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众多以用户生成内容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等,国内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虚拟互动成为可能,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分享信息。 移动社交媒体被定义为一种新的在线媒体,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参与空间,具有参与、开放交流、对话、社区建设和连接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用户生成内容得以创建和交流。移动社交媒体已成为用户即时分享生活内容的重要平台,是寻求与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 各类移动社交媒体软件几乎成为所有手机用户的必备应用,大约有一半数量的手机用户每天打开使用至少某一种社交媒体应用三次以上,大约有五分之四的网络用户至少在社交媒体软件上花费时间一小时以上。 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时兴的社交媒体平台都吸引了数亿用户。微博的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每天有数亿"赞"在微博网站上发布,上传了数亿张图片。 除了拥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之外,微博还鼓励用户之间通过相互点"赞"、发表评论、在线聊天等方式频繁互动。 用户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的信息中,照片分享尤其受到用户的青睐。就我国游客用户群体而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个人的旅游经历已非常流行。 伴随旅游休闲逐渐成为体现个人生活品质的代表,社交媒体平台也为游客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生活质量的平台,游客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晒着自己的旅游照片,与他人分享旅游体验。 尤其是在节假日,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便成为了线上世界美景展览会。各种社交媒体几乎皆囊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信息发布形式,其中,分享自己拍摄的旅游照片是最常见的分享形式,这种分享方式也易获得他人关注。 照片分享过程伴随着各种各样人际联系的催生,这种由照片分享而带来的社会联结进而可以满足分享者的某种或某些需求,同时也能让游客感受到来自网络的社会支持。 网络社会支持指的是网络用户感受到的来自虚拟网络世界中关于情感、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支持,是真实生活中社会支持的延伸与补充。 幸福感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纵览前人对幸福感的研究,幸福感包括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线上虚拟互动成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用户在网络社区中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梁晓燕、高志旭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获得来自网络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加强网络虚拟社区的归属感,从而提升幸福感。 梁栋青也认为网络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牛更枫、鲍娜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对个人自尊感具有正向影响。 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信息的动机有很多,比如自我呈现、愉悦、社会融入等,许多研究证实这些动机能有效地提高分享者的幸福感。 因此,细化到照片分享领域,分享旅游照片的动机是否也能促进分享者的幸福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有关游客分享旅游照片的动机研究不多,针对游客分享照片的动机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也鲜少。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研究仅关注游客照片分享领域,探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幸福感的影响,检验由照片分享而催生的网络社会支持是否在前两者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以期进一步补充相关理论研究,为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意义 理论上,研究研究了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幸福感的影响,模型中添加了网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动机理论、幸福感理论与网络社会支持理论等。 另外,以往研究多关注整个网络信息分享领域,针对照片分享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较少,且有关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幸福感与网络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未得到进一步的数据实证说明。 实践上,研究以网络社会支持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及营销者深刻认识和把握隐藏于游客照片分享背后的心理需求。 从而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及营销,对提升游客满意度、忠诚度以及打造旅游地品牌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研究结论还能为旅游地相关企业提供依据,使企业能够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同时,研究对旅游照片分享动机的研究还能为社交媒体平台设计者提供参考,优化社交平台设计,吸引更多用户。 研究结论 研究以471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动机理论和幸福感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幸福感、网络社会支持测量量表,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游客照片动机对游客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社会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声誉与自我发展动机对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社会贡献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对社会幸福感中社会贡献、社会实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社会认知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对社会幸福感中的社会贡献、社会实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社会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仅有声誉与自我呈现动机。 对社会贡献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有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且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的影响程度比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略大。 对社会实现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有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且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的影响程度比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大。 (2)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声誉与自我发展动机、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均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的影响程度比声誉与自我发展动机和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大,后两者影响程度大致相同。 (3)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声誉与自我发展动机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对主观幸福感中生活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生活满意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对生活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有声誉与自我呈现动机、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且声誉与自我发展的影响程度比互惠与社会融入大。 对积极情绪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仅有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声誉与自我发展动机、互惠与社会融入动机、愉悦与自我呈现动机对消极情绪均无显著正向影响。 (4)网络社会支持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正向调节作用。即网络社会支持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5)网络社会支持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这与研究假设不符,研究假设不成立。 (6)网络社会支持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调节作用。即网络社会支持在游客照片分享动机对生活满意、积极情绪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创新点 (1)研究充分地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游客特点和环境现状,通过与专家的讨论和思考,构建了符合我国游客特点的游客照片分享动机量表和包含社会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幸福感量表。 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量表通过了信度效度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内部一致性,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以往研究多关注整个网络信息分享领域,针对照片分享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关于游客照片分享动机这一细分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完善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 (3)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以网络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游客照片分享动机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研究结合动机理论、幸福感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以及相关理论成果,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各维度的影响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