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氢’原则,进行风、光、水等非化石能源制氢,降低制氢成本,让氢气的价格降下来,走入市场,走入寻常百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让氢能源回归市场,让市场说了算,通过市场让产氢者和用氢者实现双赢,共同来推动氢能源市场的有序发展。 据国际氢能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18%的终端用能需求,减少CO2排放60亿吨。预测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发展空间巨大。目前,中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中国石化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如何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韩峰介绍说,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的优势,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能源的发展是制约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而氢能源因为其便捷性和实用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企业和社会也格外重视氢能源的发展状况, 各地相关上级部门相继将氢能源设为了重点发展能源,设立了各项扶持以及专项补贴,这些扶持使氢能源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助力。 氢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首先,新能源的发展对经济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各国的能源都在告急,各个国家都在相继发展氢能源,很多国家都以出口氢能源来获得盈利,或者以氢能源相关技术的交换来达成一些目的,未来氢能源将会受到更大的关注,如果全社会都大力发展某个资源,那么各个国家哪怕不是特别需要,也会开始大力建设,目的是为了不落后于社会发展进度。 第二,社会科技的发展为氢能源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社会支持。新能源属于一个社会新兴产业, 没有太多先前的经验可供参照,需要我们自己去研发创新,而社会科技的的发展是氢能源长远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第三,同时,燃油汽车最需要的资源就是石油中提取出来的汽油,但目前石油资源已经十分短缺,但是汽车的需求量还在增加,如果光有汽车,没有石油, 这个汽车的生产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急需一个替代资源来替代石油资源的功能,这个替代资源就是氢能源。 目前,中国在副产氢纯化、气态储氢、高功率密度双极板等技术上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政策红利释放,产业投资加大,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氢规模和燃料电池汽车总量仍然较小。近段纵观全局,选出一只后市强势股,主要优势就是四点:1、短期调整到位,正是进场的时候;2、近期受大盘调整后,技术底部形态,主力控盘不错;3、量已经起来(量在价先);4、低位、低价,机构已经抢先布局。去年的大妖基本都是出自热点板块中的低位龙头,这次空间预计至少70%入袋,已经有启动的信号出现。 韩峰建议,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多培育用氢的场景,超前加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