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秦穆公,他是秦国第九位君主。在位期间,他引进人才,励精图治,击败晋国,楚国,,灭掉戎人国家,为秦国扩土千里。使秦国从西陲小国成长为一个可以和中原大国抗衡的军事强国,后来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也让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剧照 可就是这样一个功名赫赫的君主,却是自己女婿晋文公的配角。原因又是什么呢? 帮助晋文公坐上国君之位 公元前638年,在秦国做人质的晋国太子圉得知老爹晋惠公病重,害怕自己国内的那些弟弟们和自己争夺国君之位。 于是就丢下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秦穆公的女儿。偷偷跑回晋国,几个月后,太子圉继承君位,成为晋国新君,史称晋怀公。 秦穆公知道后非常生气,被晋惠公两次背叛也就算了,连自己的女婿也背叛自己,抛弃自己的女儿。士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把晋怀公拉下马, 于是他找到了晋怀公逃亡在楚国的叔叔重耳,并告诉重耳愿意助他回国,夺取君位,还把原本嫁给晋怀公的女儿嫁给了重耳。 重耳也答应了事成之后,给予秦国一定的好处。于是秦穆公很快就出兵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击败了晋怀公。并顺利协助重耳夺得君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画像 晋文公上台后,马上派人平定内乱,刺杀晋怀公。晋国事务结束后,晋文公也兑现了他对秦国的承诺,秦穆公也算大功告成。 可是好景不长,晋国的大臣吕甥、郤芮阴谋发动政变,他们制订了一个暗杀计划,打算刺杀晋文公。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泄露了,晋文公大惊失色,只好乔装打扮,秘密离开晋国,前往秦国求援。 秦穆公再度伸出援助之手。他派遣大军,陈兵于秦、晋边界,严阵以待。当吕甥、郤芮两人发现晋文公去向不明后,心知阴谋败露,方寸大失,无心恋战,纠集叛军,离开都城,逃往边境。秦穆公诱骗两人入秦军营地,就地处死。 晋国的这次政变也因为秦穆公的出手协助,很快就被平息。晋文公也彻底坐稳了晋国国君之位,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 想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伟业的穆公。却两次沦为了女婿的配角 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如此帮助晋文公,多次卷入晋国内政。不是因为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不是,根本不是。他的目标是为秦国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道路。在中原有所为作为。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得跨越晋国的阻隔。鼎力资助晋文公,换取秦国通往中原之路。 到了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再起内乱。周襄王被弟弟王子带打得落荒而逃,只得召集各路诸侯前来勤王。 看到周王室的内乱,秦穆公自然不愿放过过"尊天子而令诸侯"的难得机会,他马上领兵准备东渡黄河,进入中原勤王。可黄河的对岸是晋国的地盘,秦穆公虽然对晋文公有恩惠。但这又怎么可能让晋国给秦渡河。 而且晋文公也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所以晋文公一面拒绝了秦军东渡黄河,一面亲自率军勤王,叛军很快就没消灭,王子带也被俘虏处死。 晋文公把周襄王迎回首都洛邑,立下再造王室的伟大功业,掌握了"王令"这张王牌。晋国的霸业已呼之欲出了。 看着这么好的机会被晋文公抢走,自己沦为了配角,秦穆公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公元前632年的,为了抗击南方霸主楚国,秦晋两国出兵攻打楚国。在这场对楚国的战争中,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联军进军示意图 在城濮之战战役中,秦穆公派出了大量的精锐,想要在这场战争中一战成名。可是命运好像又给秦穆公开了一个玩笑,秦国再次沦为配角。 晋军在晋国名将先轸的指挥下,晋军大破楚军,改写了中原政治版图,奠定了晋国百年霸业的基础。秦国作为晋国的盟友,尽管成为胜利的一方,秦穆公非但没有兴奋,反倒有一种挫败感。他一手扶植起来的晋文公在这场关键的战争中出尽风头,还被周天子任命为诸侯盟主(侯伯),地位已在他之上。 秦穆公做梦也没想到,曾经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晋国公子重耳,如今成为叱咤风云的晋文公。女婿成了主角,作为岳父的自己只能屈居于配角的角色。 结语 秦穆公两次沦为晋文公的配角,不是秦国军队不够勇猛。只是他战略措施和战略目标不相匹配。第一次,想要勤王,他没有考虑到东进的路上还有一个强大的晋国拦在中间,而且秦晋两国存在很多的利益冲突;第二次,想要在对楚国战争中取得最大的胜利,却忘了盟军晋军的实力和将才都比秦国厉害。 所有这场战争也注定了秦军成为了配角。也正是在这种战略措施错误的情况下,每次都成了配角,所有的付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