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王苏娅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王苏娅是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主演了《猛河的黎明》《五朵金花》《战火中的青春》《海霞》《决裂》《七月流火》《海上生明月》《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等众多热门影片,深受观众追捧。 在《五朵金花》中,杨丽坤饰演女一号、"副社长金花",王苏娅饰演女二号、"炼钢厂金花"。 特殊年代里,杨丽坤被逼疯了,王苏娅也遭受极端不公正的待遇,差点重蹈杨丽坤的悲剧。最终是谁的一句话,拯救了王苏娅的命运? 王苏娅的丈夫是普通人,他用真诚和爱温暖妻子一生……01 王苏娅《五朵金花》剧照 电影《五朵金花》海报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爱情音乐片《五朵金花》,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引发万人空巷。王苏娅与杨丽坤、莫梓江等主演,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五朵金花》原名《十二朵金花》,相关人员觉得"12朵金花"人太多,便改成了"7朵金花"。但剧本的内容还是太丰富,一部电影只有105分钟,后来又砍掉了"采茶金花"和"水利工地金花",最终成了大家看到的《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成了王苏娅的代表作,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王苏娅原名王淑雅,1938年11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蓟县凉水泉庄。王苏娅的父亲是当地的开明绅士,家境优越,后因战争原因破落了。 王苏娅军装照 王苏娅还不满1岁时,举家迁往北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了,文工团在大街小巷演话剧,扭秧歌,热闹非凡。女战士扎着腰带,梳着两根辫子,身着合体军装,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王苏娅非常羡慕她们,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文工团战士。 当时贺龙领导的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招收文工团员,王苏娅赶去报考。战斗剧社因创作歌剧《刘胡兰》而著名,当时考点设在西城区一家饭店。 王苏娅漂亮活泼,能歌善舞,但主考领导觉得她年纪太小了。王苏娅很执着,最终被录取了。 不久,王苏娅跟着部队向大西北进军。因为形势的需要,战斗剧社改名为战斗文工团,王苏娅成了团里的舞蹈演员。 大西北解放后,王苏娅又随部队开赴大西南。1952年8月,王苏娅随部队参与西藏和平解放。 途中,她表演《四姐妹夸夫》《四姐妹顶嘴》等节目,深受战士喜爱。 部队到达昌都时,王苏娅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她心脏扩大,呼吸困难,被迫留在了当地。 王苏娅《猛河的黎明》剧照 《猛河的黎明》海报 1953年3月,长影厂筹拍影片《猛河的黎明》,需要找一个扮演藏族小姑娘"泽朗娜穆"的演员,文工团领导将王苏娅推荐过去。 王苏娅身着藏族服饰出现在导演面前时,大家眼前一亮,觉得她就是"泽朗娜穆"。 当时《乡村女教师》《她在保卫祖国》两部苏联电影在国内很火,王苏娅对女主角"玛列斯卡娅"很崇拜,梦想做中国的玛列斯卡娅,于是她将名字改为王苏娅。02 《猛河的黎明》拍了1年多,剧组有一位教俄语的白俄罗斯教师叫玛丽亚,她学声乐出身,便教王苏娅演唱歌剧《伊万苏撒宁》中的咏叹调。 本来王苏娅是学歌解闷的,没想到以后派上了用场。 王苏娅 《猛河的黎明》拍摄完毕,王苏娅返回部队,被划分到14军文工团歌舞队,随部队来到了云南。 王苏娅觉得自己从小参军,文化素养不足,一心想去北京电影学院深造。 1954年,王苏娅从报纸上看到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的消息,要求去深造,但单位领导不同意。 王苏娅找到当时的云南省文化局局长黄铁,对方支持她深造。而且黄铁局长还给自己的好朋友、在国家文化部任职的陈荒煤写了一封信。 王苏娅剧照 那时交通不方便,王苏娅先坐汽车,后坐火车到贵阳,再从贵阳转车到柳州,最后直达北京。 这样一折腾,一个多星期就过去了。王苏娅到达北京后,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已经结束了。她焦急万分,便去找陈荒煤,将黄铁的信交给了他。 