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 说起我国的民族英雄,少不了便要提到在古代,抵御外敌保卫河山的那些英雄们。这其中也就免不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一生为国为民 ,其背上刻有四个大字"精忠报国",更是彰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只是忠诚之士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 ,一个懦弱多疑的皇帝 ,他的命运便是艰难的。 (岳飞) 岳飞手握十万岳家军,都是经过他的悉心教导,军纪严明更是奋勇杀敌。 但在岳飞被奸臣迫害,急召回了都城被卸掉兵权,最终被害死之后,有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十万的岳家军,没有替岳飞报仇呢? 一、岳飞战功赫赫,岳家军逐步壮大 岳飞出生于北宋崇宁二年 ,他出生后父母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岳飞也的确不负所望。他从小性格沉稳,为人忠厚 ,从少年时就十分热爱读兵法相关的书籍。 甚至到了不读书就不愿意睡觉的程度,家里贫困没有蜡烛,他就燃起柴火在火堆边观看。 而这样的性格和能力也让岳飞年仅二十岁便有一身武艺,他能够拉动三百斤重的弓,被人称为"天生神力"。 二十岁那一年朝廷征兵,抵御辽军,岳飞积极报名,随后开始了他数年的军戎生涯。 靖康元年 ,岳飞奉上级命令,带领了一支骑兵小队外出侦查,随后与金兵展开搏斗,更是直接击退了金兵 。同年在滑周南的战场上,岳飞带兵冲锋在前,更是直接痛击金兵。而这两次战斗,也让岳飞的名声逐渐在军中显现。 (岳飞战场作战) 建炎三年此时的完颜兀术带领金兵分多路南下,他们试图这一次直接攻下整个南宋。 当时的金国距离建康不到百里,这时必须发起反抗。岳飞向杜充建议一定要誓死抵抗,却不曾想杜充只是表面应付。 直到金军渡过长江北岸,杜充才派岳飞等人前往阻拦,当时岳飞率军在右翼和金国对阵。 而右翼却很快失守,守将逃亡的逃亡,战死的战死,岳飞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最后只好退兵。却不曾想杜充直接放弃了建康,至此建康失守。 (建康地图) 而这一战之后,岳飞也决定离开杜充。 当时因为战乱有不少岳飞手下的兵做了逃兵或者另投他人的。而剩下来的这些军人,受到岳飞的号召和感动,愿意跟随他一同作战,岳飞手下的兵逐步壮大,遂被称作"岳家军"。 (岳家军) 建炎四年,岳飞率兵在宜兴等地收服了不少土匪降兵 ,岳飞平等对待他们,绝不歧视苛刻。也让这些人深受感动,争相加入了岳飞旗下的队伍。而岳飞在宜兴当地也十分受到百姓尊崇,他们甚至还为岳飞修建了祠堂。 同年五月,岳飞伺机夺回建康,岳家军在建康南面扎营,夜间对金军实施侵扰。趁其不备,业界给金军造成重创。随后岳飞率领骑兵三百人,步兵两千人直接冲下阵营,一举突破在建康的金军。 建康之战,岳家军名声大噪,斩下女真兵三千余人,投降者有千余 ,还俘获了不少敌军的军官。连续的几战,让岳飞成为了金军的噩梦,而岳家军也在岳飞的带领下越来越壮大。 (岳家军)二、岳飞遭受奸人迫害,岳家军为何不报仇? 岳飞在收复襄阳六郡之后,更得高宗赵构的喜爱,1137年,岳飞面见赵构提出了北伐中原之后的计划 ,而赵构为了嘉奖他决定将刘光世军拨给岳飞。而此时的丞相张浚和枢密使秦桧却认为不妥,他们暗中向赵构建议:岳飞如今风头太盛,将刘光世军拨给他不太合适。 于是赵构还果真觉得有理,便收回了成命。而岳飞也与此和赵构生了嫌隙。随后岳飞甚至还当庭提出了立储一事,惹得赵构更加不快。两人君臣有了矛盾,也为后来岳飞被奸臣所害埋下了伏笔。 (宋高宗赵构) 岳飞是主战派,他一直希望能够攻打金国夺回以前的城池。 但是朝廷中有不少的主和派,认为只要画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不与金国发生冲突就好。而军账户赵构却是一个"墙头草",他一会主战一会主和,便给了那些奸臣可乘之机。 秦桧借此向赵构提出 ,如今国家危亡,本来应该养精蓄锐,好好培养精兵。但如今岳飞率兵深入,实在是太危险了,还请陛下能够召回岳飞,从长计议。而赵构听此也觉得十分有理,直接向岳飞发送了第一道班师回朝的诏书。 (岳飞) 岳飞接到诏书十分震惊,几乎是大获全胜的局面,可是赵构却要求他班师回朝,这时候回去岂不是功亏一篑?