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生,原名赵受益,宋真宗的第6个儿子。"狸猫换太子"大家都知道吧?里面的主角就是宋仁宗赵祯。虽然真实的情况没有戏曲中那么玄乎,但是出生时的境遇也差不多。 宋史记载,宋仁宗的5个哥哥都先后夭折,而宋仁宗出生后都还没有睁眼,就在宋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娥据为己有,而另一边的亲生母亲,却因为怕给儿子带来麻烦,而不敢表露任何不满,宋仁宗因此得了个嫡出的身份。 宋仁宗 十三岁时,他便继位为帝。但也是从当皇帝的那一刻起,人生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说帝王之路注定是孤独的,宋仁宗早在13岁时,就体会到了其中的辛酸。因为是皇帝,他不得不装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不得不故作严肃态度。也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和兄弟姐妹还有朋友们一起玩耍,曾经最好的兄弟见到自己时不再一个个充满笑意,反而是一副点头哈腰的模样,眼睛都不敢与自己对视,就连从小跟随在身边的太监张茂则,也开始瑟瑟发抖了起来。 一巴掌打出来废后风波 宫中的一切都似平常,但一切好像又都变了。自己也失去了昔日的自由生活,但却没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此时的大宋王朝,实则是由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宋仁宗到了大婚的年龄,皇太后刘娥特意挑选了几个有身份的女子进宫。宋仁宗一眼看上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立张氏为皇后。但皇太后刘娥认为张氏不如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郭氏,宋仁宗只好按刘娥的意志立郭氏为皇后。一位皇太后喜欢,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皇太后刘娥去世。徒有皇帝之名十几年的宋仁宗,终于迎来了他的亲政生涯,此时的他已经23岁了。他亲政后不仅下诏追册已死的张美人为皇后,也开始宠幸后宫其他嫔妃。郭皇后失去了靠山,不但不懂得谦让与宽容,还处处与后宫嫔妃争风吃醋,从而引出了宋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废后风波。 皇后 当时最受宋仁宗宠爱的嫔妃是尚美人和杨美人,尤其尚美人极为受宠。尚美人的父亲因女儿得宠而封官加爵,恩宠无遇,一时倾动京城。郭皇后对此大为不满。尚美人知道宋仁宗不喜欢郭皇后,便经常向宋仁宗诉说郭皇后的不是。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讥讽郭皇后,刚好被郭皇后听见。郭皇后不胜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架。郭皇后已经举手搧出,这一巴掌出尽全力,收势不住,刚好打在了宋仁宗的颈部。 郭皇后指尖锐利,在宋仁宗颈中划出了两道血痕。她没想到皇帝竟然过来替尚美人遮挡,更没想到自己一巴掌打在了皇帝脖子上,她虽然嚣张,也绝不敢对皇帝动手,一下子懵圈了。宋仁宗只觉得脖子火辣辣地疼,顿时龙颜大怒,下令让宰相吕夷简入宫,为自己"验视"伤痕。宦官阎文应趁机说:"在寻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凌丈夫,陛下贵为天子,竟然受皇后的欺凌,这怎么得了。"吕夷简是官场老狐狸,怎会不知皇帝的心思,宋仁宗让自己这个宰相作见证人,插手后宫之事,摆明了是要废后,便指使谏官范讽乘机进言说"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 宋仁宗又问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回答:"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尚有废后之举,郭氏伤害皇上,理应废之,不会有损皇上圣德",鼓动宋仁宗废了郭皇后。 在吕夷简的支持下,宋仁宗下诏废后,但诏书不说郭皇后失手打了皇帝,而是声称说郭皇后没有子嗣,自愿退位修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宁宫(之前称长乐宫)。 宰相和台谏的激烈斗争 皇帝一纸诏书,皇后就这么被废了,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息传出,文武百官大为惊讶,没听说皇后有什么错误,为什么说废就废呢?这可是不符合伦理纲常的! 言官台官们闻风而动,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等认为皇帝此举是自毁圣明,联合了御史台、谏院的十多名官员上书反对废后,但老谋深算的吕夷简早有准备,他告诉有关部门不接收台谏奏疏。这下子可惹恼了台谏官,孔、范等十多人。孔道辅和范仲淹等人见台谏的奏章无法送到皇帝手中,无法可想,竟然集体跑到皇帝寝宫门口进谏。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阁门使早就得到授意,不肯传报,吓得宦官们赶紧关闭大门。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进谏的大臣们到跪在宫门口,请求皇帝召见,对答郭皇后被废一事。孔道辅急得不行,上前抓住宫门的铜环急叩,还大声喊道:"皇后被废,累及圣德,为什么不听我们谏官的意见?"宫门后的内使大概也怕出事,便急忙入报。宋仁宗还是不出面,传旨让他们把奏章送到中书,由宰相受理。不久,有内使在门后传话,让进谏的大臣们到中书政事堂与宰相对话。 孔道辅和范仲淹等人来到中书时,宰相吕夷简已经等在那里,显然是有备而来。孔道辅一上来就质问吕夷简说:"大臣对皇后来说,就像儿子对待父母一样。父母不和,可以劝他们和解,怎么能只顺从父亲一面而不要母亲呢?"吕夷简争辩说:"废后一事,不是本朝首创,古已有之,汉朝和唐朝都有先例。"孔道辅怒斥道:"大臣应该引导君王为尧、舜那样的圣主,为什么偏偏要引汉、唐失德事作为标准?" 群臣随即一哄而上,纷纷指责吕夷简。吕夷简招架不住,只好拱手说:"这事请诸君明日登殿亲自向圣上讲明"然后匆忙离开。 第二天,孔道辅等人入朝,准备召集百官,与吕夷简当廷争论。然而,宋仁宗的圣旨突然到来,说"伏阁请对,盛世无闻,孔道辅等冒昧径行,殊失大体",将孔道辅和范仲淹贬黜出京城,其他进谏大臣罚俸半年。与此同时,朝廷再次重申:今后台谏官奏事只能密具章疏,不准"相率请对",动不动就集体上访要求皇帝接见。在宋仁宗和吕夷简联手的强行压制下,郭皇后被废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宋仁宗对太后刘娥的无声抗议 从表面看,宋仁宗废后的直接原因是皇后失手打了自己,但实际上郭皇后是帝后矛盾的牺牲品,是宋仁宗对刘太后长期压抑的不满情绪的一次集中爆发,郭皇后不幸撞到了枪口上。你们觉得呢? #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