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前阵子,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又上了热搜。 她在自己创办的读书专栏"陪你多读书"中,念错了12个字(在一个50秒的小视频里)—— 河堤读成了河tī, 木屑读成了木xuè, 防御读成了防xiè, 闯荡读成了zhuāng荡, 麦秆读成了麦xiàn, 流淌读成了流shàng, 一桩桩读成了一zhùzhù…… 网友看到后纷纷吐槽:学霸人设已崩。 随后,多多在公众号发文道歉,态度非常诚恳: "大家的指正和批评都收到了,很抱歉读错字,这确实是我们的不足,接受大家的批评。尤其要和小朋友们说声对不起,我们将删掉出现错误的视频,以免错误继续传播。今后我们将努力避免这样的错误,自我提升,也希望大家监督。" 但是,因为文末两处"的"字使用错误,再度引发热议。 很多人认为,这两处"的"应改为"地" 到目前,"陪你多读书"没有更新,可见这件事带给多多的影响并不小。 说起来,我看到这个新闻时,完全笑不出去,一是为黄多多感到惋惜;一是想到我家大宝,之前就跟大家提过,他虽然识字量比较大,但掌握得不够扎实,低年级的时候时常多写一笔、少写一划的。 不仅是大宝,很多孩子在语文学习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可能也同学会说,为什么要"揪"孩子的字词,都大语文时代了,区区字词还重要吗? 我的答案是: 重要,而且比你我想象的要重要一百倍! 为什么要重视字词的学习? 其实从孩子平时的考试,就可以看出来。小学一二年级,字词题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小学低年级语文试卷 放眼一看全是字词▼ 如果我们把小学语文6年的学习,拉一个清单出来,再按照内容分类,就会发现 字词始终是第一位的: 字词、常识、古诗、阅读、写作。 毕竟,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字词是其他四部分的基础。字词学不好,古诗、阅读和写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不管是低年级的 笔画笔顺问题、误读问题、错别字问题 ,还是高年级的 阅读慢、写作难 ,归根到底都是因为 字词学得不够扎实。 所以,虽然大语文时代强调"广",但我们也不能只顾着一味追求"难",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基础学习。 因为要想学好语文, 既得"顶天" ,强调学习得广度和深度;还得"立地" ,还得落实到一个个细碎的知识点上。 虽然,孩子字词的大规模学习,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之前,但并不是说三年级之后,字词就不再重要了。 事实上,在整个小学阶段,字词都是根基、是命脉。 这点我们从 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的要求,就可以窥见一二: 整个小学阶段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学会 常用汉字2500个 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笔画、笔顺、偏旁部首、架构等)。 关于书写,可以看这篇▶ 陪娃写作业,这次最尴尬 重视正字、正音,分辨 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多义字。 阅读中对于字词的要求: 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含义;熟练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 所以,对于字词,如果只做到认识、会读,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将字的 音、形、义 结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学习。 因为,如果字词学不好,不仅影响小学,甚至还会影响初中、高中,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这其实是最最最重要的。 试想孩子如果对某个学科打心底里排斥、厌烦,甚至一提起来,就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学不好,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必须在孩子小时候,尤其是打基础的一二年级,格外重视字词的学习。 那么,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认准字、读准音,少写错、少读错呢?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当然,也请教了名师)。 读错音怎么办? 初学汉字,所有孩子都逃不开的魔咒,就是汉字的 "误读"。 比如,把"堆"读成"推";把"沧"读成"沦"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误读呢? 本质上就是对于单个字的音、形、义的理解,没有达到要求。 具体来看,我觉得有4个具体的原因: ①形近字 对于孩子来说,形近字是最容易搞混的。因为这些字本身长得像,加上孩子对字形记忆模糊,不管是读还是写,都很容易"张冠李戴"。 比如, 搞VS稿,据VS剧。 形近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笔画和偏旁部首上。 孩子对于 笔画的区分 ,直接影响形近字的辨认。 同样的笔画,放在不同位置、长短不同,就可能形成不同的字,要引导孩子注意区分。 比如,"木"下面添一短横,是表示树根的"本";上面加一长横,是表示树梢的"末"。 如果孩子识字、写字时,注意到笔画的细节,就不会出现错误。 对于更多的形近字,区别主要在于偏旁部首。 比如,这几个字,不仅发音相似,字形也很接近。 钉 订 盯 叮 但其实很好区分,只要帮助孩子了解偏旁部首的含义就OK了。 