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开林 最近,菲律宾在中美之间横跳的外交政策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和鄙视。 在基建和经济上依赖中国以及在军事安全上倚靠美国,是菲律宾的现实生存逻辑和民族宿命,他们的生活常态是:政客们为私利而奔波,百姓们为营生而忙碌。 从历史上看,菲律宾人对外来侵略者和殖民者素来是敌视和痛恨的。16世纪时,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麦哲伦为西班牙政府服务,创下环球航行的壮举,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证实了"地圆学说"。但是麦哲伦摆脱不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野心和作为,把天主教带到菲律宾,软硬兼施说服菲律宾的大酋长承认菲律宾是西班牙的附属国,并接受传教士的传教。一开始还算顺利,殖民和传教被大部分部落接受。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反抗外来殖民者的酋长,叫做拉普·拉普,就是横竖不买麦哲伦的账,于是麦哲伦对拉普·拉普所在的马克坦岛实施了残酷镇压,烧屋毁房,激怒了当地居民,最终拉普·拉普率众打死了麦哲伦,并拒绝麦哲伦的手下抬回尸体,而是把尸体作为战利品。 菲律宾人把一种石斑鱼命名为"拉普拉普",每天都在吃民族英雄拉普拉普,成为一个趣谈。 图为位于菲律宾宿务的一座古老天主教堂,由麦哲伦插上的十字架 菲律宾人纪念拉普·拉普,不但竖立了拉普的铜像,还有遍布菲律宾的各式纪念雕像,表达了菲人对外国殖民者的痛恨,位于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的会议大厦都是以他命名的,拉普·拉普还出现在国家警察的公章上。 那么,菲律宾人对美国人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100年来,美国一直把菲律宾视为"自家别院",始终以主子的傲慢姿态处理与菲律宾的关系。在西班牙从16世纪殖民菲律宾300多年后,美国通过1898年的"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 夺取了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权,并声称是帮助菲律宾人从西班牙人统治中得到解放。 但是菲律宾人照样反对美国人的到来,展开了对美国侵略者的战争,"美菲战争"从1899年到1901年持续两年多后,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总统不敌强敌宣布投降,但菲律宾不少地方的对美战争一直到1906年才结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别看菲律宾战败,但他们的"土著武装"与美军打游击战,让美军损失了一万多人,而美军两年之内就屠杀了大约100万菲律宾人。 美国为了稳固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采用了收买瓦解的手段来收买菲律宾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通过他们从内部瓦解反抗武装势力。1901年,菲律宾总统阿奎纳多被美军俘虏后,公开宣示效忠美国,劝告人民停止抵抗。 美国表面上统治了菲律宾,但菲人的反美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尽管现在的领导层和社会精英阶层亲美,但基层民众并不崇美,甚至还仇美,他们的代表人物是上届总统杜特尔特。 图为杜特尔特手持美军暴行的照片,公开斥责美国人在菲律宾百年未变的侵略政策 杜特尔特在任总统期间,始终拒绝去美国访问,就是向世人宣示菲律宾从来就不是美国附庸的姿态,打脸"美菲牢不可破"盟友关系神话。 在新的国际复杂环境下,中国与菲律宾的关系不可避免受到美西方的干扰,美西方不断培植菲律宾的亲美官员和势力,而基层民众并没有从"美菲同盟"关系中获得实在的利益,对菲律宾政府存有多年的不满,近期"反对美军基地""美国人滚出菲律宾"的群众游行正是体现了这种反抗意识。 菲律宾几百年的反抗殖民者的历史和民族心态仍持续至今,只有与菲律宾民众发展利益相通互赢,而不是带去殖民统治的傲慢和自私,才能长远维系与菲的友好关系。 我们面临的与菲关系中,既要对美西方的干扰和菲上层的亲美抗中政策进行抵制,也要顾及菲律宾广大民众的民族情结,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轴完全可以贯穿对菲关系的跌宕中。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