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中国外贸如何突围?
吸收外资、拓展国际市场等词汇或将构成今年我国稳外贸的关键词。
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2022年,我国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关口。这意味着,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压力,实现了稳定增长。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依然是中国外贸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估计的3.4%放缓至2.9%。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显示,当前,出口订单不断下滑,航空运输状况尚未恢复正常水平,集装箱吞吐量也不理想,略低于趋势值,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较此前预测的3.4%大幅下降。
就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认为,尽管2023年中国外贸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数量增加、疫情对贸易的持续负面影响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但也应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实施的叠加有利于区域贸易发展。除此之外,制造业基础扎实、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充足都是目前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成当前我国外贸主要矛盾
进入2023年,面对多重不确定因素,全球经贸形势严峻复杂。
2月22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0期)上,王孝松指出,全球经济贸易形势是我国外贸面临的大环境,IMF和WTO的两项预测数据均低于去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缓慢,非洲、中东的出口很可能是负增长,北美、欧盟的进口也可能是负增长,这或许意味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可能会在今年有所收缩。
王孝松以特定的市场为例分析指出, 截止今年1月份,美国重要的两个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吞吐量在不断下滑,以往中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基本都在西海岸,而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其吞吐量比往年正常情况还要低,所以美国进口需求状况不是非常理想。
此外,他补充道,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1月份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刚达到16%左右;欧元区贸易增速不断下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的同比增速都在不断波动,到现在是大幅下滑的情况。
工银国际证券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虽然进入到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短期增长和反弹,全球供应链正在快速恢复,但现在离新一轮繁荣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看全球经济目前在长线维度上所处的客观状态。
"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指出,今年我国外贸走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全年不一定会太高,但比去年底的预期要好,整个走势可能会"先下后上",压力主要在一季度。我国外贸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变
尽管中国面临的外贸环境存在显性变量,但多位在这场线上研讨会发言的专家都表示"不必过于悲观"。
"中国今年的外贸状况并不悲观。"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预计,今年进出口总额将接近50万亿人民币,贸易顺差达到6万亿人民币。外贸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他阐释道,一方面,需求未必是真的疲软,美元区的经济已经稳住了,没有预期的那么差;另一方面,疫情放开后,供给的发动机已经全面启动,将带动中国出口持续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也在发言中指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冲击之下,去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但月度同比出现下降,从历史维度来看并非罕见现象,是外贸的正常波动。单月同比出现下降是周期错位影响,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趋势会变坏,还要结合整体情况分析,中国外贸的优势和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梁明同时表示,2022年是中国外贸的一个非正常年份,疫情放开之后,不利因素基本消失,将会支撑今年外贸稳定增长。国际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大幅放缓,外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依然在提升,我国的出口份额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我国对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大幅增长弥补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从而实现了总量的稳定。
"国家在供需对接、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金融政策和应对制裁等方面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所以中国外贸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梁明表示看好。他坦言,总体来说,如果今年没有较大的黑天鹅事件,中国外贸将会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至少会达到2%,如果形势好,甚至能达到5%。外贸实现突围的路径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恢复尚在缓慢恢复阶段,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今年需求或许会有所放缓,但需求仍然会存在"。
在谈及中国外贸突围路径时,王孝松建议,充分利用RCEP的政策红利,推动RCEP相关措施在全国落地。同时,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他认为,服务企业要抢抓RCEP机遇,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开拓RCEP市场。
在余淼杰看来,扩大进口也是突围的途径之一。他指出,要继续降低关税,并废除非关税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企业应抓住机会,扩大进口核心零部件及高质量的中间品。
程实则认为,现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服务贸易全球化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大有可为。他还特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应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平台挖掘中国外贸新潜力,推动强链补链,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同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激活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演进,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
在研讨会上,梁明透露,商务部正在研究储备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我国在供需对接、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金融政策和应对制裁方面都会出台相关政策。"今年还要加强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工作,比如进一步壮大培育外贸主体,聚焦特色优势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商品,进一步激发外贸活力。"梁明说。
撰文:《中 国报道》记者 邱慧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原文旅博览会今日开幕!奇境栾川惊艳亮相开幕式现场栾川展馆9月23日,2022河洛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洛阳会展中心开幕,栾川展馆在本届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栾川展馆以休闲到栾川享受慢生活为主题,主要
信阳古八景之浉河泛月浉河,位于信阳市城南。古称浉溪,齐建武二年改称水,今名浉河。属淮河支流,由南湾湖大坝流出,东向穿过贤山脚下和信阳市区,沿龟山琵琶山北坡脚下流入信阳县。浉河泛月为信阳古八景之一。昔日
锤扁网约车,你得到啥?司机回应记者暗访所谓的逃单江湖图无关近期,一篇关于网约车司机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极具煽情的文字(多用排比问句),模糊性的真实案例,还冠以暗访之名,无图无真相,将网约车的极个别事情无限放大,试图激起广大看瓜群众的愤
人民日报点赞高青县蓑衣樊村家住黄河边,吃上乡村旅游饭9月23日,人民日报13版以家住黄河边,吃上乡村旅游饭为题,点赞山东省高青县蓑衣樊村从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文中提到,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奋力推进黄
数字场景赋能农民丰收节智慧碳中和公厕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韩清华公厕无水冲,无臭味,无污染,太神奇了!9月23日,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成都天府农博园开幕,现场除了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外,今年首次亮相的一款黑科技产品
光辉人生七十载记信阳市教育局军转干部程光辉在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家属楼里居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着光辉。献身国防从事教育,转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与初心,在每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刻苦钻
门头沟的美丽乡村雁翅镇和妙峰山镇7个村推荐1。雁翅镇田庄村田庄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红色革命历史资源丰富,是京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涌现出一批批像崔显芳一样的优秀革命者,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就坐落在这个村子里,同时
建议国家设置农民丰收旅游节每到五一,十一假节日,高速公路免费。所有的人都往一块挤,景区物价奇高,人满为患。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玩不好。心情不快,自找苦吃。有的农民说,咱有闲功夫,高速不免费,想要免费出游
广东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9月23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广州1例,深圳1例)另有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3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广州7例,深圳5例)新增境外输入无
怀化旅游攻略展播优秀奖清凉怀化探秘雪峰山休闲自驾游编者按怀化之美,在青山绿水中,在古城侗寨里,在街巷阡陌间,在人间烟火处。旅行一夏发现怀化旅游攻略大赛,掀起了全民做攻略,全网游怀化热潮,让怀化之美在发现中绽放。大赛圆满落幕,即日起
中央电视塔能俯瞰北京的最高建筑物走在北京的街头,总是云里雾里不知东西南北中晕不能直观地感受北京城的大可爱有没有能把北京尽收眼底的所在呢奸笑有呀!跟我走吧灵光一闪今天就带你去一个能俯瞰北京的最高处耶耶耶这个地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