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赵光义,字廷宜,为北宋王朝第二任皇帝,是宋宣祖赵弘殷与杜太后所生第3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本名赵匡义,后避其兄名讳改名,即位后改名赵炅。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939年)十月十七日,赵光义出生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早先,其母梦神仙捧着太阳授予自己,遂有娠孕,直至赵光义出生当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赵光义自小聪颖而不群,与别的孩子游戏之时,全部畏服于他。 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庚申,960年),赵光义参与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政权,封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 同年七月,征讨后周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李重进,因功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改封东都留守,别赐门戟,晋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北汉末帝刘继元广运三年、吴越钱弘俶太平兴国元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八年(丙子,976年),在位16年的北宋太祖赵匡胤驾崩,38岁的赵光义继位,是为北宋太宗,并于当年改元‘太平兴国’,任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晋封齐王;侄子赵德昭(赵匡胤次子)为节度使、晋封郡王,赵德芳(赵匡胤第4子)封节度使,并将其兄赵匡胤、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时值,宋太宗赵光义注重培养提拔亲信,其幕府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逐渐替换前朝大臣。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北汉末帝刘继元广运四年、吴越钱弘俶太平兴国二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九年(丁丑,977年)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北汉末帝刘继元广运五年、吴越钱弘俶太平兴国三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十年(戊寅,978年),吴越王钱弘俶入朝,却为朝廷留之不遣返国,钱弘俶大惧,上表尽献其地。于是,宋太宗赵光义令两浙将钱弘俶五服以内亲属以及管内官吏,全部遣送京师。至此,立国72年的吴越灭亡。宋得13州,1军,86县,550608户。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北汉末帝刘继元广运六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元年(己卯,979年)正月,北宋朝廷以大将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挥师北上,四面围攻北汉都城(山西)太原;又以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切断辽国援军。 同年二月,赵光义率军亲征,击退辽国援兵,北汉末帝刘继元出降。至此,立国33年的北汉灭亡。宋得10州,1军,41县,35320户。于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拆毁太原城,改为‘平晋县’。自至,五代十一国时代终(907年-,凡73年)。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90年藩镇割据混战局面,再次形式上一统全国。 五月,宋太宗赵光义不顾众将反对,乘胜转军攻辽,欲收复幽蓟之地。 六月,围辽南京(今北京),辽惕隐(官名)耶律休格援至。 七月,两军战于高粱河(北京西),宋军大溃,死万余人,宋太宗赵光义亲临战场,亦中箭伤,乘驴车仓惶南逃,辽追至(河北)涿州方止。 十月,辽景宗耶律贤为报围困南京之仇,发兵讨伐北宋,并于(河北)满城对阵。决战之前,宋军诈降,韩匡嗣信之,准备纳降,随行耶律休哥劝谏:"宋军军容整齐,锐气十足,绝对不肯屈服,此乃诈降引诱之计,我们应当严阵以待,静观其变。"韩匡嗣不听,宋军突袭成功,两阵合攻辽军,韩匡嗣仓促应战,无法抵御,士卒纷纷丢弃兵器逃命。宋军乘胜追击,遭到耶律休哥顽强抵抗,只得退回,辽军免于全军覆没。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辽景宗乾亨二年(庚辰,980年)三月,辽军以10万重兵围攻雁门(今山西雁门关),北宋代州刺史杨业领兵大败辽军于雁门之北。 同年七月,北宋朝廷以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为交州(今越南河内)转运使、兰州团练使孙全兴为都部署,攻击交趾(今越南河内)。 十月二十九日,辽景宗耶律贤亲率大军攻宋,于瓦桥关(今河北雄县) 大败宋军,俘虏宋将数名,斩杀甚众,是为‘瓦桥关之战’。 