他的上书却遭到了驳回。而根据记载赵构连发了十二道京牌,要求岳飞立马回朝。 迫于无奈,岳飞悲痛不已,"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岳飞一回朝廷,完颜兀术直接南下又再度回到了开封,一切前功尽弃!而岳飞心死更是再三请求能够回归田林,不问朝政。 1141年,金国给秦桧的书信中提到了议和的条件,那就是岳飞必须死。 很快岳飞遭到了秦桧的弹劾,导致他被罢免官职,岳飞只好回到江西赋闲。然而没了军权,秦桧等人也并没有放过他。 (秦桧) 当时的岳家军,在岳飞之后是由他的手下王贵和张宪掌管 ,而秦桧则利用王贵的弱点,威逼利诱张宪的心腹,要求他写出张宪谋反的罪证。随后又对张宪进行审讯,伪造了一出张宪是为了岳飞谋反一事的证词。 随后将污水泼到岳飞身上,对岳飞进行审问。 秦桧欺上瞒下说这是赵构的意思,然而不论岳飞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忠君,都是徒劳。秦桧逼供岳飞不成,收买的王贵起到了作用。 他证实岳飞,确实曾经有过谋反一事。 (古代军队 图文无关) 最后岳飞终被害死 ,而岳飞的死亡加速了南宋的覆灭,也最终将南宋送入了深渊当中。 那么岳飞死后,他数十万的岳家军无人替他报仇吗? 这样的想法激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首先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在前文说道,"岳家军"中岳飞之下,能够统领的人,便是王贵和张宪。 但这两人都被秦桧收买或威逼,作为当时岳家军的头目,他们两人自然不会提出为岳飞报仇的想法。 如果领头的没提出,那么下面的战士们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较大的限制的。所以从这一点看来,许多岳家军也是蒙在鼓里。 (岳飞率岳家军) 其次,我们提到岳家军的纪律严明,几乎以岳飞马首是瞻。 岳飞从小得到的教育理念便是忠君爱国,这样的想法自然也渗透到了岳家军中。所以他常提到的,军队是宋朝的军队,不是他岳飞一个人的。 这就导致岳家军大部分都是十分信任朝廷的 ,在得知岳飞被杀害的消息之后,他们也一度认为朝廷能够舒张正义。却不曾想,朝廷内部的蛀虫才是害死岳飞的关键。 (岳家军) 还有一点,那就是岳家军本质上并不是完全依附于岳飞。 只是他们的领头人是岳飞,这其中有很多部队,是岳飞收拢的降兵或者土匪队伍,他们虽然敬佩岳飞,却有自己一套帮派和体系。所以其实岳家军内部也是分散开来的,这些并不足以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 在岳飞死后,整个岳家军被朝廷弄得分崩离析 ,直接分散到了其他军队中 。也许就算有人有心为岳飞报仇,但是都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所以,其实整个岳家军是依靠岳飞存在的,岳飞一死,他们就像是被吹散的沙子一样,再也无法聚拢到一起 ,自然也无法替岳飞报仇雪恨。三、岳飞冤屈被平反,他是民族英雄 在我们如今的时代,对岳飞的了解,可能更多是来自于那首《满江红》 ,它让我们体会到了岳飞当时无奈与悲愤的心境,也让我们心中燃起了点点怒火。每读这首《满江红》,更激起了如今的爱国情怀。 1161年,完颜亮再次大举进攻南宋,而当时宋朝的抗金情绪抵达了顶峰。许多官员都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平反。 当时的御史中丞汪澈在巡视到鄂州时,那里许多受到过岳飞恩惠的百姓,和他遗留的旧部。 (岳飞) 这些人联名上书,希望能够为岳飞平反,还他一个清白。1162年,宋孝宗继位,随后推翻了前朝旧事,为岳飞正式平凡,谥号"武穆"。 1225年,宋理宗将他的谥号改为"忠武"。忠武二字,也算是诠释了岳飞的一生。 岳飞的行径忠肝义胆,他自然担得起民族英雄一称。 如今有些人却试图篡改历史,诬陷岳飞,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可耻的。国家需要爱国教育,也需要像岳飞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国家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