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8月26, 法国大革命 时期,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横空出世——《人权宣言》 该宣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人权,肯定了公民拥有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的自由,提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阐述了司法、行政和立法的三权分立原则。 人权宣言的问世 标志着封建贵族成为历史 ,背靠法律的资产阶级取而代之。 迈入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世界( 不涉及大清 大清自成一个世界) 工业发展与思想启蒙相互交织, 把人类文明推向了全新高度 。然而,在这段人类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群体却被落下了 —— 女性 最早的女权运动者 世界女性觉醒 在《人权宣言》中, 出现率最高的主语 Homme只有"男人"的意思、而Citizen在当时也只意为"拥有投票权的男性公民"。说白了, 所谓人权,仅是指每一个资产阶级男性拥有的权力 女人和工农、黑奴一样,并不算在"人"的范围之内, 自然就不受《人权宣言》惠及。所以对女人、大多数无产劳动者而言 它无异于一张废纸 19世纪初纺织厂的女工们 但!你没有权力,不等于你没有用! 工业革命后由于劳动力紧缺,很多企业雇主拓宽了招工范围,大批女性因而纷纷进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中绝大多数女性不仅要背负既有的繁衍后代使命,也开始从事起劳动生产的工作。虽然劳动效率比不上男性, 老板们却格外喜欢招收女工,原因无他: 女人吃得少, 能给工厂省粮食。况且, 尽管她们吃得少,但他们工资低啊 !女工的平均工资却只有男工的1/6。 至于说效率低,加班就完了 ! 大部分女工的平均工时都超过十六个小时,以至很多女工在怀孕期间也无法得到休息, 再者说 女工力气小也有好处:力气小、脾气小、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只要几块小饼干和一根藤条就可以管好女工,比用狗还便宜!"成为了老板们的共识 。上述这些 在当时看来 一切都是 "理所应当"是被社会广泛默许的 。名著《悲惨世界》 就把这个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 你好好干,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甜!" 《悲惨世界》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人和牲口的根本区别就是:人会反抗。即便是性情相对温和的女性群体也有忍耐的极限!很快,女性们日益增长的"智商"和落后的压榨方式之间的矛盾,就成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主要矛盾。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最先鼓起勇气,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活动并非毫无意义;它成功促成了两年后 第一个女性工会组织的建立。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3月8日,都会有类似的游行和罢工活动。 1908年,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时,增加工资 享有选举权,还喊出了象征待遇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口号。 一年后,美国妇女工会联盟发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罢工活动, 纽约警察和资方派出打手对他们进行恐吓和殴打,但一位16岁的姑娘-克拉拉在被打后,还是勇敢的站出来,号召更多女性加入罢工!于是,仅在纽约一地,就有近三万妇女参加了罢工,尽管遭受了各种威胁和镇压,但她们一直将抗争坚持到了1910年初。 女权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 这一年 在 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共产主义者克拉拉•蔡特金倡议:将3.8日这一天 设为国际妇女节, 以纪念美国女性们的壮举。该决议很快被通过,并辐射到世界各国。 1911年的3月8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首先举行了三八妇女节的庆祝活动,从此 这个节日就被作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纪念日 保留了下来。 可谁曾想,仅仅十几天后,另一件悲剧的发生,却再度刺激了女性劳动者们的神经.... 19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附近的阿施大厦内,三角地衬衣式连衣裙公司的加工工厂突发火灾 该公司员工多为女工,不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 8 楼首先起火。女工们奔向楼里仅有的2 个出口逃生。