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社会压力山大,老师为什么要把作业与家长捆绑?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作为老师的职责是教育传授激励学生,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品德,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爱祖国,教书育人,教师的责职既全面又繁重。把每天的作业布置回家,让家长督促完成,其实这也是个很好的措施,试想,一般小学老师每周要上16节课,要管近90来个学生,除了上课备课还要管学生的安全,还要对付各项检查,可以说走进校门就像打仗,连上厕所都没时间。你说老师的压力也大吧!把每天的作业告之家长让你一起管,对孩子既有督促又能引起重视,我想这也沒什么不好,这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如果你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你就会很乐意去完成,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你的督促邦助下有了进步,你更会感到由衷的高兴,确实好学生的背后是操心的家长。再则现在的学生都很辛苦,除了读书还要去补课,因此时间就更紧张了,再加之家长心烦压力大,一股火就往孩子的作业上撒了,大叫小哭,你想这样的心情下辅导陪伴孩子写作业,又有多少效果呢?孩子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多上心多操心多从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孩子,老师的话要听,签字完成都是为孩子好,是负责的表现。要尽力尽心配合,因为老师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学好学懂能有较大的进步。也许有的知识确实有难度,那家长也可与老师商讨,邦助老师,我曾看到有的家长还邦助配合老师做视频,让更多学生共享。这该有多好呀!这对学生和孩子都是很好的教育,邦助老师邦助同学是值得表扬和提倡的,家长社会压力山大,那就更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督促,让孩子的未来能生活得比自己好。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的未来,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尽心尽力尽责,就是对自己晚年的最好投资。 什么?"捆绑,"难道教育孩子仅仅是老师的事吗?家长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吗?家校共育培养孩子成长、成材,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吗? 家长"亚历山大,"你觉得现在的老师很轻松吗?工作繁忙不说,就是现在的孩子有多难管你不知道吗?新冠疫情期间。"神兽"和家长们相处的多么"愉快,"你们忘了吗?你们把一个温室里面的花朵,交给老师让老师培养他们学会去经历风雨,但是又不准老师让他们去大风大浪里锻炼。 "让家长改作业"这一现象真是让很多人都深恶痛绝啊! 一方面是自己上了一天班,回家就够累的了,竟然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而且还是强制性辅导。因为你如果不检查、不改、不签字的话,第二天老师可能就会找你孩子的"麻烦"。 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不上学好多年,很多知识都已经忘了,就例如小学的拼音,什么声母、韵母、复韵母等等,这些知识点早都忘了。现在呢?为了孩子,还要再重新学一遍! 对此,我想说,请大家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事情! 一方面老师把改作业这样一个任务交给家长来做,的确是不太合理的,因为作业毕竟是老师的任务,而非家长的任务。 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知道自己改一个孩子的作业,可能改的时候都不够认真。那么这么多的工作量,全部交给老师的话,可想而知,这个改的质量会如何!为了自己的孩子,累一点,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一个方面,让家长改作业,这样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差,为了监督孩子,也为了让家长多多参与孩子的学习,所以很多老师就采取了这样一种措施。 最后我不明白的是家长愿意花一上午的时间陪着孩子上辅导班,为什么不愿意花十几分钟来改个作业呢? 这是一个家长对辅导学生做作业的一种不满的态度的表示,对老师要家长辅导学生作业的一种不满,这种心情可以理解的。其实学生的作业太多也是目前的实际情况,这能怪谁呢?一个学生在学校上课,做作业本来就很累,但老师在学生课余时间布置的作业也是太多,让学生不堪重负,这是普遍现象。 社会上总有人在呼喻给学生减负,但是一直没有减下来,教育部2019年下发了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通知,国务院还颁发了巜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为什么作业还没减少呢?主要是一些学校怕学生成绩被拉下来,觉得一些学校考试成绩好,都是多做作业逼出来的。等等原因,所以这些事情难以解决,于是就想出家长辅导这一招, 总之,这一问题倒逼学生应该减负成了社会问题,老师和家长都不要互相埋怨了,共同找出原因,共同呼吁解决才是正道理。 不管是家长社会压力山大,也不管是在家照看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全职妈妈,学校老师把学生作业与家长捆绑的做法是不妥的。 完成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自我完成的环节。它是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将知识消化吸收,并用于处理问题,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学生本人完成,任何人无法替代。 完成作业的主体是学生,在处理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包括作业的布置,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以后的批改,批改后对出错较多的问题讲评,对学生处理作业的质量的评价等。家长的作用是配合老师调整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而不是知识性的辅导。老师让家长给学生抄写作业题,辅导孩子做作业,让家长批改、签字,这些属于教师与家长的错位。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消化知识、提升能力不利,而且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在处理作业这件事上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 好学乐学的学生 ,感受的是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一般的学生会把做作业当做任务;被动学习,被迫学习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负担,甚至情绪上抵触。 对第一类学生,要强化他的兴趣,鼓励孩子向自主、自觉、自律、自学的更高层次发展。