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三年速亡,作为领导者的胡亥,究竟做错了哪两件事?
"失望的致胜联盟成员则会变节,让你深陷麻烦。"
——《独裁者手册》
我,胡亥,打钱!
公元前210年,"史上最大败家子"胡亥登基。但仅仅过了三年,他就带着曾经横扫六合的秦国走向了覆灭。
抛开胡亥自私残暴、贪图享乐之类的缺点不谈,原本那么强盛的秦朝怎么一下子就灭亡了呢?作为一个富有天下却丢了天下的领导者,胡亥犯得最大错误究竟是什么呢?
按学者谌旭彬的说法,胡亥没能处理好的"致命变量"有两个:
一、秦二世的官场的大清洗,导致官吏集团对秦朝离心离德;
二、 六国故地的新秦民未曾及时驯化。
指鹿为马
胡亥即位后,其实也立即考虑了这两件事。他对自己最信任的老师赵高说,我年纪轻,刚刚当皇帝,老百姓,特别是原来山东六国的那些人,可能不服自己。先帝留下的大臣和地方官吏又都盘根错节,势力强大,他们也可能会跟其他皇子相互勾连,与我争位。
对于第一件事情,赵高给出的答案是,东行郡县,效仿秦始皇巡游天下。向老百姓展示力量,吓住他们。
但问题是,以前六国那些尚有组织和活动能力的游侠、豪杰以及旧贵族并不是被吓大的。以秦始皇东巡为例,刘邦看到后是感慨,"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则是直接放话," 彼可取而代也。 "张良更进一步,直接找了个大力士,拿着一把120斤的大铁锤,在博浪沙想要刺杀秦始皇。
古博浪沙
相比起早已被秦国官府驯化的" 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 "的老秦人,这些刚被并入秦国一二十年的"新秦民",体验过更多的自由、更轻的赋役以及更松散的控制,还有对旧日生活的美好回忆。
见惯了阳光,便更加无法忍受黑暗。 于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许多旧日豪杰纷纷响应。
当然,如果仅是六国的反抗,并不足以动摇秦朝的统治。要知道,14年前,秦朝的赫赫兵威才刚把六国灭了一遍。即使实在不行,秦朝还可以凭借崤山函谷关山的天险,退守秦国旧地。
函关古道
但问题是,秦朝内部也被胡亥搞乱了。
为了稳固权威,当时胡亥采取了两条措施,对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做大规模调整:一、按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对地方官员实行大清洗;二、"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对朝中大臣和皇族实行大屠杀," 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连坐者不可胜数 "。
于是," 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咸不安其位 ",官吏和普通百姓都人心惶惶,感觉朝不保夕。李斯与其他大臣进谏,结果被胡亥责让,其他大臣自杀,李斯为身家性命计,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想法,转而迎合二世,献上出了著名的《行督责书》,实行"深督重罪",逮到官员错误就下狠手;摒弃俭节仁义之人之类的人,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
李斯腰斩咸阳市
于是二世对官吏系统的整顿更为严酷,以至于"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
正是在胡亥清洗旧了的官僚集团,却还未建立起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班底时,陈胜吴广起义了。许多原本秦帝国的官吏轻易就改换门庭,站在了秦朝的对立面:秦会稽郡守殷通找到项梁,商量起兵反秦;武臣北略赵地,兵不血刃招降三十余城;而刘邦起事的团队中,萧何、曹参、夏侯婴也都属于沛县体制内人员。
最终,在这样的内外交攻下,盛极一时的秦王朝迅速走向了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