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胡适的初恋,一生未嫁,交往50年,真正的灵魂伴侣
很多人都知道胡适有个彪悍的老婆叫江冬秀,有个喜欢的表妹叫曹诚英,却有鲜少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初恋,红颜知己叫韦莲司。
韦莲司
胡适和韦莲司的感情可以说是很理智的,不参杂任何的利益,胡适到美国时他已经是个有家室的人,但还是无法自拔的爱上了这个美国女孩。他们第一次见面就相谈甚欢,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
韦莲司不仅家世渊博,父亲还是耶鲁大学的教授,而韦莲司本人也很优秀,是个画家。
过后不久他们便相约出游,他们边走边交谈,不知道夜色也在慢慢降临。有了初次的相谈甚欢,他们见面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他们谈文学,谈教育,谈婚姻,谈艺术等等无所不谈。不知不觉双方都暗生情愫,明知道没有结果但是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胡适不爱他未过门的妻子,但是他很孝顺自己的母亲,他不会违背母亲的意愿,所以胡适和韦莲司的感情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
胡适与韦莲司
但是两人还是从1913年开始,一直到胡适离世都保持着情人的关系,胡适在去世之前一直都保持着和韦莲司联系。
1915年胡适去纽约看望韦莲司,但是这次看望给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时的美国不允许没有恋爱关系的青年男女独处,胡适去韦莲司的公寓看望她,但是害怕会因此对她有影响,于是就叫上自己一个朋友一同前往。韦莲司非常的鄙视世俗,她不在乎世俗的看法,她希望自己和胡适的关系能更亲密一些,而胡适却只将韦莲司局限在朋友之内,因为胡适并不打算与妻子江冬秀解除婚姻,所以表现的很为难。之后胡适给韦莲司写了将近11页的信表明自己的内心是那么多的矛盾,复杂。
1917年胡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开展新文化运动,十年间他经历了结婚,母亲病逝,与曹诚英恋情,生孩子等。这些他都会在信中告诉远在美国的韦莲司。
韦莲司的生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父亲和姐姐先后去世,只留下母亲和她相依为命,为了生计,韦莲司不得不到图书馆做管理人员。
1927年胡适又再次来到了美国,前往美国前韦莲司给胡适写了信,大概内容就是说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而胡适也在回信中说在他心里韦莲司是永远不会老的,她永远是激发胡适心中的灵感的源泉,他会永远想念韦莲司。于是他们在绮色佳重聚,两人的感情还是那么的浓烈,但是还是止步于朋友。
1933年胡适再度前往美国与韦莲司相见,而这一次的见面让世人对他们的关系做出了猜疑。有人说他们越过了雷池,朋友变成了情侣,而有的人却说他们还是保持着朋友的身份,到底是怎样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胡适和韦莲司都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完全拥有对方的,胡适有自己的事业,还有学问要做,不可能一直陪伴在韦莲司身边,而韦莲司对胡适的感情也从克制变成了隐忍。
1937年有位男子向韦莲司求爱,希望两个人能够组成一个家庭。韦莲司犹豫了,她既想与这位男子诚心诚意地过日子,但是她知道他们之间没有感情的存在,并不是情投意合,于是她拒绝了。期间韦莲司写信问过胡适的建议,而胡适回答道:立即赞成这桩拟议中的婚事。韦莲司的决定固然和胡适有关,但更多的是她对爱情理想的坚持。
1953年韦莲司给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希望她能来胡适求学的地方看看。于是胡适和妻子就在韦莲司的公寓住上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韦莲司在写信给胡适时经常会问候江冬秀,并送她礼物。
晚年的韦莲司很清贫,但在她74岁那年她还是捐出几千元供胡适文学作品出品。1960年胡适最后一次访美,期间他亲自为韦莲司赴巴贝多岛送行,这是他们最后的诀别。1962年,胡适在台湾与世长辞。韦莲司将胡适写给她的两百多封信寄给江冬秀供胡适文学参考。
1971年,韦莲司孤寂地死在巴贝多岛,享年86岁。
回首韦莲司的一生她都在为胡适做贡献,她将自己的青春、爱情,热血都给了胡适,这种情感疯狂但是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