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月,正逢《甄嬛传》在大陆播出满十一年。 岁月浮沉间,它实现了2.7分到9.4分的口碑逆袭,且至今仍能为出品方带去每年超千万元的收益。 "甄学家"拿着放大镜重温,网友造梗、用梗,乐此不疲。 一部十年前的老剧,成了中文互联网上的一个奇观。 图源:网络 观众对剧中反派的解读,也不再局限于可憎的一面。 比如"顶流"之一—— 白切黑的天选"炮灰"安陵容。 她自卑怯懦的讨好型人格、一手烂牌下的步步为营、与主角甄嬛的姐妹反目.....都成了人性观察的切口之一。 安陵容是诺大皇宫里的边缘人,角色的扮演者陶昕然似乎也同为内娱名利场中的边缘人。 前几日,少有热度的陶昕然还因为一场采访上了热搜。 面对辛辣发问:"孙俪、谭松韵她们都火了,你心里会不会不平衡?" 陶昕然回得爽利: "如果我天天跟孙俪比的话,只能跳楼啊。"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在采访中,没有她不敢说的,只有制作方不敢播的。 陶昕然直言讨厌一些剧组的做派:"你不需要演自己是个咖。" 身边的朋友开始制作口水剧,她无法向朋友泼冷水,只能表示: "别找我演就行。" 她是制作方接触的艺人中,第一个不审采访提纲、没在经纪人陪同下接受前采的艺人。 而陶昕然的回答依旧淡定: "如果把问题都过滤掉,那我们浪费这么长时间讲这些漂亮的套话干什么。" 在"内娱活人"正在变得稀缺的当下,陶昕然用自己的真实、鲜活,展示了非典型明星的现状。 很多人这才发觉—— 多年来,似乎只识安陵容; 而我们,对隐身在角色背后的演员陶昕然,知之甚少。 今年万圣节,最出圈的cos莫过于在上海街头"冰嬉"的安陵容。 红袖摇曳,身形飘逸。 次元壁被打破,让那一夜成了"安陵容回魂夜"。 图源:网络 全民玩梗的时代,反派最容易枯木逢春。 人们对安陵容的厌恶逐渐消散,甚至生出了些可怜可叹。 某社交平台,"安陵容重生"的词条下有上千条同人文。 坏女人·紫禁城第一毒师·安小鸟,已经成了"甄嬛传天团"的icon之一。 图源:小 但刚入坑《甄嬛传》的新观众,可能还需要一段心理接受期。 毕竟这个角色,不讨喜到了极点。 她的特质和选择,与浮华万千的紫禁城格格不入,与故事中的主角们相去甚远。 一切从初登场,便可见一斑。 衣香鬓影的选秀场,甄嬛灵动、眉庄温婉,连跋扈无礼的夏冬春也有贵气倚仗。 只有安陵容衣饰朴素、风尘仆仆。 没有丫鬟嬷嬷相伴,还因雇不上好的马车差点误了选秀的时辰。 图源:《甄嬛传》 在一众高门大户出身的后宫里,她看上去人人可欺。 既家世末流,家庭不睦,年幼时便在宅斗中早早尝尽人间冷眼。 又容貌清秀、天资中庸,没有一眼终身的绝色、诗书满腹的底蕴。 好不容易入宫,结果开局不利。 侍寝紧张得发抖,令龙颜不悦,转而直接被抬出养心殿,成了全后宫津津乐道的笑料。 图源:《甄嬛传》 安陵容拿着一手烂牌,莽莽撞撞冲上牌桌。 但这时,一切还不至于令人生厌。 直到后来,她总是一边自轻自贱、自怨自艾—— "臣妾卑微,怎配拥有这么好的东西?" 图源:《甄嬛传》 一面又由"爱"生恨,将失意都归结于甄嬛。 毒遍后宫嫔妃、害死眉庄、迫害甄父,成了醉心权势、心机深沉的反派。 图源:《甄嬛传》 这可怜、可笑的一生,才添上了可恨。 安陵容的底色是"苦"的,也未躲过凄凉的终局。 她斗不过满血归来的钮祜禄·甄嬛,一切败露后又被囚禁冷宫、日日被人掌嘴。 皇上看她厌恶,甄嬛眼中轻蔑,连她自己也自惭: "我这一生,原本是不值得。" 最终她抓起一把如人生苦涩的杏仁,结束了这怨人怨己的一切。 图源:《甄嬛传》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十一年前《甄嬛传》初播时,水花寥寥。 等到后来引发追剧狂潮,背刺姐妹、"以德报怨"的安陵容成了最令人讨厌的角色之一。 