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女乒队长在接受采访,在谈到最想跟谁配合打混双的问题时,丁宁笑着说到:最想和我师父许昕 配混双,但我们是两个左手可能会"死"的很惨,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俩的打法在男女线上有点相似,如果配起来感觉会很搞笑。细心的球迷一定会发现,丁宁在多个场合一直在喊许昕为"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丁宁在职业生涯早期打削球手不过关,后来她找到了打削球很在行的许昕给她传授打削球的独门秘籍,许昕自然是倾囊相授,就这样丁宁从许昕那里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的对付削球手。丁宁对于许昕的无私帮助自然是感恩戴德,对外一直喊许昕为"师傅"。 比如在许昕29岁生日那天,丁宁针在看到许昕的许愿"家庭事业双丰收"时,宁队在评论区留言:"必须的,师父生日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许昕虽然非常想跟"师傅"丁宁配合混双,但是两人都是左手打法,配合起来在跑位上有些吃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拧巴,很容易因为让不开位撞到彼此身上。所以我们在比赛中从来没看到过他俩打混双。 最后第六人觉得国乒之所以一直很强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队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许昕能够教给丁宁怎样打好削球,并帮她突破了那层窗户纸,最终丁宁补足了短板,丰富了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并多次登上世界比赛的最高领奖台。这里边许昕自然功不可没! 所以,丁宁喊许昕为"师傅",还真就是那么一回事! 分享乒乓资讯,我是第六人,欢迎加关注,敬请热烈赞,一起侃乒乓。 丁宁之所以喊许昕为"师傅",那是因为丁宁在早期练削球的时候,许昕帮助过她,指导过她,就是这么简单! 如何评价呢?那该不得和许昕丁宁点个赞么?国球之所以长盛不衰,那就是因为千千万万个乒乓人的努力与团结合作而才有今天这个成绩。咱们都知道主力选手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力,他就得比别人打法全面,成绩更优异,所以削球这一关,丁宁作为领军人物和核心主力必须要过关的,所以训练中许昕就给了丁宁帮助,丁宁也是一直毕恭毕敬的称许昕为"师傅",很和谐很温馨的气氛。 今日乒乓世界还专门采访了丁宁许多问题,其中就有问到最想和谁打球,丁宁:一直说最想和我师父(许昕)配混双哈哈哈哈,但我们是两个左手可能会"死"的很惨,不太可能实现。我们俩的打法在男女线上有点相似,如果配起来感觉会很搞笑。(训练里尝试过吗?)没有,怕我们配完会给彼此撞伤(笑)。 可见丁宁真的是很可爱,还是一直"师父"不离口,但是两个人都是左手,跑起来不方便。但从这个事儿中,不难看出我们的队员确实是相互鼓励和帮助的,并不是外界传言的那样没有真正的友谊,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我觉得这样真的挺好,你们说是不是? 说到"丁宁称许昕为师傅"这件事,那是有缘由的。 虽然丁宁和许昕同为30岁,同是国家队的主力,但是,真正论起来,丁宁还应该算是许昕的"前辈"呢。 因为:1)二人进国家队的时间不一样。 许昕是2006年进的国家一队,而丁宁早在2005年就进入国家队了,从时间上来看,丁宁应该算是师姐,是许昕的"前辈"。2)二人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太一样。 丁宁在女乒界已经是大满贯了,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功德圆满,成就非常高了~这一点,许昕暂时还是比不上的。 但是,虽然丁宁的资历和成就要比许昕高一些,但是,在平时,丁宁却一直谦逊地称许昕为"师傅",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 1、丁宁在刚出道的时候,打削球很不在行,遇见削球手就头疼,所以,这让她很苦恼,就一直想办法来提高。 于是,她就找到了当时被称为"削球克星"、打削球十分在行的许昕。 2、而许昕呢,则是当时业界公认的打削球好手,打起削球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削球手见了他就得绕道走~就连当时获得过全锦赛冠军的削球手侯英超也说:"如果许昕在,我就直接放弃比赛了"~这也看出许昕打削球有多么厉害。 许昕打削球为何很在行呢? 主要是由于: 1)正手超强。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正手打得好,力量足够大,才能做到"用力量克旋转" 、镇住削球。 