一扇门通往一道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的楼道 之所以楼道设计得这么窄,就是为了便于检查女工的手提包,以防她们偷东西。尽管逃生条件很差,但好在 8 楼和10楼的大部分女工还是逃了出去。 然而留在 9 楼的300个女工就没这么幸运了,来自窗外的火焰引燃了窗口的样衣和罩衫,很快 大火就吞噬了整个九层。 纽约消防火速赶到,但于事无补 狭窄的楼道里充满烟气,电梯也人满为患。面对不断逼近的烈火,女工们尖叫着慌不择路。39 人从电梯井跳了下去 摔死或把别人压死,还致使电梯无法正常运 另有 60 名女工爬上窗台避火。尽管火灾发生后仅3分钟 纽约消防就火速赶到 但由于消防水龙头只能喷到7楼 云梯也只能伸到6楼 所以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烧向楼顶 最后 60个女工在绝望中选择了跳楼 ,姑娘们就如同一只只火鸟,裙裾上带着火焰,从24米的高楼上纵身跃下。 时值下班高峰 纽约市民们就那么亲眼目睹着60多个姑娘 一个个活活摔死在大街上,尸体摔的支离破碎 到处都是。那一晚,总共 146个工人命丧当场 其中127个是女工 最小的只有14岁。 事后经调查得知 原来是 工厂老板为了省 5000 美元,没有按规范在工场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而为了提高产量 不让女工休息,还故意把门给反锁了 面对警察的询问 老板豪横的回答:女人做事本来就慢,不用点手段逼她们,怎么保证产量! 历史总是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往往始于一场灾难。三角工厂火灾惨案彻底让妇女们愤怒,她们明白:如果今天他们选择沉默,那明天,那把火可能就会烧到自己身上! 于是,女人们再度联合起来起来,要求对事故追责到底。 随后数日,火灾都占据了纽约媒体的主要版面。 社会各界团体也积极行动,呼吁人们关注这次火灾,人们组建了"铭记三角工厂大火联盟",希望唤醒公众对女工悲惨境遇的关注和反思。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纽约州议会批准成立工厂调查委员会 委员会视察了 1836 个工作场所,收集了 222 个人的相关证词,总结了 3500 页供证 并在此基础之上向州议会提交了一系列立法建议。 顺带一提,彼时,有一位年轻的纽约州参议员 在知道这件事后,也对女权,尤其是帮妇女获得选举权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他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对推动美国女性获得选举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最终,在委员会的强势推动下 纽约州先后出台了 36 部劳工法以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作条件、迫使资方加强工厂安全,彻底改写了纽约州的劳工法规 这场发生在人们的眼前的灾难 唤醒了纽约的良心,也震动了全美国,并且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社会改革。 时至今日,阿施大厦原址一角的纪念铜牌上 仍然铭刻着这样一段话 :"她们的死 换来了社会责任和劳工立法的新概念,正是这种新概念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工作条件最好的国家。 美国与沙俄的女权运动几乎是前后脚开启 就在美国女性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同一时期,世界另一端的女人们,也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 1917年的寒冬,一战后的沙俄 食物短缺、民不聊生,經濟崩潰。 经年累月的战争又使得上万妇女成为寡妇。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彼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布尔什维克号召,率先举行了罢工游行 ,这本是一次不痛不痒的抗议活动,但持续到俄历2月23日 也就是公历3月8日这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无数妇女走上街头,举行妇女节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 事情发展总让人猝不及防。起初,游行队伍只由女人组成,但由于军警暴力镇压,很快,这些女工的父亲、丈夫、儿子,兄弟姐妹全都走出家门支持自己的亲人。队伍中不断加入军人、农民、小个体户,学生...规模越来越庞大,第一天13万人,第二天20万人..... 可能是冰天雪地磨砺出来的强悍性格 斯拉夫女人们异常勇敢 他们冲在队伍最前, 走上警戒线对军警说:"你们没有妻子女儿吗 你的家人也在挨饿 放下你的刺刀,加入我们!"军警们一对视:有道理啊!上边的那帮都是些什么狗XX?反了他XX的! 于是,这些旧秩序的维护者也倒戈相向,加入进队伍。原本简单到潦草的女性罢工运动,融进了更为激进尖锐的口号 反對戰爭!結束 专政 ! 就这样 一场小规模游行,演变成了一场推翻沙皇的革命—— 这就是二月革命的开端,就 连列宁都感叹:沙皇暴政的丧钟,被最卑微的女工敲响了! 后面的剧情大家都很熟悉了,沙皇下台,紧接着 十月革命爆发,临时政府被推翻。苏联,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