我身边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学生14岁考入科技大学少年班,现在上海带领着一个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团队,研究基因疗法。 对第二类学生更多的是要注重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高效率处理作业的方法。做作业以前,要对课堂笔记和课文重新复习,要把例题透彻理解。通过提高做作业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对第三类学生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厌学,被迫学习的精神状态。还要补齐学生没有学好的旧知识点。学生没有主动性,不管是老师或是家长,单靠监督、检查、督促都难以见效。 总之,对于学生写作业这件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家长是助手。只有这三者的协调配合, 才能够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这个学习环节,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家长社会压力山大,为什么学校老师把孩子作业与家长捆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老师把孩子作业与家长捆绑是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竞争更激烈的一个体现。老师这样做是希望家长助一臂之力,共同提高孩子成绩。 第二,是因为部分老师为减轻自己的工作量,把检查,辅导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家长。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也是对"家校共管""家校合作"的一种错误理解和滥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说法应该在于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的培养上,写作业,知识传授必须要老师负责。孩子完成作业是老师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才能评判孩子对课堂知识吸收的情况。如让家长参与其中会有"填鸭式""代劳"辅导现象,老师看到的作业成果反映不了学生的真实状况。 第三,微信的普及为老师把作业与家长捆绑提供了方便,老师在微信把作业公布后由家长督促孩子完成,节省了老师"抄黑板"的时间。 第四、不给孩子提供印刷好的试卷应该也有减少家长费用支出的考虑。 家长大多是强迫式,谈判式辅导没有教学能力和技巧,这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学生作业回归校园刻不容缓。 上面截图为国家教育部规范以上现象提案的答复函。 (图片来自网络) 就是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 这种现象孩子越小越明显,主要是小学,到了中学只能起个监督,到了大学,想与家长捆绑也没有机会了。 之所以要捆绑,还是因为他们年龄太小,自觉性太差。 法律有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在心理状态、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等方面有不同于成年人的要求和社会规范。 孩子放学了,走出校园,老师管不到了,所以必须还得有家长的监督,若是一直没有家长监督,我想大部分孩子的作业会完不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小学的内容不算容易,特别是家庭作业,好多小学生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必须要家长在一边指点。 回忆数年前也没少替孩子参考做手抄报、改演讲稿。若没有家长的参与,这些内容孩子基本都得放弃。 前几天听说小侄女也佩戴眼镜了,她才初一,在农村中学,很少接触网络,以前手机也不让她玩,所以眼睛保护的一直很好。 但是前段因为一直需要上网课,小弟忙着挣钱,就把手机给了她,结果看得多了,眼睛就近视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监督。 特别是老师有升学压力、竞争压力,把孩子作业与家长捆绑是惯例,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家长再忙,也得把孩子的作业弄好。 老师用作业"捆绑"家长,这是见怪不怪的社会恶习。打着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得的"幌子",调动各方力量为借口,推卸教学无能的责任,为"家长"天天布置作业,孩子完成不好在家长圈里"曝光"。对有些老师来说是不是"变味"了呢? 本人也做过多年的教师,自己认为教学效果也算不错,担任教导处主任时,从不提倡教学与家长捆绑。现在变了,孩子的作业家长批改,我们那个时候学校知道会当"典型"对待,老师的名声会"臭名远扬"。而如今成了老师的法宝,手机成了"作案工具",朋友圈成了"光荣榜"。 老师是人类灵活的工程师,就用这样的方法开发、制造"产品",就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神圣的职业。天天抱怨社会不尊重教育,不尊重教师,你的假期比别的行业长,你的工资比公务员还高,一个县城县级干部就那么几个,可教室中正高副高的数量远远超过县级干部。你说不尊重教师,你一个电话,那个家长不"屁颠屁颠"接受你的训斥。"绑架"家长不是能耐,应备好课,即备课又备人,因才施教,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如何"绑架"家长的理由都是无能的表现,如何不在四十五分钟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应考虑自己是否合格?是不是每天都在误人子弟。 当然了,正当与家长沟通也是必要的,正常的走访"绑架"家长是欢迎的。 有一次给孩子开家长会时,我觉得老师提到的情况特别有道理。 老师说头天给孩子留的家庭作业,孩子在家里写,所以需要家长督促完成。可是有一部分孩子却没有完成。 等到第二天孩子到学校后,想让孩子补作业都找不到时间,因为每科老师都要上课,讲新的内容,所以只能不了了之,最后耽误的只能是孩子。 不得不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在家校合作下才能实现,根本无法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截然分开。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既是为了配合老师的工作,更是为了准确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况且,孩子是自己的,付出多少都不为过,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家作在家里完成,老师一般管不到,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和辅导,可能一部分孩子完不成家作,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所以,家长不要抱怨,虽然学习是孩子的事,但是孩子是自己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中考和高考,虽然现在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