这一年,宋太宗赵光义敕令内侍张廷训主持重修五台山上的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等10所佛寺,铸造金铜文殊像,安置于真容院;又诏令峨嵋山白水寺高僧茂真重建集云、卧云、归云、黑水、白水诸寺,铸造普贤菩萨铜像1尊,重达62吨,供奉于白水寺,这就是‘万年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辽景宗乾亨三年(辛巳,981年)三月, 孙全兴不用命,侯仁宝为降卒所杀,恰逢炎瘴,兵士多亡,于是引还。北宋朝廷逮孙全兴下狱,斩之。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乾亨四年(壬午,982年),定难(今陕西靖边北)留后李继捧入朝,献夏(今陕西靖边北)、银(今陕西榆林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4州之地。因为夏州久与中国绝,宋太宗赵光义大悦,留不使返,迁其亲族于大梁(今江南开封)。 同年五月,北宋太宗赵光义诬其弟秦王赵廷美与中书侍郎平章事卢多逊交通,大逆不道,贬赵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流放卢多逊崖州(今海南三亚)。 六月,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与亲信张浦披麻戴孝,假称乳母亡故,借口出城下葬,实则藏匿兵器棺材之内。出城逃奔距离夏州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合党项豪族,抗宋自立。然而,豪族因其势单力薄,不肯与他同事,李继迁于是悬挂远祖拓跋思忠画像,以示众人。众人见到画像,泣涕跪拜,归附李继迁部落。不久,李继迁攻打夏州(今陕西靖边县),自此走上与宋朝分庭抗礼的道路。 九月二十四日,在位14年的辽景宗耶律贤巡幸云州(今山西大同),病薨于焦山(今山西大同西北)行宫,时年35岁,葬于乾陵(位于今辽宁北镇),遗诏12岁的儿子梁王耶律隆绪嗣位,是为辽圣宗,军国大事听从皇后萧绰。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契丹圣宗统和元年(癸未,983年),辽改国号为‘契丹’。 同年,北宋国史馆编纂《太平御览》。 北宋太宗雍熙元年、契丹圣宗统和二年(甲申,984年),日本僧(上大下目,此字五笔打不出来)然来中国。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契丹圣宗统和三年(乙酉,985年),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相酷似父亲,曾随父出征太原、幽蓟,本为合适皇储,然其因为叔父赵廷美冤死,遂得狂症。 同年,李继迁袭据银州(今陕西榆林南),自称定难留后,称臣契丹。 这一年重阳节,赵光义召儿子们于宫内设宴饮酒,因为赵元佐病未痊愈,遂没召之。诸王宴罢返回,陈王赵元佑前去看望,赵元佐得知设宴之事,怒气难平的道:"你们皆侍候皇上饮宴,惟我未至,这是抛弃我啊!"于是自饮至夜半,放火焚烧宫院。一时间,殿阁亭台烟雾滚滚,火光冲天。赵光义得知,命人查问,遂废赵元佐为庶人。就这样,赵元佑成为众意所归的皇储人选,赵光义亦有此意。 北宋太宗雍熙三年、契丹圣宗统和四年(丙戌,986年)三月初六,宋太宗赵光义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分东、中、西3路,并以东路为主,北攻契丹。曹彬至(河北)涿州,契丹南京(今北京)留守耶律休格迎击,宋军败于岐沟关(今河北高碑店西北),再败于巨马河,于是大溃,死伤狼籍;潘美军亦败于飞孤(今河北涞源北),契丹兵马都统耶律色珍逼代州,潘美与副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引兵护云(今山西大同)、朔(今山西朔州)、寰(今山西朔州东)、应(今山西应县)4州民众南迁。 杨业知契丹之势锐不可当,欲出大石口(今山西应县东南20公里),强弓护卫谷口,以保万全。然而,监军王铣欲出雁门关(今山西代县北),因为路程较近;杨业力争,王铣却说:"君素号无敌,今不战,非有他志乎!"杨业不得已出兵,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州南),泣曰:"请于此为左右翼,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相救,不然无遗类矣!"说毕进兵,契丹伏兵大起,杨业败还,力战至陈家谷口,望无一人,拊膺大恸,身被数十创,与其子俱被杀,亲兵300人皆死,无一生还。 同年七月,陈王赵元佑更名‘赵元僖’,封开封府尹兼侍中,成为准皇储。 北宋太宗雍熙四年、契丹圣宗统和五年(丁亥,987年) 北宋太宗端拱元年、契丹圣宗统和六年(戊子,988年)三月,李继迁遣牙校李知白前往契丹入贡。 同年五月,北宋朝廷送李继捧还,授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赐名‘赵保忠’,命图李继迁。 十月初二,契丹大军四面进攻涿州,城被攻破之后,守将投降。契丹连战大捷,当月进军长城口,宋定州守将李兴御之,败于唐河(今河北唐县境)。 十二月,李继捧为向北宋邀功,假称李继迁归顺,宋太宗赵光义遂授李继迁为银州刺史,赐名‘赵保吉’。 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契丹圣宗统和七年(己丑,989年)正月,李继迁因为不接受北宋所授官职,得罪族兄李继捧,于是前往契丹,说明自己与李继捧有怨,并且乞和。辽圣宗耶律贤知其并非诚心,没有准许。 同年三月,李继迁再次向辽乞和,辽圣宗耶律贤遂封王子帐节度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赐其马匹3000。 四月,李继捧出兵击败宥州御泥、布啰树两部。 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契丹圣宗统和八年(庚寅,990年)四月,李继捧与李继迁战于安庆泽,李继迁中流矢败退。 同年十月,李继迁先遣破丑重遇贵前往夏州诈降,然后率部攻城。于是,破丑重遇贵城中接应,李继捧大败。 十二月,契丹国进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契丹圣宗统和九年(辛卯,991年),李继迁再攻夏州,北宋朝廷遣兵来援。 