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市民群众到党员干部,从一线生产者到企业家,中山上下正以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作风、最强的干劲,昂扬起"杀出一条血路"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拼经济,开新局"系列报道,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挖掘企业、镇街正在经历的高质量发展的变化、正在发生的新时代的故事。敬请垂注! 3月3日,中山市"拼经济开新局——高质量发展在一线"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集团")启动。一墙之外,明阳集团新总部园区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在一片春光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创新研发总部今年投用 加速冲刺世界500强 明阳集团总部项目的推进可谓"快"字当头—— 去年2月23日,明阳集团总部项目在火炬开发区打下了第一根桩基,实现"拿地即动工";今年2月18日完成了第一期主楼封顶,6月份第一期工程的会议中心楼即将投用,新总部园区将成为明阳新的全球运营总部和研发总部,助力明阳集团加快冲刺千亿、迈向世界500强。 在建中的明阳集团全球创新研发总部。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明阳集团总部项目占地约118亩,建筑规模约18万平方米,将打造集研发、实验、大型现代能源体验中心、行政办公、会议及学术交流、职工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集团总部和创新研发总部,计划2023年投入使用。 "我们在中山从1万元起步,到今天销售收入过700亿、资产近千亿,这说明这块土壤是肥沃的,是可以培育大企业、大产业的。"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总部项目动工仪式上发出这样的感慨。 明阳总部项目建设之"快"折射中山营商环境的创新型变革。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中山用全市首宗"混合产业用地"实现机制突破,解决了困扰明阳集团十年之久的总部用地难题。2022年7月,明阳智能全球存托凭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冲刺"千亿明阳"的目标更进一步。 明阳总部项目的"快"也与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布局息息相关。今年初,中山市提出了打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时代中山"十大舰队",夯实制造业家底,领航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新能源产业集群涵盖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等细分产业。作为"十大舰队"中最具发展爆发力的代表,新能源是一条全球的产业新赛道,前景无限。 近年来,作为"链主"企业的明阳集团不断加快产业链布局。过去的三年,虽然受全球疫情影响,但明阳连续实现超50%的逆势增长,产品规模化出口欧洲、日韩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全球产业布局和新能源全业态全要素的构建。 今年1月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明阳集团举行签约仪式,150亿元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中山。根据计划,明阳集团将打造创新研发总部和全球运营总部,创建海洋综合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新能源装备核心部件供应链产业园,"双碳"经济产业园和光伏产业园,激发产业集群对人才、创新、资本的拉动效应。 龙头引领 打造海洋能源产业集群 绿茵茵的草地旁,一块倒计时电子屏显示"90天",这是距2023年6月1日,明阳30周年庆的倒计时。 扎根中山三十年来,明阳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不动摇,在海上抗台风技术、防腐技术、材料科技、控制技术和特种工况、海况等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走出了一条从跟随到引领再到跨越的中国风电自主发展"明阳模式",公司已发展成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500强前列的国际化产业集团,特别在全国海上风电的市场占有率和科技创新排名稳居第一。 "我们将继续扩大海外市场,落地示范性项目,以创新引领清洁能源的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和应用场景化,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明阳集团副总裁易菱娜说。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风电无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国家发改委去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显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海上风电拥有资源潜力大、风能条件好、限制因素少、距离负荷近等优势,被认为是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围绕"向海图强""经略海洋"战略,明阳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率先实施海上风电、大容量漂浮式平台、海洋牧场和海水制氢等关键、装备、材料和工艺创新,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打造全球竞争力的漂浮式业态与海洋能源产业集群。 面向下一个三十年,明阳集团将坚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扎根中山,推动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的构建,继续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势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推动迈向世界500强的重大项目落实落地,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杨慧荣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杨慧荣;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