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万代辉历史吹来的风
百年古街
白石与红砖垒起不曾褪色的精神立面,镶嵌着先辈打拼的身影。二千米瘦长的商业古街,藤般捆扎在东南的山海腹部,担起五百年历史的厚重。
被誉"官马大道",流动着大明王朝的商业指南与气息。那条蜿蜒于清源山北的荆棘小径,少了缱绻的风月;贩夫走卒竹杖芒鞋,跋涉的步履,绕过尘土飞扬的平仄山梁。
洛阳江风曾挟带咸涩的怒吼,吹醒州府太守蔡襄的一怀愁绪,如椽巨笔勾勒梦中的跨江蓝图,万安大桥飞架南北,摆渡舢舨告别惊涛骇浪。天堑通途,拼接的巨石跨过江海直达梦中家园。
毗邻的驿坂古道,披星戴月的嘚嘚马蹄,驮着柴米油盐,穿越元代忽明忽暗的苍茫烟雨,蹚过明清两朝的蹉跎往事。
布行、药铺、米店……在生命里风起云涌,张贴着起早贪黑的表情。鹅卵石和灯笼,于屋檐下检阅摩肩接踵的眼神。
一条古街,由此标注联通南北的商贸符号。南腔北调,士农工商,每个日子被围成酸甜苦辣的熙来攘往。
当黑云压城,铁锤镰刀交相辉映的真理,在商铺"地下火花支部"里,一团温暖的烛光,引燃华夏翻腾的星星篝火。
烽火惠北,风景旧曾谙。驿道交错思念的经纬,织就一张不曾忘却、回望乡愁的情感网络。
板凳龙灯
大山把千年的心守住,村庄的日子,在一盏灯的岁月如花里次第绽放。家的元宵,不一定有明月当空,但心中有梦想,定是一轮朗月高悬皎洁。
樟脚村落,在砖石的勾缝中衔接民俗遗风。年是行香的告慰,家是列祖列宗的精神祭坛。黄发垂髫捧出滚圆的大红灯笼,在一条条板凳上串成浩瀚的星河。
入夜龙头舞动,穿过田间地头,在礼花和欢快声中,把火红的祝愿送入一扇扇敞开的纳福门庭。
肇于明初抵御外敌的壮举,以灯为号同仇敌忾,精神的烛光代代相传。陈姓赵姓、王姓刘姓,心往一处使,奋力抬起几百年朴素的农耕文明。
灯寓意丁,是兴旺,是纽带与凝聚,是团圆和未来。
家园因灯而一派祥和,团结的力量在板凳间延续传递。家园是幸福的民心港湾,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手足间的守望相助,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悬挂于心。
挥、挪、腾,气呑山河,凤翥龙蟠。每年各姓氏轮番打头阵,而打头的则是喜事临门的壮汉;黑夜喧嚣如白昼,配以鼓乐,一团喜庆在房前屋后流光溢彩。
板凳是一张张归返和起程的车票,是咫尺的守望,是天涯的牵挂。是情意,是向往,是照亮心头的那轮圆月。只要岁岁年年龙腾虎跃,樟脚村庄的板凳灯火永不熄灭。
虎石公园
村中巨石似虎,凝聚力量与阳刚,写意图腾,方园由此和兽王亲密相间。
出砖入石的屋舍,落满旧时的风霜;修旧如旧,挺起阔步的胸膛。春天的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紫燕呢喃中抒写盎然,金色阳光轻轻拍打飞翔的翅膀。
惠北汉子,持一把铁錾敲击四方,虎虎生风,打造"建筑之乡"的稳固基石;村中馌妇一袭头巾,内外操持,把茶米油盐的日子裹得方圆有序。
低矮的门庭留下耕海为田的记忆,崭新的建筑镶上西式门窗,在历史的拐角处华丽转身。村中一座座楼房装点奢华的色彩,标榜自信。虎石公园在芜杂中厘清思路,赋予文化内涵;一渠清澈和旧码头促膝交谈,畅想桑田变换的今昔。
蓝天丽日,惠风和畅花木扶疏,在徜徉的漫道聆听诗文合唱,伴着一缕不熄的窑火,诗情画意纵横捭阖。
后龙一个村庄,告别村中小路;大道无形,暗藏着寓意,越过历史的丛生荆棘,虎啸龙吟脚步生风,迈出一路从容的铿锵。
虎石村,心中一片桃花源,满眼都在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