当时北电主管招生的副院长名叫章泯,陈荒煤与他取得联系,希望学校能让王苏娅单独参加考试。 王苏娅演过电影,又在文工团跳过多年舞,还会唱歌剧中的咏叹调,结果顺利被录取了。 王苏娅 王苏娅返回云南后,开始为开学做准备。哪知这时部队整编,王苏娅要么转业到地方,要么自费去北电深造。 王苏娅的父亲已去世了,家里不仅没钱供她上学,她还要用微薄的津贴养母亲和弟弟。于是她只得从部队申请转业,进入云南省话剧团工作。 单位送王苏娅在北电读了两年,1956年,王苏娅从北电肄业,继续回云南省话剧团工作。 1958年10月,长影厂著名导演王家乙、摄影师王春泉,来云南为《五朵金花》选演员。 王苏娅《五朵金花》剧照 云南省歌舞团的杨丽坤被确定扮演女一号"副社长金花",其他4位金花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王家乙来到云南省话剧团选演员时,看中了王苏娅。经过试戏,导演安排她饰演女二号、泼辣能干的"炼钢厂金花"。 该片很多室内戏是在长春拍摄的,王苏娅中午经常在长影厂食堂吃饭,由此认识了王炎导演。 王炎导演正在筹拍影片《战火中的青春》,邀请王苏娅扮演女主角。 于是,《五朵金花》拍完后,王苏娅又赶拍《战火中的青春》。03 在该片中,她女扮男装,饰演副排长"高山"。王苏娅有一头漂亮的长发,导演要求她将长发剪去,装扮成假小子。 造型师为她剪头发时,王苏娅流泪了,男主角庞学勤买糖果哄她开心。 王苏娅、庞学勤《战火中的青春》剧照 《战火中的青春》共有550多个镜头,其中有530个是拍王苏娅和庞学勤的。因此,王苏娅的工作量相当大,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是常事,累得站着都能睡着。 片中有一场高山负伤后,庞学勤扮演的"雷振林"背她下山的戏。 王苏娅太累了,在庞学勤背上竟睡着了。结果庞学勤说台词,王苏娅不接腔,导演只得将王苏娅喊醒。 这场戏拍完后,庞学勤与王苏娅开玩笑:原来我背着个死猪呀!王苏娅回击道:我骑着匹死马。两个人的幽默嘴仗,将现场的人都逗笑了。 1959年,《战火中的青春》《五朵金花》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片,在全国隆重公映,王苏娅成了大红大紫的电影明星。 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缅甸(右1为王苏娅) 随后,她随中国艺术代表团出访缅甸。在访问活动中,王苏娅又见到了老首长贺龙。 贺龙居然还记得她,贺老总对王苏娅说:我现在很多影片都不看了,就看《五朵金花》和《战火中的青春》,百看不厌。王苏娅感到很骄傲。 王苏娅大红大紫后,在单位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她的名气给同事带来了压力,大家开始孤立她,疏远她,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这让王苏娅感到很困惑。 1966年特殊年代开始了,少数嫉妒他的同事跳了出来,给王苏娅编织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他们押着王苏娅批斗,逼她写检查,还将她剃成了阴阳头。 王苏娅在院子里走着,谁都可以骂她,往她身上吐唾沫。 杨丽坤《五朵金花》剧照 而主演《五朵金花》的杨丽坤,在云南省歌舞团的日子更不好过,她被一些同事摧残成了精神病患者。 1973年,就在王苏娅最绝望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陈强,推荐她出演影片《海霞》。 在这种情况下,王苏娅暂时离开了云南省话剧团出来拍戏,躲避同事的摧残。 王苏娅《海霞》剧照 导演安排王苏娅在片中饰演"阿洪嫂"。为了贴近角色,王苏娅去海边体验生活,每天练习织网、摇船、射击。她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人晒得黝黑,脸上多了一些皱纹。 影片拍完后,北影厂领导觉得王苏娅是表演人才,将她临时留下来拍戏。 此后王苏娅又出演了《决裂》《海上明珠》两部影片。04 1975年,王苏娅回到云南省话剧团。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了,杨丽坤被摘掉了帽子,但还有同事整王苏娅。 王苏娅 他们给王苏娅编织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不安排她工作,在单位孤立她。还有同事大肆传谣,将王苏娅与一位身败名裂的前中央领导连在一起。 于是"两雅(娅)一霞"的传闻满天飞。"两雅"指电影演员杨雅琴、王苏娅,"一霞"指京剧演员杨春霞。 这全是假消息,王苏娅从未见过那位前中央领导人,她与杨雅琴、杨春霞也没有任何往来。 见没有整垮王苏娅,单位又有人兴风作浪,将王苏娅与一位特殊年代犯过错误的京剧男演员强行挂钩。于是王苏娅被隔离审查,她被逼写检查。 王苏娅与关牧村 有些人轮番审问王苏娅,还四处找所谓的证据,王苏娅被折磨得心力交瘁,一度悲观厌世。