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如委员30年后人类有望用人造太阳供能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描述的‘重核聚变’是通过‘烧石头’的方式实现行星发动机的能量供应。"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当前工程角度来讲,"重核聚变"暂时还不属于重点研究方向,然而现实世界人类利用轻核聚变实现聚变能源的利用指日可待。
人类离"行星发动机"有多远
春节档热门电影《流浪地球2》为人们展现了由"核动力"构建的科幻场景,1月30日中核集团也展示了《流浪地球2》中"行星发动机"和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研发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以及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的海报,引发热烈讨论。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是否真的有据可循?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距离实现行星发动机还差多远?对此,段旭如介绍称,《流浪地球2》中描述的重核聚变是通过"烧石头"的方式实现行星发动机的能量供应。核聚变在宇宙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原理是利用两个较轻原子核的结合过程中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大量能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阳,时时刻刻在发生轻核聚变反应,而电影中"烧石头"的原料,其相对原子质量要大得多,因此取名为重核聚变。
中核集团展示了《流浪地球2》中"行星发动机"和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研发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以及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的海报
"然而从当前工程角度来讲,‘重核聚变’暂时还不属于重点研究方向,因为实现重核聚变的条件比轻核聚变高太多,产生可观的轻核聚变温度需要1亿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重核聚变所需温度远远超过1亿摄氏度,这是目前难以实现的,"段旭如表示,如果说要用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总体来说这是一种基于科学基础的美好想象,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路线来说,暂时无法做到。然而现实世界人类利用轻核聚变实现聚变能源的利用指日可待,相信经过中国 "聚变人"的努力,未来清洁高效的聚变能源一定可以输送到千家万户。
"人造太阳"的研发目标是成为示范核聚变电站
2022年11月,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防火墙"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标志着中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全球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段旭如表示,ITER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其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要满足可控核聚变的条件,其燃料粒子的温度需超过1亿摄氏度,且还要产生大量极高能量粒子,关键部件"第一壁",就是它的"防火墙",直接面对燃烧的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与极高能量的粒子。"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核心指标优于设计要求,具备批量制造条件,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段旭如称。
据段旭如介绍,中国参与ITER项目,一方面是为ITER计划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提高我国核聚变研究水平,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作为我国参与ITER计划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承接了中国ITER关键部件研制任务绝大部分涉核部件的研制。通过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突破了多项工程技术难题,建立了ITER相关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检验的技术规范和测试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核聚变技术水平。
目前国际聚变研究正处于氘-氚燃烧实验与聚变堆关键核工程技术研发阶段,段旭如表示,"人造太阳"计划下一步重点是从氘-氚燃烧实验阶段逐步向聚变反应堆工程与物理实验阶段过渡,最终进入示范聚变电站阶段和商用聚变电站阶段,实现聚变能和平利用。"当然,这还有一段路需要走,多项工程和技术需要突破,比如自持燃烧等离子体的控制和运行、高耐辐照聚变堆材料、氚自持等,‘人造太阳’将致力于解决聚变堆相关工程和物理问题,为未来建造聚变示范堆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部分聚变技术国际领先
人类到底何时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运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段旭如表示,可控核聚变研发已经从原理探索、大规模实验逐步迈入到反应堆工程实验阶段,现在我们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认知愈加清晰,特别是ITER项目的建设,即将让第一个电站规模的聚变堆成为现实。
同时核工程很多技术有了长足进步,让科研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未来核聚变电站用到和需要攻克哪些技术。"若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基础,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优势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约三十年时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相信人类可以使用上可控核聚变能源。"段旭如称。
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几乎与国际上受控核聚变研究同步。2006年,中国、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共同签署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启动协定,该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以平等身份参加的最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段旭如表示,参与ITER的十多年间,中国的聚变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从过去的跟跑步入并跑阶段,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段旭如称,我国装置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如中国环流器系列装置和东方超环等,使得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物理实验不断取得突破,并推动理论和大规模数值模拟的发展。2020年,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成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具备了在堆芯级条件下开展先进物理研究的能力,并于2022年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新纪录,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从淘特年货节里,很多人看到了农村的另一种可能!在讲究过年仪式感的中国人眼里,置办年货是头等大事。在小时候那个物质并不充盈的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杀猪宰牛是记忆深处关于春节最难忘的画面。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除了最基本的米面
围绕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
王崇曦北滘抢抓双地铁机遇,坚守制造业主阵地顺德两会高质量发展,镇街是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去年111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工业总产值达约4500亿元,在全区全市遥遥领先。同期,北滘镇工业投资额达到63亿元,摘地的8个项目几乎全部动工
外媒如果起诉特朗普,那拜登呢?据美联社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和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报道,拜登陷入私自保留机密文件的麻烦,这制造了一个意外的难题。报道说,对于已经在处理特朗普相关案件的美国司法部来说,现在面对进退两难的状况
戴宏博抖音直播服务各地戏曲等非遗传播传承中新经纬1月12日电(王玉玲)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课题组举办直播助力地方非遗传播传承研讨会,并联合抖音发布非遗地方志直播打赏助力非遗传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小巨人亮绝技,广东强链补链为何离不开它们?广东科创产业调研行我们的目标是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超音速)董事长张俊峰说。作为国内首家AI视觉锂电智能视觉检测设备企业,2022年,广州超音速被正式认定
广州汽车产量连续四年居全国之首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王雪薇摄)央广网广州1月10日消息(记者王雪薇)记者从1月9日上午召开的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310万辆,
腾势全新SUV即将登陆1月11日,腾势汽车在深圳总部举办一起让美好发生2023年腾势汽车沟通日活动。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与用户媒体朋友欢聚一堂,畅聊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一年,感恩50000的
广州港务局局长孙秀清提升枢纽能级,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货物吞吐量完成6。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485万标箱,双双实现正增长集装箱班轮航线快速发展至260条,其中外贸154条,净增外贸航线13条国际友好港口数量达到54个,位居全国
莞产夏黑葡萄年前成功上市!还有这些采摘点请收藏在东莞,过年也有多品种葡萄吃啦!离春节还剩不到两周的时间,在东莞市农科中心的葡萄大棚内,一串又一串黑黝黝的夏黑葡萄挂满了枝头,散发着成熟的香味。另一边,更大串青绿色的阳光玫瑰还在茁
世界杯英雄志3年前还在卖面包的他,已代表葡萄牙登上了世界杯足球话题发明家对于不同的人,足球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些人仅仅把它视作一个爱好,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足球却可以改变命运。三年前,你一定对努内斯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如今,他已经站在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