图源:《甄嬛传》 无数人在网上骂她,甚至延伸到攻击扮演者陶昕然。 而今,《甄嬛传》历经十余年,常看常新。 甄嬛和拽妃被组CP,成了屠龙组; 四郎驾崩,被戏谑成风靡全网的"弹脑瓜崩"; 图源:网络 翠果与嘴、宝娟与嗓子、臣妾与熹贵妃、孙答应与狂徒......台词成了魔性洗脑的暗号。 终于,安陵容也迎来了自己的正名之时。 有人在她身上看到了小镇做题家,阶级跃升之难。 有人窥见安陵容,自学音律、刺绣、制香制药、冰嬉......古代"卷王"的特质。 有人叹息她走入执念,认为她被原生家庭拖累...... 最终皆化为弹幕里的那句:我讨厌她,但我也是她。 无数人为她书写新的结局,在一篇篇同人文里,她得以一次次地重生。 去年,安陵容再度出现在舞台上,一扫阴翳,演绎重生后的日常。 仿佛此后人生,都像她最后一次望向太阳般磊落明亮。 图源:《甄嬛传》 那次,也是陶昕然时隔十年再度饰演安陵容。 十年间,陶昕然与这个角色绑定,本该为饰演得深入人心而开怀。 但在写给角色的长文中,她也不无感叹地写道: "不知道是安陵容成就了陶昕然,还是安陵容限制了陶昕然。" 人们通过这个角色了解她,又试图在角色身上找寻她。 但陶昕然说:"我不是安陵容。" 陶昕然被角色的标签绑定着,每一次采访绕不过关于"安陵容"的话题。 那是她的职业高光,也似乎成了她的樊笼。 很多人不知她的名字,只下意识地将她与角色划上等号。 认为她也有着内向安静、多疑敏感的性格。 于是,每一个看到她剧中花絮、剧外采访的人,都不由得讶异: "怎么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花絮中,陶昕然常在拍摄间隙开玩笑: "看着你们谈情说爱,真是的,我们太没有眼力见了。" 图源:《甄嬛传》花絮 采访中,陶昕然总是带着笑意。 大方坦率,毫不局促,没有一丝苦情气质。 她是《甄嬛传》全剧组中与角色反差最大的演员。 这真实一面,却少有人知。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陶昕然出生于湖南益阳,在强压式教育中长大。 虽然她的童年并不快乐。 如果考得98分,父母也只关心那错失的2分,对她严厉体罚。 但压抑的家庭环境,没让陶昕然形成安陵容一般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的个性。 为了逃离家庭,她自作主张报考寄宿的艺校。 艺校毕业后,陶昕然又毅然放弃已被录取的文工团,从学舞蹈转去学表演。 父母对她失望。 但她一腔孤勇,真闯出了大学期间年年排名第一、校内逢戏便演女主的斐然成绩。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从童年伊始,陶昕然便开始走向了"笼中鸟"的反面—— 从不逆来顺受、也不顾影自怜。 而等到她开始单枪匹马闯荡起娱乐圈,更是从未有过安陵容般的怯懦。 比如试镜《甄嬛传》那天。 陶昕然孑然一身,没经纪人没助理,拿着过往角色照的小相册就当作简历。 别人试镜连凳子都不敢坐满,陶昕然坐得稳稳当当、安安逸逸。 她说,"我当时心里一种心态就是,选不上我也很正常",所以一点也没紧张。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最后带着乐观与松弛,陶昕然仅用20分钟,就拿下了这个分量颇重的角色。 无论怎么看,陶昕然都太不像安陵容了。 她们性格上有着极致的不同,就如她接受采访所说的那样—— "我不是安陵容。" "我完全是安陵容的反面。" 打捞出真实的陶昕然,才更能体悟到塑造安陵容时的艰难。 拍摄《甄嬛传》时,剧组的所有人都很辛苦,陶昕然更是好几次感到崩溃。 那时为了揣摩与自己相反的人物性格,她只能自我孤立。 