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的太子刘据(终)尘归尘土归土
刘据,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自杀而死,追谥曰"戾"。
刘据率领着市民与囚徒组成的乌合之众与刘屈氂率领的军队发生了战斗,这场战斗持续了五天。
不是刘据的部队战斗力强,是刘据的太子身份,是刘彻的不要杀伤太多的命令。
刘据终归无法打赢这场战斗,刘彻回到了长安建章宫指挥。皇帝出现代表着刘据起兵的理由失去了,刘据起兵时以刘彻被奸臣控制为由,现在刘彻出现代表着计划破产。
总而言之,刘屈氂的部队越来越多,刘据的部队越来越少,刘据看到形势如此,决定逃跑。
刘据很幸运,他选择了从长安城覆盎门逃跑,守城门的 田仁 放了刘据出城。田仁和任安的想法差不多,不想与刘据为敌,所以放了刘据,但是这一举动也害了自己。
"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丞相附兵浸多,太子军败,南奔覆盎城门,得出。"
"
当刘屈氂追到覆盎门之时,刘据已经逃远。刘屈氂愤怒的要杀田仁,这时候刘屈氂被和自己一起追来的朝廷二把手 御史大夫暴胜之 劝住了,为田仁说了好话。
这让田仁多活了一会,也让暴胜之迈向了死亡。
因为年迈的、糊涂的、盛怒的、决定一切的汉武帝刘彻开始处理这次事件了。
在覆盎门放走刘据的田仁被腰斩;劝刘屈氂放过田仁的暴胜之因恐惧自杀;收刘据符印闭门不出的将护北军使者任安被腰斩;刘据众门客,曾经出入宫门的一律处死;随太子发兵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官吏和士兵有乘乱抢劫的,全部流放到敦煌郡。
"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下吏责问御史大夫曰:"司直纵反者,丞相斩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胜之皇恐,自杀。及北军使者任安,坐受太子节,怀二心,司直田仁纵太子,皆要斩。……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诸城门。
"
帮助过刘据的、没有帮过平叛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极为严厉的惩处。
另外要强调一下一生传奇的皇后卫子夫,在刘据跑出长安的当天,卫子夫自杀明志。
"
《汉书·外戚传上》:"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
血腥过后,刘彻对平定刘据叛乱的人进行了奖赏。
莽通 阻止了刘据征调胡兵被封为 重合侯 。
长安市民 景通 抓住了太子少傅石德被封为 德侯 。
商丘成 作战勇猛被封为 秺侯 。
逃出长安的刘据却也不知要去哪里,自己已从高高在上的太子变为被追捕的叛臣逆子。
刘据逃到隶属京兆尹的湖县,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人家。让刘据为难的是帮他藏身的主人家境贫寒,只能靠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一大家子。
刘据听闻自己的一位富有的旧相识住在湖县,派人去寻找他,这一去自己藏身的消息泄露。
湖县的地方官进而围捕刘据,当了三十八年太子的刘据自经而死(也就是上吊)。他的妻史良娣、长子刘进、子妇王翁须、两个儿子、女儿皆在长安遇害。
"
《汉书 武五子传》载:初,太子有三男一女,女者平舆侯嗣子尚焉。及太子败,皆同时遇害。卫后、史良娣葬长安城南。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女孙葬广明。
"
刘据一脉仅剩下一位,他的孙子刘病已出生月余被收系郡邸狱,历史很有趣,多年后命运安排下,刘病已登基为帝,成为了汉中兴的明主。
但这不是刘据故事的结局,巫蛊之祸终结了刘据的一切,但是刘据的死却没有终结巫蛊之祸,因为刘彻还是掌握一切的皇帝。
同情刘据的人很多,但是刘彻的一系列血腥杀戮让群臣们闭嘴,没有人敢替刘据伸冤。
这时候一个小人物执行了自己心中的正义,看守汉高祖刘邦帝庙的郎官 田千秋 上书为刘据伸冤。
田千秋在奏疏中强调刘据没有行巫蛊,犯的错是动用了父亲刘彻的兵,其罪应受鞭笞。这时的刘彻是清醒的,他一直明白刘据杀江充等人是因为害怕,并没有真的想要叛乱。
田千秋新官职 大鸿胪 ,这代表刘彻很满意田千秋替刘据说话,也代表着刘彻的清洗又要开始了。
陷害、镇压刘据的人也迎来了覆灭。
江充,虽然被刘据杀死,刘彻愤怒的恢复了自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 ,夷江充三族;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莽通被处死;在泉鸠里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人被族灭;因与太子战而获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被贼人杀及被武帝诛杀;诬陷太子的李广利与刘屈氂皆被灭族。
总之,帮助刘据的人被杀了,陷害刘据的人被杀了。刘彻忙碌了一通,绝了自己培养三十八年的太子。年老的皇帝终究是糊涂的居多,比如刘彻,又比如李隆基,又比如萧衍。
刘据,晚年糊涂的父亲导演了他的悲剧,历史有如果,那么刘据应该会是一位好皇帝。
注:关于刘据的文章共七篇,本篇为第七篇。
如果你喜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尔多的历史人物志 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