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爸爸!
导演李安曾说"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我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某个标准,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并不是生理上做了父亲,孩子就天然的会亲你、爱你、敬你。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父亲?
人民日报曾给出10条建议,值得分享给所有的爸爸,收藏起来反复阅读。
01 做个会和孩子玩的父亲
玩是孩子的天性。放下父亲的架子,发挥男性的创造了,丢下其他的烦心事,专心地陪伴孩子一起玩一起疯,不仅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当好父亲的第一步,就是做孩子童年的玩伴,理解他的天马行空,欣赏他的天真烂漫。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童年时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他们的日常活动,也是教育他们的最佳途径。"
陪孩子玩耍时,父亲独有的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能释放出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唤醒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父亲,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02 做个学习型的父亲
一味要求孩子爱学习,自己从来不捧起书本,无形中成了个典型的"坏榜样"。
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但"根"在大人。
你每天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收获的也会是一个躺着玩手机、刷视频的孩子。
你每天早晨不起、晚上不睡,收获的也会是一个昼夜颠倒、蹉跎岁月的孩子
努力做个学习型的父亲吧,因为榜样比训斥更有效。
03 做个坚韧的父亲
父亲是孩子最初的榜样,你的坚韧、顽强、责任感,会是最好的教科书。
就像董宇辉,从无人问津到全网爆火,他曾多次感谢父亲:"我变得越来越像他了,是父亲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在他眼里,农民出身的父亲仿佛一位智者,引领着他走过无数至暗时刻。
当他想要放弃时,他告诫自己:父亲提着锄头还在看书,我有什么理由沮丧抱怨呢?
父亲的勤劳朴素、坚韧乐观,给了他不屈不挠的斗志、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言弃的决心。
父亲对待人生的态度,就是孩子最好的滋养和示范。
04 做个蹲下来的父亲
有一种父亲,只会对孩子发号施令,以大人的姿态压制孩子"我是你爸,你什么都要听我的!""你个小孩子懂什么?"
汪曾祺曾经严厉批评过"一个想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
一个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做到和平相处,父母教人敬畏的同时,也要平等相待。
若孩子躲你、怕你、提到你就瑟瑟发抖,遇到事不敢告诉那你绝对称不上一个好父亲。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不妨多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回应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亲近你、尊重你、敬畏你、和你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05 做个善解人意的父亲
孩子进入叛逆期后,会不自觉与大人唱反调。在家庭中,父亲更需要有耐心从中周旋和解释,以男人的理解去告知彼此应该怎么做。
一个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故意不写作业,和老师顶嘴,甚至逃学。
有一天,他在网吧被父亲抓包,意外的是父亲没打没骂,只是把他带回家,说了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爸爸!我知道问题出在我身上!"
从那天起,父亲改变了作息,坚持每天亲自接送孩子。若干年后,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父亲的耐心、温暖和善意,把一个叛逆难管的孩子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06 做个谦虚的父亲
不要觉得孩子的游戏幼稚,就以自己的喜好和视角来指挥孩子。做孩子的配角,起到辅助的作用即可,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当孩子说天空是粉色时,就着急纠正;当孩子弄的一身泥土时,就赶忙阻止;当孩子觉得猫和老鼠是朋友是,就骂他幼稚。
许多父亲,总是高高在上,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指挥孩子、控制孩子。
殊不知,一个父亲若没有谦卑的心态,是教育不好孩子的。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不带着标准答案去禁锢孩子的思想,承认自己的不足,看见孩子的优势,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父亲。
07 做个讲理的父亲
"子不教,父之过"做父亲的一定要让孩子明理,但是不要只是粗暴的呵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网上有一段父子三人对话的视频,堪称父亲正面管教的优秀案例。
事情的起因是,哥哥的作业没有做好,被妈妈批评了。两兄弟不服管教,认为妈妈有错在先,于是找到爸爸告状孩子如此顽皮难管,爸爸没有粗暴呵斥,而是以理服人: "事情总是有前因后果,你们事情没有做好,妈妈才发火的,每个人都有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都不做那社会就乱套了。交警叔叔愿意站在马路上吃尾气吗?医护人员在病魔前面不会害怕吗?但他们依然都义无反顾"。
摆事实、讲道理,有条不紊地和孩子分析,直到孩子心服口服。
好的父亲,都懂得循循善诱,让孩子明事理,辨是非。
08 做个"不缺席"的父亲
孩子的生日、家长会、节目表演、比赛等,爸爸别缺席。即使默默的当观众,对孩子来说也意义重大,这是让他感受到父亲关爱、注视和安全感的时刻。
"教育是他妈的事,我管挣钱就行了"这是多数缺席父亲的心理。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过"人生90%的短板,是来自父爱缺席"请每一位爸爸,务必重视起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让他感受到被爱、被重视。
父亲是决定孩子性格、奠定孩子人生轨迹的那个人,父教不可缺失,也不能替代。
09 爸爸可以陪孩子做的七件事情
1、陪孩子玩耍,积木、遥控车、手工、下棋,在游戏中开发智力。
2、和孩子一起读书,睡前故事不只是妈妈的事。
3、带孩子一起运动,从小帮他培养一项热爱的体育项目。
4、带孩子出门活动,逛动物园、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开拓视野。
5、常带孩子去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6、坐下来与孩子谈心。
7、妈妈生日时,和孩子一起准备礼物,教孩子表达爱。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曾对1.7万名婴儿进行了1年的跟踪调查。
结果表明: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往往更聪明、精力更旺盛,也更善于交际。
再丰厚的物质,也替代不了爸爸的作用,再能干的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的角色。
教育孩子,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技巧,不过就是爱与陪伴。
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无足轻重,那关系着孩子一辈子的幸福与前途。
10 爸爸绝不能对孩子说的七句话
1、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这么不懂事!
2、别问那么多,你就按我说的去做!
3、爸爸正忙呢,有事找你妈去。
4、不好好学习,信不信我抽你!
5、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
6、如果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7、笨蛋,没用的东西!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同样一句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
父亲的嘴,就是孩子的路。
有人说,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做了父亲,你就必须得负责到底。
好父亲,能做到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一个好父亲,能懂得教育孩子是有有效期的。一个好父亲,会努力栽培自己做儿女的榜样。
再忙碌的父亲,也要努力成为好父亲,做好孩子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