金字旁的"钉",跟金属有关系,所以是"钉子"; 言字旁的"订",跟说话有关系,可以是约定之意,所以用于"订婚"; 目字旁的"盯",跟眼睛有关系,所以是在"看",用于"盯梢"; 口字旁的"叮",跟嘴巴有关系,因此是"叮咬"。 看到了吧,区别形近字,关键在于 偏旁部首 。 所以,在孩子识字之初,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多给孩子灌输偏旁部首的含义。 比如, "水"演变成偏旁部首"氵",多和水相关,水少冰多就变成了"冫",和寒冷相关。 再比如,"手"演变成偏旁部首"扌",多和手相关,有"提、挂、把、抄、拖"等等汉字。 网上有一些偏旁部首名称和含义的总结,大家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买一些专门讲偏旁部首的书看一看。 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多观察、多总结。 ②多音字 比如,"薄",有"báo、bó、bò"三个读音。 想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读法,就是要找到这个字的每个发音, 然后了解每种读音的主要涵义 (注意,不是所有涵义),并组词。 báo,与"厚"相对,薄片; bó,微量,少,薄产,单薄,薄雾; bò,草本植物,薄荷。 再比如,载,有"zǎi、zài"两个读音。 如果孩子经常混淆、读错,那么要专门把这两个发音的涵义拿出来: zǎi,一表示"年",二表示"记录"; zài,表示承受、充满、重复。 再分别组词: zǎi,一年半载,载入史册; zài,超载,载体,下载,怨声载道,载歌载舞。 这样比较起来学习,孩子就可以纠正之前的错误发音了。 ③ 单音但容易误读的字 这些字大多都是生活中普遍被误读的字,比如,包庇(bì),骨髓(suǐ)等。孩子从小听多了,难免产生误读的情况。 这类读音错误,可以通过 多组词 来进行纠正。比如: bì,包庇、庇护、庇荫、庇佑; suǐ,骨髓、脑髓、脊髓、精髓; chéng,惩罚、惩处、奖惩、惩恶扬善; chì,炽热、炽烈、炽痛、炽暑。 单独一个字,孩子不容易记住,但多组几个词,多念一念,就能记得牢固了。 ④ 最新修订的字。 还有一些古诗词中的字,是根据新课标做了最新修订的。 像之前争议很大的: "远上寒山石径 斜(xié) ","乡音无改鬓毛 衰(shuāi) ","一 骑(qí) 红尘妃子笑"…… 以及课本中新近修改的读音,如: "说客""说服"的"说",以前读"shuì",现在规定读"shu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现在规定读"gěng"; 这些读音就需要咱们警惕了,如果发现孩子读得和咱们不一样,别急着批评,一定要先看一下专业权威的说法,小心给孩子纠正错了。 写错字怎么办? 哪些字容易写错呢? 豆神大语文的赵伯奇老师 指出,错字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是同音字错误,二是多一笔少一笔的错误。 针对这两种情况,他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小技巧。 ①用组词法,消灭同音字错误 在汉字学习中,孩子很容易混淆同音字。比如,孩子很可能把 "wēi xié" ,写成"危胁"。 这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区分开 "危"和"威" 这两个同音字。 怎么办呢?通常的做法,是让孩子把这两个字各抄写10遍,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也许根本没有用心,所以成效甚微。 因为不走心,下次再碰到,孩子照样会写错。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更好的方法是 把这两个字拿出来分别组词, 比如: 危险、 危害、危机、危言耸听、生命垂危 威胁、威武、威严、权威、下马威 像这样,让孩子把每个字组5个词,再进行比较,就能真正理解它们的区别了。 再比如,孩子很容易把 "yán lì" 写成"严历",这个时候不要让孩子抄写"严厉、严厉、严厉……" 抄再多遍,机械式的记忆都不管用,回头还是会搞错。 不如让他用"历"和"厉"组词: 日历、历史、经历、阅历、来历 严厉、厉害、厉声、变本加厉、再接再厉 组完词,每个念几遍,写一写也行。孩子很可能就会发现, "历"和时间相关,"厉"和态度相关。 这样就能很好地识别和辨析了。 ②用归类法,消灭多一笔少一笔的错误 孩子在书写汉字时,还经常出现多一笔少一笔的错误。 像"试、武"这样的字,容易多一笔,"真、具"等字,则容易少写一笔。 解决这类问题,最好是能够 把同类结构同类偏旁的字拿出来, 带着孩子一起过一遍。 比如, 孩子老是在写"试"的时候多一笔, 就可以把 "式、试、拭、轼" 等偏旁相同的字拿出来,让孩子辨识、抄写。 再比如, 每次写"具",孩子都不确定里面是几个横, 那么,可以找到相同偏旁的字: 真、具、俱、惧、飓 从字典里把这些常用字给挑出来,让孩子看一看、写一写。这样归类汇总后,孩子在头脑中会形成关于这个偏旁的知识网络,才能记得住、记得牢。 赵伯奇老师的纠错视频在这里~ mom看世界,赞72 这下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孩子语文成绩上不去,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提前学这学那,而是没有学好字词、没有打牢基础。 所以,看似简单的字词,其实才是语文学习的"王者"。搞定它,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学好、学透语文。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2. 《新华字典》《汉语大辞典》 拓展阅读 陪娃写作业,这次最尴尬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妈妈一起学育儿、看世界;这儿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还有独家的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来吧,养娃路上永远缺个好朋友!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