图源:《说出你的故事》 现场大家打闹,她一言不发坐在角落,等戏一结束就立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那时有人害怕她,觉得她不合群、性子冷; 也有知道她原本样子的人,怀疑她患上了"精神分裂"。 图源:《说出你的故事》 直到后来,她能得心应手地调动自己的状态,不必沉浸在角色的孤独中。 哪怕同一天去诠释"选秀时的天真"与"自尽时的悲苦",依旧能演绎得浑然天成,不影响戏外的心情。 这时,剧组人员才发现,原来陶昕然那么开朗阳光。 在角色的刻画上,陶昕然下了很多幕后功夫。 她为安陵容和所有对手角色写了人物小传,在小传中替安陵容自述: "我只是有一点不甘心,不甘就那么无声无息地给人做了垫脚石,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活一回。" 她也为安陵容设计细节。 不敢与人直视的眼神、被热茶烫到的失神、对甄嬛下意识的相扶.......总是神来一笔,让人物愈加有血有肉。 图源:《甄嬛传》 她的用心让这一角色在多年后仍经得住推敲。 但可惜的是,没能为自己带来大火的时运,反而收到了许久的骂名。 那时,父母朋友总是担心她的安全。 只因安陵容是个太成功立体的反派形象,于是无数侮辱诅咒充斥于她的社交平台,甚至蔓延到现实生活中。 有一次,陶昕然和多次刮花自己汽车的始作俑者对峙,但对方却理直气壮,直指着她的鼻子质问: "你是不是安陵容?你就是安陵容!" 演员已经出戏,观众却着了相。 十一年过去了,安陵容才终于不再人人喊打。 可"陶昕然为什么不火"依旧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处在聚光灯边缘的她,可能也会有时运的感慨。 "作为一个演员,如果说我不想火,这个回答很虚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图源:网络 但更多时候,陶昕然总与"火了"擦肩而过。 既是运气,也未必不是一种自我选择。 陶昕然不像是光鲜亮丽、供人幻想的明星。 几年前有网友侮辱、诅咒她刚降生不久的孩子。 于是,陶昕然把网友挂出来,还骂了回去。 图源:新浪微博 艺人为恶评动气甚至挂出素人,在舆论中总是大忌,似乎挣这份钱就要忍下这份脏, 但陶昕然忍不了。 如今提起来,她说自己根本没考虑过后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她总是这样,凭着一时冲劲直言不讳,也常常遇到风波。 比如对网上争议事件发表评论,最后删博平息; 上表演竞技类综艺被淘汰,又陷入舆论; 在深夜发长文抨击娱乐圈乱象,被传退圈. 即便如此,她却依旧"敢说"。 仍愿意单枪匹马接受采访,不审问题、不说客套话,直接告诉对方: "你大可不必要保护我脆弱的自尊心。"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如果将现今内娱里大多"顶流"的规矩,当作造星标尺,陶昕然一定是"不合格"的。 她不懂把握流量密码,自己将机会拒之门外。 《甄嬛传》大火之后,同类型的古装剧找上门来,她却不愿意重复扮演。 事业上升期回家生孩子,又拒绝亲子综艺的邀约:"我的工作需要面对镜头,但我的孩子不是演员。" 于是,一次次错过翻红的契机。 更棘手的是,她发觉自己不懂这个变化过快的行业了,与内娱生态难以和解。 会直接发文质问:"为什么拍照片的也能去拍戏?" 敢在采访中露出不解:"一些明星,在生活中怎么也需要被前呼后拥?"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上演技竞技节目从没想过会被魔剪,看到播出片段和现场的评价完全不同,陶昕然直接把制片人拉黑,称"不会再录了"。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陶昕然总是真实得格格不入。 