2)富于变化。 打削球时,一定要在"线路、落点、节奏"三个方面善于变化,做到"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忽长忽短、忽轻忽重"~这样,就让削球手摸不透你的线路,疲于奔命,这样削起来会很吃力,削球的质量也就不高,这样,就很容易被对方用正手打死。 相反呢,如果你总是一成不变,那削球手最舒服了,他站在那里不动,可劲地削,一直能削死你。 而许昕打削球时就非常善于变化,节奏控制地非常好,很会调动对方,然后,在其手忙脚乱时,再利用自己超强的正手将其一板打死。 C.不吃旋转。 许昕对旋转的判断和理解非常到位,而且,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对方削过来的球,他立马就能作出准确判断、门儿清,然后从容应对,削球手在他面前基本没有多少秘密,所以,就拿许昕没办法。 所以,打削球也算是许昕的一项独特天赋吧。 3)这样,当丁宁向许昕求教破解削球方法时,许昕就毫不保留地将上面自己的这些"打削球秘笈"向丁宁倾囊相授、用心指点,随后,丁宁在学到这些方法后,打削球的技术也就越来越高、越打越好,成就了她大满贯的地位。 对此,丁宁一直非常感谢许昕,并始终谦逊地称许昕为"师傅",这也体现了丁宁作为一个大满贯级别的球星,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不论何时,都能做到始终不忘本,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尊敬和点赞。 一日为师,终身师傅…… 看到这个问题,未名也是好奇,上网搜索一番,发现丁宁喊许昕师父的原因竟然出奇地一致:丁宁打削球费劲,而打削球很有办法的许昕就传授了几招实用的 ……师父之谓,受之无愧……而作为"回报",(有传言称)丁宁也在许昕追求自己闺蜜姚彦的时候,给出了大力支持。 近日,丁宁接受采访,被问到最想和谁配双打或者混双时,宁队直言不讳:一直说最想和我师父(许昕)配混双……但我们俩左手可能会死的很惨……打法相似的俩人组合在一起不止很搞笑,更怕我们会彼此撞伤 …… 而以往,许昕过生日,宁队 也曾互动称:师父生日快乐 …… 一声师父,反映的是过去的一段美好 ,体现的是互帮互助 ……小到一个集体大到社会,都是需要这种形态的……祝福国乒! 丁宁喊许昕为"师傅",其实源自于早期,因为丁宁在比赛中,与削球选手打球的时候,总是没有更多的办法应付,而许昕则在对付削球选手有很多的办法,于是,许昕倾囊相助,为丁宁细心的讲解了对付削球选手的几个要领和注意的事项,丁宁从中受益匪浅,自此以后,两人虽然情同兄妹,但是,丁宁却认定了许昕这个"师傅"。 许昕老婆是丁宁的闺蜜,因此丁宁和许昕的关系也是队友兼朋友的关系,每当许昕在过生日的时候,丁宁也是郑重其事的为许昕祝寿:师傅生日快乐...... 许昕打球飘逸洒脱,左手直板堪称无敌,被球迷尊称为"人民的艺术家",受到无数球迷的喜欢,其中包括大满贯得主丁宁在内。 丁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最想和谁配对打混双?丁宁也是毫不犹豫的回答:最想和我的"师傅"许昕配对 。但是丁宁心里也明白,许昕和她一样都是左手选手,是不可能联手打比赛的,所以接下来丁宁指出弊端:两个左手选手配对会死的很惨。 同时也在自嘲自己的想法:打法相似的两个选手组合在一起,不止很搞笑,我怕我们彼此会撞伤...... 。 丁宁与许昕的这种融洽的关系正是整个国乒的一个缩影,队友互相支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球技水平,这样的国乒才是能够称霸国际乒坛的真正原因。 东京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参赛名单还没出炉的情况下,我们祝愿国乒能够以"国家荣誉"为前提,以"奥运夺金"为目的,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在东京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长我志气,扬我国威。 丁宁基本已经退役只差官宣了,可当她是女乒主力队员时,由于爆发力不足打削球能力欠缺导致屡次输球,可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不能够有明显的技术短板,不然就会在大赛中输外战,给队友造成很大的压力,好在丁宁经过刻苦训练再加上教练以及队友的指导基本过了削球关,不过东京奥运周期丁宁又连续两次输给日本削球手佐藤瞳。 丁宁是左手持拍球员,打球相持能力惊人堪比鼎盛时期的张怡宁,但她不怕力量大的选手,比如李晓霞多次在大赛中输给丁宁,然而丁宁打削球每次都让人捏一把汗,因为力量差没有杀板,而削球队员比较粘球一两板是打不死的,除非你有出众的正手攻击力打穿对手。丁宁为了恶补打削球差的短板,除了向教练请教外,国家队的队友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同样是左手持拍的许昕就得到丁宁的青睐。 