。医和在为晋侯治病时提出了"六气致病说",这是中医的"六淫致病说"的滥觞。滥觞也就是源头的意思,这个词用得极恰,因为这个时候理论尚且非常浅显,不完备。
医和为晋平公治病一事记载于《左传·昭公元年》。这件事记载得颇为神奇,医和虽然没有治好晋侯的病,实际上是根本没有治,因为不可治。而判断却十分准确,令人信服。"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虽然我们搞不太明白其中的关系,但是这其中的关系却是真切微妙的。
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
这个越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越人,名医扁鹊。前面我们讲王冰先生的序言时讲到过他。一代神医,他的《难经》一书就是对内经中有关问题提出的辩难,一共是八十一个问题,因而又称为《八十一难经》。扁鹊所列问题大概是内经的十分之二左右,因此这里说"越人得其一二"。这也是对内经的一个重要发展,而得其一二已经是神医了。
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张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
西汉仓公我们在前面也讲到过了,就是淳于意,他师从公乘阳庆,得传黄帝和扁鹊的脉书,因此,这里说"仓公传其旧学"。
至于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则是撰写了《伤寒杂症论》,从而创立了六经辩证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以《素问·热论》等为立论根基的,因此这里说是"撰其遗论"。
晋代的名医皇甫谧整理了内经中有关针灸学的相关资料,编撰而成《针灸甲乙经》,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甲乙》。针灸绝学也成就了一代名医,让人想想都是非常神奇的。
隋代的名医杨上善则是整理了内经,称为《黄帝内经太素》。
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
而对内经的注解则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全元起,但是那个时候已经缺少第七卷了。而之所以注解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已经错乱不全了。
本文由睿达品经典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我要上微头条##在头条看见彼此##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