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兴衰史凯撒大帝突然被刺死,共和国如昙花一现
公元前510年,罗马的暴君被推翻了,结束了王政时代。但它中间并没有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而是直接变成了共和国。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个变革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什么征兆,如果要说蛛丝马迹的话,那就是深入人心的哲学体系
而罗马帝国的突然变化,并没有出现新的帝王集权制,反而是出现了戏剧化的共和国,这完全跨越了几千年的集权制度,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国家新架构
这种架构由元老院,执政官,部族会议三部分组成,是人类有明确历史考据的"三权分立",用类比的方式来看,元老院相当于参议院,执政官相当于政府,而部族会议相当于众议院的雏形
出现这种局面有几个原因,第一元老院的贵族想管理国家但是不想出现暴君专政,第二执政的想管理政府但贵族元老院药监督,第三底层骑士阶层也要参与到国家管理架构中所以组成部族会议
另一个方面,地中海一带,那个时期连连征战,百姓们厌倦了战争,很多时候战役中士兵世界扛着武器酒逃跑了,所以,从避免暴君暴政引起战争的角度,以及由稳定管理相互监督避免权力集中的角度,这种共和国的国家架构实际上就是在思想上酝酿了很久才实现的
那么,几乎每个阶层都有管理权了,那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人如何体现自己参与国家管理的意志呢?因为这些最底层的人可是罗马军队的主力,所以,管理者也不可能不重视底层人的权利,因此罗马共和国就赋予这些人投票的权利,一人一票,投给你喜欢的人,这个架构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了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由于各方势力,各阶层的人士都找到了参与国家管理的方式,因此达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个小小的,新生的罗马共和国竟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有如日中天,一统世界的趋势…
罗马共和国一发不可收拾,连连吞并周围国家,就像中国的成吉思汗一样一路开挂,经过4次马其顿大型战争将区域内的所有国家全部归入罗马共和国疆域,罗马共和国继续扩张,成为跨越亚洲,非洲,欧洲的世界大国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不断壮大,吞并的国家越来越多,疆域也越来越广,这种国家架构本来是稳定牢固的,可是由于发展太快,出现了新的矛盾,破坏了这种架构的稳定性,这种新的矛盾就是,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和财富
这些突如其来的财富,按照阶层等级进行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贵族阶层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而底层人士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而中间的骑士阶层则是摇摆派
罗马共和国国土日益广袤,人口越来越多,有些新加入罗马共和国的平民也接受新制度,各种新文化,宗教,人文,美学,哲学等相互交融,农业,工业交流大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趋于稳定,然而这种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完全掩盖贫富差距带来的新的社会阶层矛盾
人类历史上,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必然就会催生出新的体制变动与之适应,罗马共和国也不例外,因为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所以,老百姓开始反抗贵族统治,提出要政治改革,因此罗马共和国进行了政治协商制度,同时因为贵族拥有很多土地成为大地主,所以也同时提出了土地改革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贵族阶层不愿意让步,而底层人士誓死争取自己的权益,可是,在数量上来说,贵族是少数派,而底层人士是多数派,骑士阶层呢,处于观望状态,如果哪派获胜,骑士阶层就拥护哪一派
因为此时罗马共和国的疆域已经非常广大,没有国家可以吞并了,都太远了,于是此时贫富差距产生的矛盾就集中爆发出来,底层人士阶层出现了一个思想家叫格拉古,他唤醒了底层人士进行民粹主义运动,从而引爆罗马共和国进入内战时期
而原来的罗马共和国贵族阶层中,也分化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继续维护传统贵族利益的保守贵族派,一个是向底层妥协的公平改革派,也称贫民贵族改革派,平民派领袖马略的军队改革和传统贵族派领袖苏拉的复古改革实际上都没有解决罗马面临的新矛盾
而就在各派互相拉锯的情况下,平民改革派出了一位天才型的领袖,就是凯撒,凯撒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一开始的平民路线得到大多数底层人士拥戴,不过凯撒登顶权力顶峰以后,实行了帝制,绕了一大圈,共和国还是回到了帝制,看来这个历史还是绕不过去
然而,心中坚定认为共和国整体优于帝制等人大有人在,所以当凯撒要像其它地区一样做皇帝的时候,共和派的人对凯撒下手了,凯撒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对自己下手,所以疏忽大意,被刺身亡,终年55岁
