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真的不讨外蒙古人喜欢?
编者按:
有人认为,忽必烈用汉军打到哈拉和林,击败阿里不哥,夺取汗位,是对蒙古人不好,所以不讨外蒙古人喜欢。
不过,就就明代由漠北喀尔喀万户创作的善巴《阿萨拉克齐史》而言,历史上岭北喀尔喀贵族对忽必烈的评价更偏向于正面。外蒙古不喜欢忽必烈还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事情,如 蒙古国拍的《呼图兰公主》电影对忽必烈的评价确实非常低。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庄遵酒醉鞭刘凯
字数:2004,阅读时间:约2分钟
经常有人说元朝对蒙古人不好,忽必烈对蒙古人不好。
元朝对蒙古人不好以至于大量抓汉族到岭北行省给蒙古人当农奴,岭北行省一度多达200万人口。
元朝对蒙古人不好以至于漠南有开平、应昌两座巨型商业城市,号称"穷极江南、富夸塞北"。(讨论和林在元代的衰退时,不要忽略了这仅仅是因为和林的地理条件远不如漠南的开平和应昌,而开平、应昌同样在草原上)、
▲内蒙有大片土地直属于元朝中书省,不重视草原?笑呢
至于禁止汉人、南人担任达鲁花赤,专用蒙古色目就不用多说了。
《元典章》:"建昌路南城县达鲁花赤伯颜为南人,原名黄祖太。经廉访司体究,情况属实,革罢其县 达鲁花赤 的职位,依例于其他官职中选用。"
忽必烈的军队绝大部分是汉人不错,忽必烈高度依赖以汉人组建的武卫军不错。但是忽必烈和 阿里不哥 的战争中,最关键的贺兰山决战,最高指挥官是蒙古宗王合丹、哈必赤,蒙古大将八春,以及汉化的汪古人汪惟良 。
▲薛禅汗忽必烈
忽必烈灭宋的最高指挥官是蒙古人伯颜,其次是速不台之孙阿术。后来打东道叛王,由女真人李庭统领诸卫汉军随征。李庭和博尔术之孙 玉昔帖木儿 是忽必烈晚年最重要的将领。
至于 阿速卫 、钦察卫这种外籍雇佣军的地位高于汉人世侯子弟为基础的武卫军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汉军世侯是在铁木真时代成型,在忽必烈时代反而被收了兵权和封地,只剩下政治影响力,所以张弘范 的后代在两都之乱时站错队才会任人宰割。
▲阿兰人组成的阿速卫在元朝相当被重用
至于文臣方面,号称 薛禅汗 之萧何的姚枢 因为与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色目人阿合马意见不合,直接就被外调了。
真以为你汉对薛禅汗有多大统战价值啊……(大笑)
当然,元代底层蒙古人确实过得惨,要自备干粮鞍马器械服兵役,破产者多。
(《元史》:"蒙古军在山东、河南者,往戍甘肃,跋涉万里,装橐鞍马之资,皆其自办,每行必鬻田产,甚则卖妻子。戍者未归,代者当发,前后相仍,困苦日甚")
但这是蒙古孛儿只斤氏重视根脚,不重视蒙古底层利益的结果,蒙古人内部就是四等人制度,分为"那颜""那可儿""哈剌出""孛斡勒"四种姓,后来在中国的四等人制,是这种内部等级制度的外化。
孛斡勒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会说话的工具。那颜、那可儿甚至哈剌出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孛斡勒。包括无端摧残,杀害等。如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的过程中,不仅多所屠杀,而且大量自由蒙古牧民沦为底层的"孛斡勒"。
▲窝阔台剧照
从窝阔台时代开始,底层蒙古族因为战利品不足,征战规模扩大,上层蒙古贵族贪婪腐败侵吞战利品而纷纷破产就常有发生,怎么是忽必烈时代的独有呢?你怎么能说如果阿里不哥取得了胜利,就不会发生蒙古人被卖为汉人地主的奴隶的情况呢?
不光在汉地,从铁木真时代开始,征战四方就十分重视拉拢精英阶层,不管是伊利汗国、金帐汗国还是察合台汗国,都非常注重对在地精英阶层的拉拢,也多有把底层蒙古人当做炮灰使用的操作。
▲四大汗国
然而,这与顶层的"那颜""那可儿"对被征服民族享有各项优惠红利,作为征服民族压迫被征服民族一点也不矛盾。
经常有人说奥斯曼治理残暴,喜欢减丁。讲个老实话吧,奥斯曼属于那种特别散装的普世帝国,主要的减丁工作是埃及、希腊、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等地的各族地主老爷们干的,奥斯曼顶多是对这些地主老爷的暴政不作为。
至于实在的减丁工作,奥斯曼大概对 东安纳托利亚 的游牧突厥人 做了一些,把这些不老实成天叛乱的游牧突厥人图图了或者拉到西线战场当炮灰消耗掉。
这才是正常的脑回路,有正常思维的统治者谁会喜欢草原上的流氓无产者?
有人提元末蒙古高原上小规模的蒙古族起义,这么说吧,那完全是因为元朝往蒙古高原输血过多导致人口暴涨失控的结果。
看看人家奥斯曼,坚持对东安纳托利亚突厥人减丁之后,从17世纪到19世纪300年时间,这一地区的突厥流氓无产者再也没造反过。
▲1450年的奥斯曼帝国与卡拉曼苏丹国
当然,如果在一战结束后,卡拉曼得以复国,小亚细亚出现了土耳其和卡拉曼两个国家,那么现在卡拉曼人一定不会喜欢 巴耶塞特一世 、穆罕默德二世和赛利姆一世。
不过土鸡出现了天降伟人凯末尔……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庄遵酒醉鞭刘凯。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