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余坊乡瓜溪村 距乡里约7公里 距县城约61公里 是一座青山环绕、自然简朴、 远离喧嚣的小村落 2022年10月 瓜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走进瓜溪村,既有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也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全村有不可移动文物5处、历史建筑23处。 清澈的瓜溪穿村而过,蜿蜒流向远方,低声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故事,见证着这个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 行走在村里的清代街巷、花桥、古拱桥、古驿道、下驳岸,还可以不时地感受到先民遗风,想象着往昔繁忙热闹的景象。 瓜溪村是革命老区村,是名副其实的红土地,是苏区将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瓜溪儿女积极加入游击队,革命斗争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瓜溪村遗留下多处红色文化遗迹。 瓜溪村是我省曾经有名的知青点,村内知青建筑群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共有27栋独立单体,占地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 这处一幢幢、一排排砖木结构的建筑群,是将乐县仅存的农业学大寨时期建筑群,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知青建筑群。 为保护历史文化,留住知青记忆,进一步开发知青文化旅游资源,自2015年以来,先后在瓜溪村投入700多万元,实施美丽乡村一事一议、传统村落修缮等项目。 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缮知青建筑群,将其中1栋改造成知青博物馆。同时,完善村里的道路、护岸、农田水利、污水处理、休闲场所等基础设施。 转眼间,曾饱经风雨侵蚀的知青建筑群,旧貌换新颜,变身知青文化园。 瓜溪村不仅是红色的,文艺的,还是灵动的。 生动传神的木偶、响亮清晰的戏文、悠扬婉转的音乐……瓜溪木偶是将乐县民间文艺的一支奇葩,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于解放初期,融入了黄梅戏、越剧元素的瓜溪木偶戏,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庙会中巡游演出,主要表达祈求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寓意。 如今,瓜溪木偶戏依然活跃。近几年重新编排的木偶折子戏"女驸马之状元府"片段受到广泛好评。逢年过节,余坊乡瓜溪木偶剧团都会自行组织排练各色主题的木偶戏。 瓜溪村人口800余人,常住人口100余人,却有着近9000亩的林地和1000余亩的耕地,村民"靠山吃山",以粮食、烟叶种植和毛竹生产为主。 如何盘活资源、发展产业、留住人口? 2017年,瓜溪村引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在知青建筑群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集户外写生、休闲度假、民宿体验、红色文化传承、国学文化教研等为一体的知青文化旅游产业。 去年1月,在瓜溪村党支部领办下,村里成立将乐县龙溪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集中整治撂荒地210亩并入股合作社,带动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合作社发展水稻、玉米等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去年,实现村财增收2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5万元。 "我家有7口人,家人都在外面,我独自住在村里,过得简单惬意。"村民肖庆勇前几年在外开店,如今回村里生活,种些水稻、蔬菜自给自足,管理合作社的水稻、玉米田,每年增收8000多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瓜溪村目前正在加紧实施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余坊乡宣传委员、副乡长陈世强说。 木偶戏台、研学基地、知青文化广场、知青文化中心……这些正在酝酿、规划、实施中的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还将让瓜溪村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雨丽) 编辑:黎萍 初审:熊儒清 复审:邹观长 终审 :肖久慧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打击假新闻举报:0598-2322923 投稿邮箱:2518131381@qq.com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 " " 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