恺撒遇刺之外,喀提林发动了叛乱,可见罗马共和国后期各方势力已经无法平息,看来要出现新的罗马内乱了,这时凯撒帝制思想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凯撒强力军队力量的继承者屋大维,完全继承凯撒遗志,将罗马共和国完全中央集权帝国化,至此,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架构体制就此结束
尽管罗马共和国的变迁,用文字来叙述短短几段话就交代了,然而实际上罗马共和国的这个变化过程则经历了106年之久,包括最出名的喀提林叛乱事件。喀提林不仅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名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具有深远影响
罗马共和国的阶层势力变迁,丝毫不亚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门阀家族争斗,比如从公元前 133年保民官格拉古被贵族同僚谋杀,开始,平民阶层就奋勇反抗,一度拿下传统贵族势力,几十年里,被打压的传统贵族也行为放弃在此夺权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统一的帝国,这106年的时间里,当平民阶层力量弱化一点,没落的传统贵族势力就按耐不住了,在这样对历史政治变化背景下,喀提林虽然是历史上非常著名对罗马帝国暴乱叛乱,但是放在罗马共和国百年的内战、奴隶暴动和派系清洗连绵不绝的长河中,也不过是众多传统贵族复辟的昙花一现
同时,喀提林复辟传统贵族暴乱的失败,也从侧面证实了,奴隶制度的覆灭是不可能驺回头路的,无论事过于超前的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还是凯撒主导的君主集权制,都是无法容忍国家体制倒退到奴隶主制度的,所以,喀提林的传统贵族复辟叛乱,失败亦是历史的必然,也称为了罗马新旧国家政治制度交替的重大事件
而喀提林的叛乱行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当时派系林立的罗马共和国各派重新分化站队,当时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激进派,温和派,有君主集权激进派温和派,有传统贵族奴隶制激进派温和派,有官僚权力激进派,官僚权力温和派,还有骑士摇摆派,有平民激进革命派和平民温和选举派,喀提林一暴乱屠杀,各派系就立马清醒要选择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派系站队要不然小命不保,由此派系纷杂的罗马共和国因为喀提林的动乱一下子又演变成了具有军事实力的几大派系
而喀提林的支持者中,因为喀提林的传统贵族人数不多,因此喀提林吸收了很多游手好闲的平民加入,还有很多负债累累还不上的人,还有一些从监狱释放出来的杀人犯,这些人都是没有未来的,因此都想通过加入喀提林的暴动实现人生的飞跃,然而,喀提林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自己对力量比较弱,可能正是这些杂乱的人员加入,导致行动不可持续,后期分化严重,最终导致政变失败
后世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分析喀提林政变失败的原因时说,参与喀提林政变的这些人,很多都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要么就是终生坐牢,要么就是无人重用,总之就是赌一把,成功了就是当权者,失败了也不过就是个死。但是,其它派系看到喀提林的中坚力量没有队国家未来的规划,更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是非观念,这样的人一旦夺权,势必比暴君更残暴,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加入喀提林的军队
而且喀提林在暴乱之初就是有传统没落的贵族资助支持,而很多负债者加入进来后,喀提林为了留下这些人,激励他们奋勇杀敌,一直反复许诺,只要政变成功,我答应免除你们所有债务,这些人是勇敢了,可是贵族们可不干了,免除的这些债务,不就是贵族们收不回的财富吗
喀提林一面想要传统贵族财力和阶层上支持自己,一面又需要负债者,罪犯们身体上为自己卖命,所以只能两面讨好,表面上看,似乎达成和谐,然而,这种和谐却是不稳定的,经不起离间,因为这两个阶层是利益的对立面
而喀提林的对手西塞罗是怎么做的呢?西塞罗经过调查统计,得出的结论是,负债的和监狱的人加起来占的比例非常小,要旗帜鲜明和喀提林打出不同的政治口号,因此西塞罗就派人游说各阶层的人,说喀提林的这个免除债务,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契约制度,而罪犯当权只会让罗马共和国更加丧失道德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经过慎重考虑,各阶层竟然投靠了西塞罗
而西塞罗这个口号一提出来,大部分没有欠债的平民和只欠了一小点债务的平民从道德和生命安全考虑就支持了西塞罗,而具有很多债权的贵族们,更是因为西塞罗捍卫自己的债权,从而义无反顾地从喀提林支持者阵营那里转而支持西塞罗,这样一来支持喀提林的就只剩下债台高筑的人和监狱里释放出来的罪犯了
所以,阵营分化后,西塞罗很轻松就击败了喀提林。由此看来,喀提林的失败,实际上除了恢复奴隶制度的背离历史发展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为人数占绝大多数的阶层达成协议,这以其说是军事的失败,不如说是政治的失败,也同时是谋略的失败,正所谓,不足以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