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尚大夫。胆结石患者常在夜间开始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与胆囊的形状和位置、支配胆囊的神经,以及人类的三餐习惯有关。 首先,与胆囊的形状和位置有关。 人的胆囊很像一个梨,胆囊底部宽大,朝向人的前面,颈部较细,朝向左侧和背部。当人站着或坐着时,胆囊是横着或挂着的,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常常沉在胆囊底部或漂浮在胆汁中,当患者平卧睡时,胆囊就像倒放着的梨,这时候结石也随胆囊改变位置,将重心沉到胆囊颈部,且容易滑进胆颈和胆囊管处,嵌顿在胆颈或胆囊管,引起梗阻和扩张,同时刺激胆囊收缩,企图把结石排出。如结石嵌顿在胆颈后,胆汁流不出来,造成胆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时胆囊就会连续收缩,而使患者感到一阵阵难以忍受的绞痛。 第二,与支配胆囊的神经有关。支配胆囊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分布于胆囊管和胆总管末端。晚上迷走神经容易兴奋,会促进胆囊及胆囊管收缩,而产生胆绞痛。 第三,与三餐习惯有关。特别是东方人,常常在晚餐吃的比较好、比较多,过饱、油腻饮食等因素都会增加对消化液的需求,从而增加胆囊的收缩和排空胆汁,也会增加胆囊炎发作的机会。 如何避免胆结石患者夜间发作?主要有三个方法。 第一、胆囊结石患者在睡眠中,可以向右侧卧,这样胆囊的底部相对在下,颈部在上,胆囊内的结石不太容易滑出,嵌顿在颈部或胆囊管处。如果患者向左侧卧位或平卧,那么胆囊底部较高,颈部较低此时胆结石还是容易受地心引力的作用,从胆囊底部向颈部坠落,以致嵌顿在胆颈,发生胆绞痛。 第二、调整饮食习惯。有胆结石的患者晚餐尽量少食,以清淡为主,这样能尽量减少夜间胆绞痛的发生次数。不过这两个方法都治标不治本,症状轻的时候这些方法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疼痛的,如果我们一直是不进行专业治疗的话,胆囊结石也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结石会在胆囊中摩擦胆囊内壁,使其不停地溃烂、发炎,引发腹胀、厌油、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发展为胆囊癌;结石如果阻塞胆道,导致胆汁排出不畅,会引起皮肤及眼球发黄,并伴有皮肤瘙痒;结石掉到胆总管里,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 第三、在症状轻的时候采取中药保守治疗。中医治疗结石遵从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溶石止痛,有效纠正脏腑功能的失调和代谢的紊乱,使机体气血、阴阳归于平衡,从"消除结石""平衡气血阴阳"两点双管齐下治疗结石,疗效卓著。