许昕是左手直拍选手,有世界一流的正手攻击力,他打削球很有心得几乎没有输过球,丁宁首要考虑的请教对象就是许昕,因两人都是左手队员更能找到契合点,而许昕在国家队人缘非常好有求必应没有架子,许昕球商又非常高,丁宁肯定在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打削球的诀窍,不然丁宁也不会在公共场合称呼许昕为师傅。丁宁和许昕的妻子姚彦是闺蜜,许昕能够抱的美人归丁宁肯定也会在中间撮合。 许昕是当今乒坛打球最潇洒的队员,被球迷尊称为"人民的艺术家",赛场上打球经常有神来之笔让观众叹为观止,许昕的球风也是丁宁欣赏的,再加上两人年龄相仿沟通和交流起来很融洽,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和促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很令人感到亲切和高情商的具体表现!必须给予肯定和点赞的。 我们都知道,以丁宁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气,其实是大于许昕的,这也是不争的现实(另外丁宁还有十佳劳伦斯奖和十九大代表等国乒队外的夺目荣誉和光环)。 但是(这一但是就是情况的转折和事物的另一个方面了),有时候运动员(及生活中的每个人)是不能以单纯的运动成绩的简单成败来论英雄的,比如当年乒乓球还不是奥运会项目,有的重大赛事还没有开始举办等等。幕后英雄和无冕之王也是大有人在的。倒如女乒运动员曹燕华,男队的王励勤、马琳、王皓等都没有夺目的大满贯光环,但是丝毫不能影响他(她)们在业内及世界乒坛的荣誉和地位。 许昕无疑是最好的乒乓球直板运动员之一。他的手感超好,身材高大步法灵活,近中远台均有尚好发挥,周旋余地和范围超大。直板中正手功夫无人能及,目前的反手也能横打能拧能摆能推挡过度偶尔还能稳稳的削上一板。他得到了曹燕华和刘国梁等杰出前辈的真传,再加上自己多少年的深耕和巨大付出,其技术全面和对乒乓球的理解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丁宁已经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大满贯的运动成绩无数次证明过了自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摆的正自己的位置,深谙与时俱进艺无止境、山外有山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带着累累伤病,为了理想事业和荣誉始终在坚持和拼搏。另外男运动员的水平确实是要高出女队员一大截的。她尊呼许昕为师傅,一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和亲和力,再就是能以"一字之师"的平和心态,博彩众家之长,不断地壮大自己。以她女乒队长和现役(女队)唯一大满贯的身份,是非常难能可贵值得称道的。 需要说明的是,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真的是人材济济,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人材新陈代谢也是非常快的。目前的丁宁和许昕,直白的讲都已经年龄有一点点偏大、体力反应和灵活性耐久力过了巅峰时刻,是在用自己的执着刻苦热爱和积淀在坚持(尤其是现在的大球儿和赛制,对力量的要求加大,对体力的尽快恢复也更加苛刻)。今后不论他(她)们胜也好败也好,都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值得尊敬和热爱的。 国乒是一个伟大的集体。从荣国团前辈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来,六十多年群星璀璨,人材辈出。今天所说的丁宁和许昕,也正是这个优秀团体中的杰出代表。 本人是国乒的狂热粉丝。但水平所限,不能表达对他们的热爱于万一。不当之处,敬请师友们加以批评指教。 前言:丁宁是当今女乒的一姐,在里约奥运会击败李晓霞后,成就了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3大赛,夺取冠军的壮举。他也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中国的第5位女子大满贯。 丁宁是左手横握球拍,通过稳健的防守反击,采取反击和突破的方法去得分。这样的打法是建立在自己不失误,少失误的基础之上,继而通过旋转和变化得分。 许昕是在众多男子横拍选手中,直拍选手中技术成就最高的。他左手直握球拍,通过灵活的步伐和侧身抢攻,以及中远台相持能力得分。在横拍选手大行其道的今天,在硕果仅存的几位直拍选手当中,许昕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行星。那么作为女乒一姐为何总是喊直拍大师许昕为"师傅"呢? 原来在丁宁在2013年的时候,直通巴黎世乒赛时先后输给过削球手武杨和胡丽娜。 当时国乒女队主教练孔令辉对自己的爱徒胡丽梅表示了赞许,但是对丁宁打削球的能力颇有微词。一方面,胡丽梅是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打法。