后来有人要将王苏娅送进监狱,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当地公安部门经过仔细调查,认为王苏娅没有犯罪,是有人在陷害。 王苏娅被逼得走投无路,她给当时的云南省省委书记安平生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安书记拍案而起:你们已经整疯了一个杨丽坤,还要整死一个王苏娅吗?云南就这么留不住人才吗? 就是安书记这句话拯救了王苏娅,此后她终于在单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王苏娅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相继接拍了《子夜》《阿Q正传》《七月流火》《清官家务》《邮缘》《鸽子迷的奇遇》等影片。 王苏娅每次都是一个人坐火车出去拍戏,拍完后再坐火车回来。那时拍片没有片酬,只有微薄的生活补贴。但只要有戏拍,她就感到很幸福。还有人嫉妒她,王苏娅一接到戏对方就不高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王苏娅结婚了。丈夫姓李,是云南省博物馆的研究员,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儿子。 王苏娅拍戏一走就是一年多,丈夫在家照顾儿子,独自将家撑起来。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丈夫独自扛着,从不写信告诉王苏娅。 王苏娅(右)、薛淑杰《心灵的火花》剧照(很多影迷对她俩分不清) 王苏娅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心灰意冷,丈夫总是安慰她:你没有做过坏事,黑白是颠倒不了的。我们这个家谁也不能缺,你必须好好的。 有时王苏娅在单位受了气,回家流泪,丈夫就默默进厨房做饭。看着任劳任怨的丈夫,王苏娅内心又有了力量。 受王苏娅的牵连,丈夫的事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王苏娅一度要求与丈夫分开,丈夫说:夫妻之间的情分就这么廉价吗?一点打击都承受不了吗?不管你以后是什么处境,我都陪着你! 就是丈夫的不离不弃,支撑着王苏娅与命运抗争。05 王苏娅、严顺开《阿Q正传》剧照 1983年9月,王苏娅被任命为昆明电影制片厂厂长。当时该厂连年亏损,财政出现赤字,人心涣散。 而每个月要给几十号人发工资,让王苏娅格外头疼。 王苏娅多次跑文化部和电影局,希望能拿到拍故事片的指标。当时的胡耀邦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王苏娅带着笔墨纸砚找到总书记,恳请将昆明电影制片厂,更名为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 胡耀邦总书记批准了,当场为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题写厂标。同时总书记还为王苏娅题字:金花厂长,厂开金花。 王苏娅 在王苏娅的努力下,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绿色的网》《让春城春常在》等多部影片。 王苏娅有广阔的胸怀,厂里拍电影时,她去云南省话剧团找演员。当年整过她的同事,王苏娅没有计较,还让对方在片中扮演角色。 在王苏娅面前,对方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1987年,王苏娅被调入云南省文化厅工作,担任电影音像科科教处处长。因为行政工作缠身,王苏娅很少接戏。 1998年,王苏娅离休了。离开家乡几十年,她思念家乡,加上很多亲人都在北京生活,于是王苏娅一家回北京定居。 丈夫也早退休了,王苏娅一家过着低调朴素的生活。她偶尔参加社会活动,平时与老伴在家里养花、做饭。 2004年,王苏娅在影片《邓小平》中,饰演邓小平的夫人"卓琳"。 后来还有剧组找上门来请她拍戏,王苏娅担心身体吃不消,没有接。 王苏娅、严顺开做客央视《流金岁月》 王苏娅的儿子已结婚成家了,小伙子非常孝顺,经常过来看望父母。 2015年,王苏娅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晚年的王苏娅有些发胖,丈夫经常陪她在小区里健身。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知道面前这位老太太,就是《五朵金花》中的"钢铁厂金花"。 王苏娅是红极一时的明星,丈夫只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在很多人眼里,夫妻俩的事业是有差距的。 王苏娅近照 但在王苏娅看来,自己今生能够遇到丈夫很幸运,如果没有他的爱和支撑,她也许走不过那些动荡岁月。 共过患难的夫妻情更真,王苏娅与丈夫早已融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