即便没少因此引发争议,她仍希望保持"真人"的特性。 不愿节食,一顿能吃两碗米饭,也不需要助理无时无刻干杂事。 时间大多花在陪女儿、养花养鱼、种菜、练书法、早早睡觉.....这些事上。 图源:新浪微博 这样的陶昕然,在明星堆里算是个异类。 很多人都想看看她能坚持到什么地步,看看这个颇为挑剔的人能捧出什么作品。 可惜的是,这些年,她能选择的不多,喜欢的又太少。 很多剧本都看不下去,因为"生活一定不全是情情爱爱,生活很不容易"。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去年她曾流着泪对观众们说,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她很惭愧不够高产。 甚至这些年陶昕然的作品,大多扑得无声无息,豆瓣也到不了及格线。 只有拍戏的工伤,每到雨天的腿疼证明那段时间的付出。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很多人不知道她的演技好,打开她的角色混剪视频,弹幕上总会飘过: "什么,原来这是她?" "这才是真正的剧抛脸。" 图源:网络 很多人不知道她的个性直,于是因为采访上热搜后,陶昕然成了大众口中的又一个"内娱活人"。 这让我不免联想到演员郭晓婷,和前不久获奖的热依扎。 图源:网络 陶昕然的大胆与异类,并不是独一份的。 她们都被选项局限。 但没有与规则和解。 她们都曾头铁地选择一条自己想走的人生,在过往的争议和不解褪色后,被看见,然后成了如今少有的"内娱活人"。 好在,大众开始逐渐看到了这些复杂和鲜活。 人们开始欣赏好演员直言不讳,接受女性公众人物的鲜活与力量感,感动于她们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帮扶。 就如同《甄嬛传》中,安陵容的翻案——十年前,吸引人的是妃子互扯头花,如今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每一个被皇城禁锢的女人的命运。 图源:《甄嬛传》 角色不只有正反派之分,人生不只有一种答案。 十年后的观众依然在进步,剧中人也不曾停留在十年前。 陶昕然说最近去尝试了监制电影,那是她8年前的构思,关于留守儿童。 有了拍摄的念头后,几年间她常实地走访山村,见过很多震撼的事。 有一次,一个奶奶走到她面前"扑通"跪下,因为听说面前的是"明星",说不定能帮孙子找到妈妈。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在巨大的现实面前,陶昕然常常觉得无力,听见明星俩个字只觉得惭愧,不知道自己能为他们做什么。 百感交集之后,陶昕然更坚定了把这部戏拍出来的决心, 为了省钱她自己当制片、做女主、演唱主题曲。 全剧除了她和男主,皆是素人,对男主的要求更是苛刻—— 如果不能被晒、不能减肥、不愿意体验生活,那干脆见都别见。 图源:不普通人类实录 费用全部砸在关于电影的制作上,剪辑和声音指导请的是拿过大奖的孔劲蕾、李丹枫。 她依旧像多年前那样鲜活无惧,承认自己有私心。 扁平人物泛滥的市场上,这是她难得能出演喜欢角色的机会。 也早有了失败的准备,万一别人都觉得自己拍的是个垃圾,也有可能。 但总之—— 她想做,便去做了,这已经足够开心。 关于陶昕然这一路,若非用一句话概括,最恰当的大概是她转发中的那句: "很抱歉,我没有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图源:新浪微博 希望那些在安陵容的命运里照见自己影子的人们。 终有一天,能像陶昕然一样,拥有"不活在别人期待里"的勇气。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