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功绩不输秦始皇却被视为暴君!
他是一位将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皇帝, 中国疆土被他扩大近400万平方公里, 有人说他雄才伟略, 也有人说他残暴无度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 能与秦始皇并提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于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登基成为西汉的第七个皇帝, 他登基后为了改革朝政下发了一道诏令, 让各级官员以及诸侯国向他推荐人才, 被推荐的人必须要真才实学品德兼存
同时还要不畏权势, 敢讲真话, 如此一来, 董仲舒和东方朔等人成为了刘彻治理西汉的重要人物。
同时刘彻还大力裁减宰相的职权 ,相继免去了窦英和许昌等人的相职。
从而加强皇权, 之后为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统一思想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他认为, 儒家思想应该得到广泛的提倡, 所以极为推崇孔子, 这个建议得到了刘彻的极力支持, 于是在地方官员的充分推行后, 儒家思想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
汉文帝时期, 在削减诸侯力量上, 采取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利的方式, 而在汉景帝时期 ,他却因为性格鲁莽, 引发了诸侯造反, 使外姓功臣后代再次崛起。
到了汉武帝时期, 刘彻依然将削藩视为大事, 进一步推行削弱诸侯王的措施, 元朔二年, 刘彻规定, 诸侯王可以将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
封号必须由皇帝制定, 诸侯王无权废除或更改, 同时所分封的侯国只能收纳封地租税。
至于朝廷政事, 他们无权过问, 这便是刘彻所推行的推恩令 ,之后怀衡两大势力密谋判断遭到粉碎, 刘彻随后颁布了左官律来抑制诸侯国官邸。
规定曾经在诸侯国, 任职过的官员不得再任职于中央, 与此同时, 颁布的复议法还禁止朝中官员与诸侯结交。
最后在众多措施的压制之下, 诸侯王的势力大大缩减 名存实亡, 从汉王朝建立之初, 就面临着北方匈奴不断的侵袭 。
虽然西汉王朝的军事实力很强, 但是迫于西汉初建的原因 ,自汉高祖刘邦起到汉景帝时期, 在匈奴问题上始终以和亲为主, 而到了汉武帝刘彻这里却励精图治。
将消除匈奴定位了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建元年间, 刘彻派张谦出使西域 ,仕途与匈奴的世仇大悦之结为同盟, 但以失败告终。
元光二年, 刘彻同意了王辉的请命, 率兵攻打匈奴, 王辉让马义仁引诱匈奴攻打 ,匈奴军队出动10万骑兵, 汉将则率领30万大军设下埋伏, 但匈奴半路心生怀疑 ,在得知有汉军埋伏后立即撤退, 王辉因为害怕匈奴兵多, 不敢追击, 导致行动失败, 之后下狱自杀。
匈奴也因此不再与汉朝和亲 ,反而更加频繁的袭击汉朝边境, 刘彻对此态度强硬 下令让卫青李广 公孙敖和霍去病等名将向匈奴出兵。
匈奴不敌汉军, 大败后逃至狼群与虚山, 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至此打击匈奴告一段落, 不过 损失不轻的汉军并没有过多的休养生息。
而是更换目标, 继续开疆扩土, 陆续平定了西羌和卫氏朝鲜, 东岳和南彝等民族, 也就是我们现今版图上的青海东部, 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云贵高原等地。
十余年后的匈奴元气恢复, 成为了汉朝的边境大患 ,刘彻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又数次大军征战, 然而战况不利。
李光等将领纷纷投降于匈奴, 此时的汉朝已经倾尽了建国后所积累的全部财富。
留民人数也超过了200多万,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 ,刘彻下令, 将盐铁和酒全部改为官营, 随后又扩大征税范围。
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增强了国力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副作用的产生, 过重的负担, 最终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 ,社会危机开始萌生, 汉武帝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于是颁布了罪己诏 。
开始兴修水利整治曹运, 治理黄河, 着重农业发展, 让百姓休养生息。
如此一来, 疲惫不堪的汉朝终于挽回局面, 奠定了汉室忠心的基础, 人们虽然对汉武帝的评价, 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但在整体看来 ,他绝对是错不及功, 且雄才大略积极进取的千古一帝。
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封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