同年七月,李继迁攻占银、绥二州,并且联合辽军,多次袭击北宋西北边境。 九月,王庭镇作为夏州外部屏障,连接大漠,素有寨栅可守,李继迁之前将之烧毁。时值,李继迁占据王庭镇旧地,预谋夏州;定难节度使李继捧见状,遂向宋太宗赵光义提议,率军可于夜间偷袭。于是,熟户貌奴、猥才两族兵马趁夜袭击李继迁,夺其牛畜20000余,李继迁只得再次放弃银州,逃奔铁斤泽。 十月十二日,李继捧据夏州投降契丹,契丹封之为西平王。 北宋太宗淳化三年、契丹圣宗统和十年(壬辰,992年)正月,李继迁再次引兵进据银州城,遣李继捧前往契丹请命入贡。辽圣宗听说其有二心,遂遣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率兵持诏前往银州诘问。韩德威至银州,李继迁以西征为由拒不相见,韩德威大怒,纵兵大掠银州撤回。 同年四月,李继迁自接受辽圣宗赐婚,每年进贡礼品皆为蕃族之间征用,境内财产越发贫乏。时值,宋、夏边境的陕西地段处于边禁状态,北宋商旅进不去西北,李继迁于是上书北宋朝廷:"自古中原君主皆主张王者无外,我们西戎之人难道就不是皇帝的臣民吗?如今请求准许两方商旅相互往来,以满足边境民众生活。"宋太宗赵光义从之,诏许双方互市。 十月,李继迁因为辽使韩德威大掠银州,入告辽圣宗耶律贤。 十一月,陈王赵元僖早朝回府,身体不适,突然暴卒。宋太宗赵光义极为悲伤,黜朝5日,并且写下《思亡子诗》。于是储位空缺,冯拯上疏请立太子,结果贬至岭南。自此,无人敢议继承问题。 这一年,北宋太宗赵光义征终南山隐士种放,然其辞疾不赴。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辽圣宗统和十一年(癸巳,993年),北宋益州(今四川成都)自后蜀灭亡以来,除常规赋税之外,更课织作,禁商旅私自买卖,小民贫困。 同年二月,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西南)民王小波聚众起兵,声称:"吾恨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四川)彭山令齐元振贪暴,王小波杀之,剖其腹,以钱刀塞之。西川(今四川成都)都巡检史张玘进击,王小波中流矢死,民众复拥其将李顺为主。当月,宋太宗赵光义诏赐京城年事已高者御寒衣物,百岁老人则另外加赐涂金带。恰值这日,京城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又遣使赐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以及若干米、炭。 四月,李继迁虽然收复绥、银二州,却没恢复宥、夏等州,于是遣使入宋请求赐还,宋太宗拒绝,李继迁生气道:"五州故地,是先祖遗留我们,如今开疆拓土收回旧地,亦是我们的责任。"遂令部众:"我虽德行浅薄,但是承继先祖业绩德行,安抚诸族世家大族,即使这样就能守住地盘,在西北立足吗?希望大家定要团结努力。"随之以李大信为蕃部都指挥使,率众攻打庆州(今甘肃庆阳)。庆州之北连接沙漠,地形非常坦荡,无险可恃。知州刘文质拿出私人200万两赏赐军队,以致士气大增,李大信未能成功。 北宋太宗淳化五年、辽圣宗统和十二年(甲午,994年)正月,李顺占据(四川)成都,建立‘大蜀国’,自称‘大蜀王’,改元‘应运’。时值,不少义军与民众脸上刺有‘应运雄军’字样。北宋朝廷大为震惊,遂以昭宣使、河州团练使、宦官王继恩为西州招安使,率兵镇压,于剑门大败起义兵,斩杀数千。 同年四月,王继恩攻下绵、阆、巴3州,自小剑门入研口砦,越青强岭,攻入剑州。 当月,北宋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继隆攻夏州,擒李继捧,堕毁夏州城(夏州为胡夏京都统万)。李继迁攻夏州不胜,退居沙漠。 五月,王继恩集中兵力攻打大蜀国都,杀30000余人,成都失守,擒获李顺,磔死。大蜀政权虽然存在很短,却铸有‘应运元宝’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两种货币。 北宋太宗至道元年、辽圣宗统和十三年(乙未,995年),李继迁遣张浦前往北宋谈和,宋太宗将之扣留。 同年,契丹攻打北宋,败于子河汊(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这一年,宋太宗赵光义因为早年箭伤所扰,自知不久人世,私下询问寇凖,遂立第3子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更名赵恒。 北宋太宗至道二年、辽圣宗统和十四年(丙申,996年)三月,北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前往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 同年四月,李继迁侵袭吐蕃折平族,首领握散上表北宋,请求会师讨伐李继迁。 五月,李继迁纠合党项诸族,发兵围困灵州,意图索回被北宋扣留的谋臣张浦。宋太宗赵光义招谕诸族,命十州都部署李继隆出环、容二州,观察使丁罕出庆州,殿前都虞候范廷召出延州,殿前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西京作坊使张守恩出麟州(今陕西榆林神木县),5路进援灵武。 八月,李继迁回师援平夏,与宋军战于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李继迁大败。 北宋太宗至道三年、辽圣宗统和十五年(丁酉,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位21年的宋太宗赵光义崩于东京宫中万岁殿,享年59岁,上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其子赵恒继承皇位,是为北宋真宗。随着宋太宗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结束,守成时代来临。 同年十月,入葬永熙陵(位于河南巩义市西村乡滹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