尤其是反手长胶削过去的球,丁宁对旋转和变化不是很适应。在反拉的时候不是下网就是出界。 如果说国内选手大家知根知底的话,那么丁宁在面对日本的佐藤瞳等削球选手时,在心态上不够耐心,容易急躁。也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 因此,早期丁宁的职业生涯在打削球选手时,办法确实不是很多,而且成绩有下滑得趋势。 而作为男队的许昕在打削球选手时,颇有心得。无论是短吸、轻拉重扣,以及两个大角度的变化在队内都相当突出。 于是,丁宁采取谦虚的态度,在训练间隙没少和许昕请教。而许昕也不厌其烦、一次次地耐心讲解。在每天的日常训练结束后,许昕当起了丁宁的"专用陪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许昕的"调教"下,丁宁打削球的能力大有进步,在2015年不仅对内接连战胜了削球手武阳和胡丽娜,在遇到国外削球手时也游刃有余。一段时间内,她成为了队内最会打削球手女乒运动员,并最终在伦敦圆梦。这其中,固然有教练员临场指挥和丁宁刻苦训练有关,但是许昕的帮助功不可没。因此,在私下里丁宁会经常喊许昕为"师傅",而许昕也乐意收下这个"徒弟"。 为了感谢许昕,丁宁也投桃报李,将自己在国家队的最好闺蜜姚彦介绍给了许昕,通过丁宁的牵线搭桥, 两个年轻的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最终走到一起。婚后2人育有一子。而丁宁的闺蜜姚彦也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国家乒乓球队宣布退役后,就做起了全职太太。 在许昕29岁生日的时候,丁宁也送上了生日的祝福,并在评论区留言:"师父生日快乐!祝家庭事业双丰收!" 这就是丁宁称许昕为"师傅"的缘由,大家喜欢吗?欢迎关注乒乓那些事,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您的关注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国乒加油! 说起许昕和丁宁,都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佼佼者,都曾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两人都是世界冠军,都曾参加过奥运会,获得过奥运金牌。只是丁宁的成就要好一点。她已经是大满贯,这是许昕比不了的。 两人的年龄也相近。许昕是1990年1月8日,丁宁是1990年6月20日。许昕大了将近半岁。 许昕也就比丁宁大半岁,成就不如丁宁,不过丁宁喜欢称许昕为"师父"。在平时的生活中,丁宁也经常叫许昕为"师父"。有网友可能不信,许昕凭什么成了丁宁的师父。许昕也没当教练啊。难道就凭许昕的"黄金左手"?这也说不上。不过现实生活中,丁宁还真叫许昕为师父。有图为证啊。 有一次许昕过生日。许昕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文,希望自己的爱情和事业能双丰收。丁宁在许昕账号下互动留言;"必须的,师父生日快乐!"这就能看出丁宁是喜欢称呼许昕为师父的。 那为什么丁宁要称许昕为师父了?以两人的能力、成就以及年龄,似乎不存在许昕教丁宁。这个还真不是。 丁宁有个短板,那就是打削球手不太行。这个好像跟陈梦有点相似。陈梦也是接削球手的球不行。2020年女乒世界杯,一直顺风顺水的陈梦在半决赛中遭到了韩莹的阻击。韩莹就是一名削球手,已经37岁了。按理这样的一位老将不该是陈梦的对手。不过两人打满了7局,陈梦才4-3险胜韩莹。陈梦很不适应韩莹的削球打法,差点输掉了比赛,也让看球的刘国梁和马琳着急了一会。 职业生涯早期的丁宁打削球手也不太行,这让她很着急。丁宁就找到了打削球很厉害的许昕,要他传授一些打削球的方法。大家都是国乒队员,关系又都很好,许昕自然是倾囊相授。许昕的指导对丁宁帮助很大,丁宁终于掌握了一些对付削球手的方法。以后对付削球手,丁宁就得心应手了。丁宁有感于许昕的无私帮助,对许昕很敬重,对外一直喊许昕为"师父"。真的,哪怕时过境迁,大家年龄都比较大了,丁宁依然会尊称许昕为师父。这真是一个无私相助,一个感恩戴德。 有意思的是丁宁和许昕都是在国家队打了十多年的老将,竟然没配对双打。至于其中原因,因为两人风格很相近。两人都是左手将,站位和打法有点相似。如果配对"混双",别说战胜对手,搞不好有可能误伤队友。 有一次丁宁接受采访,谈到了最想和谁配混双。丁宁笑着说:"一直说最想和我师父(许昕)配混双,但我们两个都是左手,可能会‘死’得很惨,不太可能实现。我们俩的打法在男女线上有点相似,如果配起来感觉会很搞笑。" 记者又问:"训练里尝试过吗?"丁宁再次笑道:"没有,怕我们配完会给彼此撞伤。"从丁宁的笑容里,我怎么感觉她是不好意思跟师父配对了。 有个挺有意思的想法。既然许昕教给丁宁的方法很管用,同样接削球不太行的陈梦,为什么不请教许昕了?当然这只是湘楚的想法。也许她们私下交流过。当然教练员们应该也教了陈梦很多的方法,怎不能让陈梦有短板吧。 为人低调,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